瑜伽師地論註釋 - 卷六十七註釋


1、《瑜伽論記》卷18云:「聲聞乘修中,景云,言由安立諦作意門,內觀真如者,總觀四諦作人無我為方便門,入證真如,此緣勝義諦。緣有量有分別法為境者,此緣俗諦,知境有邊,名有量,未離法執,名有分別。今解此有五句,一、住種姓。二、辨行位,言未入正性者,七方便,已入正性者,見道已去。三、辨意業,唯求自利。四、辨觀門,雖正證時緣非安立,而初修方便,必觀四諦,故云由安立門。正智親證無相空理,故云內觀真如。後智緣俗差別有分齊,故云緣有量分別。五、辨所作,為盡貪愛已下也。」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7云:「由厭、離欲、解脫行相者,攝事分說:云何厭?謂有對治現前故,起厭逆想,令諸煩惱不復現行。云何離欲?謂由修習厭心故,雖於對治不作意思惟,然於一切染愛事境,貪不現行,此由伏斷增上力故。云何解脫?謂即於此伏斷對治多修習故,永拔隨眠(陵本八十五卷)。此應準知。」

2、《瑜伽論記》卷18云:「大乘修中,及由趣向無上足跡者,菩提涅槃,先聖行處,名為足跡,今時趣向。即是舊云無上道,道足所履遊也。」
3、《瑜伽論記》卷18云:「影像修,景云,智性推求,名有分別;與定同緣,名三摩地所行;定心寂靜,名無分別。泰云,定境界色影像,似定外色,名影像也。定本青黃等色,名所知事。定青黃等色,與定外色相似,故名同分,以相似故,同類也。定、慧皆云三摩地。」
4、《瑜伽論記》卷18云:「事邊際者,依此文,盡俗而知,名盡所有性,稱如而照,名如所有性。舊云如理如量知,知理境也。」

5、《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7云:「云何所作成辦修等者,本地分說:修觀行者,於奢摩他、毗鉢舍那,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諸緣影像所有作意皆得圓滿。此圓滿故,便得轉依,一切麤重悉皆息滅。得轉依故,超過影像,即於所知事,有無分別現量智見生。入初靜慮者,得初靜慮時,於初靜慮所行境界;入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者,得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時,於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所行境界;入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者,得彼定時,即於彼定所行境界。如是名為所作成辦(陵本二十六卷)。此應準知。」

6、《瑜伽論記》卷18云:「得修者,依毘曇,有法前得,得未來法,屬於自已,增明義說修,說名得修。今大乘中,如十想中,隨一想現行,引發彼所有餘不現前想種子,令其增盛,自在成熟,故名得修。或自地行隨一現行,熏發自地下地行種子,皆令增長,亦是得修。或世間行現起,通能引發世出世行種子令增,此據聖人。或出世法現起,通能引發世出世種令其增勝,謂入見道,修彼七方便種令增,名見道眷屬。」

7、《瑜伽論記》卷18云:「習修者,即於無常等想,隨一現前。或餘善法現起修習,亦名習修。」
8、《瑜伽論記》卷18云:「除去修者,由觀身不淨,不淨影像現前,除遣淨相等。言如楔出楔方便者,謂修定作意有多品類故,所緣相亦有麤細,以後作意捨前麤,漸漸除棄故也。言以輕安身除麤重身者,色界輕安而在身故,令行者身輕安,除去欲界種子。種子麤重,令身麤重,故須除也。」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7云:「餘如前說者,謂如前說諸所有修,是名為餘。」

9、《瑜伽論記》卷18云:「對治修中,厭患治者,謂一切世間善道,除四無量及五神通,以非厭患對治,所以除之。持對治者,謂此後得世出世道,若解脫道者,此有兩解。一云,此文即許無分別智為無礙斷惑,後智為解脫修證,名持對治。二云,謂此後得世出世道者,此取後智為解脫道者,此取無分別智為解脫果,用後智為解脫道。雖有二解,後解為勝。復有差別,謂聞思修道,名厭患者,三慧行通欣厭,今取厭行名厭患治。此果轉依,名持對治者,此有兩解,一云此無礙道果是解脫道,是能證得轉依,故名此果轉依,名持對治。二云,即取無為,轉依能持,或不起,名持對治。」

10、《瑜伽論記》卷18云:「有加行修者,即於彼無相修方便觀時,未得任運修故。」
11、《瑜伽論記》卷18云:「答言種種界性者,謂種種自性。無量界性者,差別無量也。言無有無根有情者,無有無二十二根眾生也。」

12、《瑜伽論記》卷18云:「言為一切界耶,為獨有一界耶等者,若剎利中有餘三性,地獄中有餘四處四趣界者,喻不相似,以所喻法中無涅槃性者,無有涅槃界故也。若地獄中獨有一趣種子界,如無涅槃法獨有無涅槃界,故知地獄後時,不應乃至作戍陀羅。」

13、《瑜伽論記》卷18云:「言若言爾者,順解脫分善根應無有果等者,景云,若爾,先種解脫分,應空無果,還作無性故。又若爾不定,即決定性者,不應道理。泰云,如成實論云,得世間正見法,未來百千世,終不墮惡道。即是種解脫分人,必得涅槃。若無有涅槃性者,解脫分菩提有涅槃後,若作無涅槃法者,解脫分善即空無果,不得涅槃也。」

14、《瑜伽論記》卷18云:「言彼遇佛法僧已,於現法中能起順解脫分善根,而言無般涅槃者,不應道理者。既遇三寶已,能起順解脫分善根,故知阿賴耶中,無始本有能生順解脫分善根種子。若言雖有能生順解脫分善根種子,而言無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
15、《瑜伽論記》卷18云:「言已入法者是名第二者,謂已種解脫分善根聲聞也。言清淨界生聲聞者,生於淨土,亦可世界興盛時生,如彌勒出現時等。」

16、《瑜伽論記》卷18云:「言處慳、家慳等者,若依成實論明其五慳,謂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讚慳、法慳也。此中辨六,開合有異。言邊際臥具者,臥具有三品,此是下品,故名邊際也。」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7云:「不能善修身戒心慧者,謂防護修,是名修身。若受持修,是名修戒。若靜慮地作意修,是名修心。若諦智地作意修,是名修慧。義如前說應知(陵本六十六卷)。」

17、《瑜伽論記》卷18云:「言無餘二篇重罪者,初篇一是無餘,第二篇是有餘。言僧祇者,此云眾也。」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7云:「無餘、有餘二篇重罪等者,攝事分說:略有五種罪聚攝一切罪。何等為五?一者他勝罪聚,二者眾餘罪聚,三者隕墜罪聚,四者別悔罪聚,五者惡作罪聚(陵本九十九卷)。又說:四種罪聚,名有餘罪;他勝罪聚,名無餘罪(陵本一百卷)。如是差別應知。悔情微劣,或復太過者,謂如有一,性無羞恥,惡作羸劣,是名悔情微劣。又如有一,堅執惡取,非處惡作,於不應作諸惡作中浪作惡作,是名或復太過。」

18、《瑜伽論記》卷18云:「賢善時者,此有兩解。言正、像法時,名賢善時;一云正法時,名賢善時。言瘜肉未生時者,謂如來初出世時,未有破戒破見。後時須提那子初破具戒,阿利吒最初破見,說欲不障中道。此中破見,名為自完。言或有一類般涅槃後,如是多分身壞命終,還得善趣等者,諸或有一類最後生,值佛般涅槃後,賢善人故,多分命終還生善趣。後作惡業,少分生惡趣。皆是賢善時人。」

19、《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7云:「廣說如經者,軌則、所行皆悉圓滿,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是名廣說應知。」
20、《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7云:「復有少欲喜足等者,此中廣說,謂如遠離、勇猛、精進、安住正念、寂定、聰慧諸功德法應知。」
21、《瑜伽論記》卷18云:「言四種淨者,謂信佛、法、僧、戒也。」

22、《瑜伽論記》卷18云:「言由六種相,應斷結親友家隨煩惱者,謂往不應數往為第一,於可愛事下為第二,不以兇暴下為第三,善自守護下為第四,又以隨順遠離心下為第五,猶如山岳下為第六。」
23、《瑜伽論記》卷18云:「又由六相,應斷家慳者,一、於有情事不染著。二、不著利養。三、不著恭敬。四、於無利不生憂苦。五、於不敬不生憂苦。六、於自他利養,其心平等,於己不讚,於他不毀。」

24、《瑜伽論記》卷18云:「又由六相,應斷染心法施者,一、不希望他於己淨信,二、於出離法如實了知,三、引發樂故,四、除遣苦故,五、聞法修行得勝利故,六、令脫苦持法。」

25、《瑜伽論記》卷18云:「解伐地迦經,三藏云,人名,伐地迦國人也,從人立經名。景云,伐地迦者,此云語論,此人能語論故,從語言為名。文中有二,初開三章,牒以解釋,第二重辨。前中言,云何雜染清淨所依,乃至清淨所依者,明凡夫、學人隨眠未斷,所依止身皆有麤重。此中但取所依止身,不取能依,能依染淨為後二門。云何清淨,乃至皆得離繫者,景云,此中意辨凡夫雜染、學人無漏,皆依有漏麤重色身故。清淨中但明二學,第一學者,謂真如智以為依止,能有所作者,依於證智起後得智,造修諸行,進習各學。此據前三學果及在十地。第二學者,謂為煩惱皆得離繫者,謂為斷諸煩惱,證修無分別智,無分別智為第二學,還通學及在十地。新羅玄法師云,第一學者,謂菩薩,第二學者,是二乘也。」

26、《瑜伽論記》卷18云:「言五、順捨所學分別貪愛者,捨戒人,名捨所學;捨所學時,順於己情,分別貪愛此事中也。」
27、《瑜伽論記》卷18云:「諸聲聞眾,略由三相應遍了知,一、由自性者,謂此人身所有自性由三種相之所顯示,一、由有色故,顯餘一切身之共相者,與諸有情同有色故,名為共相。二、由麤重故,顯其各別身之自相者,於自五蘊,各各別有煩惱麤重不調柔性,名身自相。三、由不清淨故,顯與天身不同分相,天身清淨,猶如燈明。」

28、《瑜伽論記》卷18云:「景云,謂若略說觀清淨因故,由智觀察二名本故,悟入二空,名清淨因。觀自相,觀四蘊名及音聲名故。觀雜染因者,觀智由迷二種名故,集成生死。及為顯示二無我故,遍了知人無我等,至名映一切者,迷四蘊名,於中執我,此四蘊名,通有能執。若知唯有四蘊,本非是我,能除所執自我境相,了四蘊名,映於一切言我境界相。若遍了知法無我等,至名映一切者,由隨言說名,執有諸法;若知唯有言名,隨名執法,畢竟體了言說名,映於一切橫計法我,由先執法,方始計我,故說法執是所依相,名映一切。若迷二名,起於二執,映二空理,亦名名映於一切。今悟二名,知二無我,映弊一切二執顛倒。上來釋初句竟。若過四無色蘊下,釋第二句無有過名者。若於二種俱不了知已下,釋下半頌:由此名一法,皆隨自在行。」

29、《瑜伽論記》卷18云:「執法自性故,執我性而轉者,由迷言名,執法自性,方迷四蘊,執我性而轉。覺此故覺彼者,覺法無性,覺彼我無。由覺故還滅者,覺二我無,還滅二見。」
30、《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7云:「謂苦諦等,如前已說者,本地分說:出世間道淨惑所緣,復有四種,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如彼廣釋應知(陵本二十七卷)。」
31、《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7云:「諸邪論等者,等言,等取邪梵行求及邪解脫應知。」

32、《瑜伽論記》卷18云:「言由二相故,顯無常義等者,景云,一、依大乘,明遍計所執體常無有,名為無常;二、諸行滅壞義,名為無常。大乘具有二義,小乘唯有後一無常之義。玄師云,一、非有義者,此是大乘所說無常,如中邊分別論說,無初無常。二、滅壞義,是小乘所說無常。二相顯苦者,一、由遍計所執,於非有中執有人、法,故有習氣麤重在諸行中不得自在,顯示行苦。二、由三受所隨生八種苦相轉義。空、無我義者,由染依他苦果自性,遠離遍計所執定性人、法,名顯空義。大乘顯二無我,小乘顯人無我。然此空、無我義,若依薩婆多,但說人空、人無我,若成實論,具說人、法二空及二無我。」

33、《瑜伽論記》卷18云:「言無常教、無始教,景云,顯果從因生,故是無常;顯因在果前,法爾本有,名無始教。泰云,詮念念生滅事,名無常教,詮無始常相續事,名無始教。有釋,說有為法,名無常教,說無為法,名無始教。」
34、《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7云:「皆為麤重所攝受故者,此中麤重,謂煩惱品種子應知。本地分說:一切所依自體,麤重所隨故,麤重所生故,麤重自性故,諸佛如來安立為苦,所謂由行苦故(陵本二卷)。」

35、《瑜伽論記》卷18云:「言一、離苦諸行,我不可得故者,反顯,若順釋,八苦諸行,性是無我。五、展轉相依故者,不為能獨住,苦即無我也。」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7云:「展轉相依故者,謂彼諸行,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是名展轉相依。」
36、《瑜伽論記》卷18云:「言有無常非苦,謂道諦等者,道非苦受,故非苦苦,道非愛別離變壞,亦非求不得境變壞。又變壞有二,一、樂受變壞生苦,二、愛壞生苦。道非愛壞生苦,故非壞苦。此文即證,緣生苦名為壞苦。」

37、《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7云:「道諦有三者,於無常、苦、空、無我中,唯除於苦,故說有三。」
38、《瑜伽論記》卷18云:「言損惱性故者,是苦苦也。苦所揉故者,是行苦也。」
39、《瑜伽論記》卷18云:「其羅漢身善、無記法,雖斷煩惱種子而有習氣麤重,故亦名苦。」

40、《瑜伽論記》卷18云:「言謂於上解脫希求欲證者,此是善法欲名為愛,故是愛而非後有愛。」
41、《瑜伽論記》卷18云:「言又生欲色界,所作已辦,住出世道及滅定者,初果已上,名為所作已辦,此聖人入無漏觀時及入滅心定時,欲、色界繫受非現行成就及自在成就,故不成。問:若身生欲、色界聖人,入無漏觀及入滅定時,有欲、色界阿賴耶識相應受現行,如何說俱不成就耶?解云,此中且約六識受而作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