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法苑義林章註釋 - 斷障章註釋


 1、《法苑義鏡》卷4:「依識分別者,六識、八識等。依道者,加行等四道。依觀者,唯識二空等觀。依行者,空、無相等三行,苦、麁等六行,四諦十六行等。依品者,界、地九品等。依障者,二障、三障等。所依者,依身、地等。」
2、《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8解釋滅諦云:「相者,謂真如、聖道、煩惱不生,若滅依,若能滅,若滅性,是滅諦相。」
3、《法苑義鏡》卷4:「今引六文,證業、果等亦通所斷。」

4、《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見、疑及見處、疑處者,見疑者,現行也,處者,因義。見、疑種子,如十力中處非處,是所以道理之義,所以即因也。」
5、《成唯識論》卷9:「惡趣雜染愚,即是惡趣諸業、果等。應知愚品,總說為愚。」
《法苑義鏡》卷4:「何故業、果亦名為愚?諸業、果等,雖體非愚,業是愚所起,果是愚所感,愚之品故,亦名為愚。」

6、《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無餘涅槃既是擇滅者,身、智等亡,名得無餘,無餘既名擇滅,明知即業、果是所斷故。」
7、《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故知二障,執及煩惱者,執者通我、法二。」
8、《法苑義鏡》卷4:「此意總顯伏義有二,一、勢力伏,二、加行伏。現觀唯勢力伏,非加行伏,但道起時與彼相違,制彼不起,名之為伏。六行觀等即加行伏,起別作意伏彼惑故。」

9、《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若趣極果至非加行智者,謂初果後趣求無學,可得六行以為加行而伏諸惑。所以然者?漸斷三界俱生煩惱,得有欣上厭下之義。若取初果不趣無學,不得六行而伏於惑。所以然者?見道頓斷三界見惑,有頂一地無上可欣,所以六行非為加行而伏於惑。所以修道得有六行,即是四道之中加行所攝,見道已前不以六行為加行,智無欣厭故。據實修道超中二果,亦得六行為加行智,但言無學約極果說。」

10、《成唯識論》卷10:「轉依義別略有四種,一、能轉道,此復有二,一、能伏道,謂伏二障隨眠勢力,令不引起二障現行,此通有漏、無漏二道,加行、根本、後得三智,隨其所應漸頓伏彼。二、能斷道,謂能永斷二障隨眠,此道定非有漏加行,有漏曾習、相執所引、未泯相故,加行趣求所證、所引未成辦故。有義,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空所顯真理,無境相故,能斷隨眠,後得不然,故非斷道。有義,後得無分別智,雖不親證二空真理,無力能斷迷理隨眠,而於安立非安立相,明了現前無倒證故,亦能永斷迷事隨眠,故瑜伽說,修道位中有出世斷道、世出世斷道,無純世間道能永害隨眠,是曾習故,相執引故。由斯理趣,諸見所斷及修所斷迷理隨眠,唯有根本無分別智,親證理故能正斷彼;餘修所斷迷事隨眠,根本、後得俱能正斷。」

11、《法苑義鏡》卷4:「若執俱起所知障者,唯正智斷,必迷理故,若非執俱,唯後得斷。今云迷事而非執者,即約非執俱起。問:所知障中有迷事非執,依文可解,頗有煩惱障中且有迷事而非執耶?解云,此亦有。除我見俱起貪等,餘獨頭貪等,此唯迷事而非執俱,故可有。」
12、定中四道者,謂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聞、思慧唯在散位,亦能制伏麤煩惱。

13、明此斷障,其出體者,於中有三,一、所斷障,二、能斷障,第三即是此能斷性。
14、執即差別者,謂執之所在與障所在,有其差別。障之所在,如文所說,執之所在,《法苑義鏡》卷4:「執之所在與障所在,其義差別,安慧論師,第七識中唯有人執,五、八二識唯有法執,第六意識二執俱有,如是差別,故云執即差別。護法論師,第七、第六二執俱有,五、八二識二執俱無,故云執即差別。」

15、《法苑義鏡》卷4:「障所發業等者,若煩惱障所發業者,罪、福、不動業,若所知障所發業者,即法無漏有分別業。此等二業唯在前六,餘七、八識是無記故,雖有思數,劣緣內故,非業性也。果在餘七識等者,若煩惱障所所得果者,分斷麁果也,若所知障所所得果者,變易妙果也。此等二果,除第七識在餘七識,所以爾者,其第七識,非他六識業勢力引生故。」

16、《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但依第四末後行心者,此即許有心所宗,初念名識,第二名受,第三名想,第四名行,但是一心,義分有四。行是造作,故通三性,名為斷道。」
17、《瑜伽師地論》卷1:「又諸意識望餘識身,有勝作業,謂分別所緣、審慮所緣、若醉、若狂、若夢、若覺、若悶、若醒、若能發起身業語業、若能離欲、若離欲退、若斷善根、若續善根、若死、若生等。」

18、《法苑義鏡》卷4:「據第九識有其二種,一、真識,二、淨識,初是無為,後即有為。今取真識為能斷性,故云非依他識。」
19、《法苑義鏡》卷4:「無間道者,謂無惑品間隔,此道所斷品盡,名無間道。亦名無礙道,無有惑品礙此道故。又無間者,無間斷義,若起此道,更無餘心於中間起,令此間斷故。解脫道者,謂無間後證離繫得,能捨麁重,名解脫道。言麁重者,謂所斷品無堪任性,非障體也。」

20、《法苑義鏡》卷4:「此文意說,二乘根鈍,道力微故,無間、解脫品品必別,非前品解脫望後成無間,不能斷彼後品惑故,亦非後無間望前成解脫,解脫道起非證彼滅故,是故二道品品各別。加行、勝進非正斷證,或別或總皆容得也,或別者,謂此品勝進外,更別起後加行;或總者,謂即後品加行為前品勝進道。加行望勝進說為總別,勝進亦望無間、解脫,說總別也。」

21、《法苑義鏡》卷4:「菩薩利根道力能勝故,剎那剎那四道皆總。謂初剎那,唯加行道,未斷惑故;第二剎那,亦有無間,正斷初品故,趣第二斷故;第三剎那,亦加解脫,證初品滅故,斷第二品故,趣第三斷故;第四剎那具四道,其義可知,此後念念皆具四道。」第四剎那,望初品惑為勝進道,望第二品為解脫道,望第三品為無間道,望第四品為加行道,即一剎那具四道義。
22、《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或二皆通者,漏伏通體及業、果,無漏雙斷業、果及體。」

23、《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有義三慧至遠離方斷者,此師意說,聞、思、修三皆為加行,聞、思是遠,不能伏,修是近加行,故能伏惑。七作意中,了相、勝解二是聞、思,遠離一種而是修慧。對法既言了相、勝解不能斷惑,遠離能斷,故知三慧斷有別也。斷,有漏慧伏故名斷。」
七作意者,《瑜伽師地論》卷11:「云何七種作意?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
《瑜伽師地論》卷62:「此中,了相、勝解作意,方便道攝;遠離、加行究竟作意,無間道攝;攝樂作意,四種道攝;觀察作意,勝進道攝。」

24、《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有義至據實初伏者,七種作意伏九品惑,初三作意伏初二品,第四作意伏中三品,後三作意伏後三品。對法談彼初二作意未能伏盡三品惑,故名不斷惑,非二作意不斷彼初二品惑,如義燈說。」
25、此意,《法苑義鏡》卷4:「若為諦觀入見道時,前六行智皆非伏道,伏見惑時不欣厭故。」
前六行智者,謂前所說苦、麁、障等六觀行智。

26、《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加行能伏者,無漏無間故者,斷見道前有漏,加行能伏惑者,是彼見道無漏無間,約隣次說也。章,有漏道中至修慧加行者,此意說云,見道以前遠有漏位,未廣折伏,為此未得正加行之位;更陶練已,得為加行。」
27、《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後時亦得無漏加行者,約見道後。」
《法苑義鏡》卷4:「至修道位後時,亦得以無漏道為前加行。」

28、《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四道之中自通三智者,總言四道得通三智,非是加行四道之中而有三智。三智即是根本、後得及加行也。章,八地已上至而有四道者,根本、後得智中四道,八地已上加行智闕。若爾如何有加行道?約義說有其加行智,約體言無。」
《法苑義鏡》卷4:「八地以上雖無加行智,而有餘二智,故有四道。即二智中任運進趣,故有加行,八地以上任運加行,諸教所載,故云如常分別。」

29、《法苑義鏡》卷4:「言三時者,十地大分即為三位,謂初中後,初謂見道,中謂修道,後謂金剛,此等三位各起法空,故云三時。初法觀時,雙能永斷分別二障及業、果、習。後法觀時,雙能永斷俱生二障及業、果、習。惡趣、人、天隨應永斷者,惡趣業、果,初地永斷;人天業、果,若入初地受變易者,即初地斷,若至八地受變易者,即八地斷,故云隨應永斷。又解,惡趣業、果,初法觀斷,人天業、果,中法觀斷,故名隨應。」

30、《法苑義鏡》卷4:「中法空觀者,即修道位也。此位唯斷所知現、種及二障習,如所知障麁細品類,依彼麁重亦隨斷之。二障習氣各互相熏,故斷所知時,煩惱習氣亦隨斷之,斷煩惱時,所知習氣亦隨斷之,故云隨所知障麁細品類皆能斷之。」
31、《法苑義鏡》卷4:「勢分力伏通其聞、思等者,伏義有二,一、勢力伏,二、加行伏。聞、思雖散,是善慧故,不善之惑制彼不起,故云勢力伏,住在散心,故云非正觀伏。」

32、《法苑義鏡》卷4:「義說故能者,雖一慧體,一剎那中,能取解教而尋於義,名為聞慧,能深籌度先理後文,名為思慧,於此二中能證明顯,即名修慧。聖智迅速,於一念慧,義分三故,實無別體,故云義說故能。」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何妨聞思亦能斷伏者,既得義說有聞、思二,何妨義說聞、思斷惑。」

33、《法苑義鏡》卷4:「此依斷迷理迷事時初後大位,判此二智者,依集因盡所得之智,皆名盡智,未來苦果不生之處所得智故,名無生智。集因斷故,苦果不生,真見道位是現在故,真智起時集因即斷;相見道位是未來故,俗智起時,苦果不生,依此二位,且判二智,論實二智皆盡、無生也。又非典據等者,佛性論中雖有此文,勘梵本無此說,故知真諦所置,非正論文,故不須會。」

34、《法苑義鏡》卷4:「四念處謂身受心法,竝慧為體。法念處中有總有別,總者總緣作意,緣總法為境故,別者別緣作意,緣別法為境故。今法念處中總緣念處,能斷煩惱。」
35、《法苑義鏡》卷4:「空、無我智有二,謂總緣、別緣。言總緣者,總緣諸法,空二我故;別緣者唯緣苦諦,空彼上我故。對法等諸論皆云,謂總緣觀能斷諸惑,別空非我屬苦諦故。若不如此說,唯以苦諦上別空非我能斷惑者,即違諸論。」

36、《法苑義鏡》卷4:「言五忍者,謂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寂滅忍中總攝二位,一、因,二、果。若因位攝,即斷障體及遣麁重,若佛位攝,唯捨麁重,不斷障體,故云雖亦有佛,非是斷攝。十地菩薩道位既長等者,經二僧祇,故名為長。言通伏、斷者,煩惱障中修惑種子,金剛頓斷,彼障現起,地上頓伏;所知障中修所斷種,十地次斷,彼障現起,乃至十地永伏盡,故云通斷、伏。」

37、六現觀者,《瑜伽師地論》卷10:「謂思現觀、信現觀、戒現觀、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邊智諦現觀、究竟現觀。」
《法苑義鏡》卷4:「信、戒助斷,諦、邊正斷,故皆得斷名。信通無漏,故是助斷,邊斷迷事,智正斷也。究竟現觀非斷煩惱,先已斷故,此說斷煩惱,若斷定障等,二乘究竟容有斷義。」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瑜伽、唯識取後得智,名之邊智,故言斷惑,簡有漏智以為邊也。對法意取有漏世俗名邊智者,順有宗也。」

38、《法苑義鏡》卷4:「此七作意,剋性出體,以作意數為體,若相從說,隨其所應,俱時心、心所為體。若准對法,與瑜伽不同者,瑜伽論中,通世出世說七作意,對法論中,唯據世道說七作意,此等不同,故云與瑜伽不同。」
39、《法苑義鏡》卷4:「苦、麁等六行者,苦、麁、障三為下界過患,靜、妙、離三為上界功德,是名六行。十六行者,四諦各四,故成十六,苦諦四者,苦、空、無常、無我也,乃至道諦四者,道、如、行、出也。」集諦四者,因、集、生、緣;滅諦四者,滅、靜、妙、離。

40、《法苑義鏡》卷4:「今彰伏位,故云此位乃在四善加行。」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然正伏惑等者,大乘以空為近加行,能伏於惑,無願、無相為遠加行。若小乘人,觀四諦理,三種皆為加行伏,與大乘別。遠近合得,言通三行。或言二乘觀於四諦,以空行伏。」
章文之意,大乘依二空門入加行位,二乘觀四諦理入加行位,是故通空、無相、無願三行,皆能伏惑。

41、《法苑義鏡》卷4:「言二行者,苦下空行、無我行也。言十行者,苦下苦、無常及集四、道四,合為十行,同有為故,以為無願。言四行者,滅下四行也。此即瑜伽六十八文,故云或說。」

42、此是《對法論》說,《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11:「問:空攝幾行?答:二,謂空行、無我行。問:無願攝幾行?答:六,謂無常行、苦行、因行、集行、生行、緣行,由彼於三界無所願求故。問:無相攝幾行?答:八,謂滅、道八行,由彼不能作諸相故。」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八行為無相,無漏故者,道諦四行能作無相觀,故名無相。今觀意唯約有漏,名之為相,道是無漏,故無相收。」
《法苑義鏡》卷4:「道諦四行,雖是有相,而無漏相,故名無相。」

43、《法苑義鏡》卷4:「此即瑜伽五十五文。」
《瑜伽師地論》卷55:「此十六行,幾是空行?謂二,即苦諦後二行。幾是無願行?謂六,即苦諦前二行及集諦一切。幾是無相行?謂滅諦一切。幾是清淨因所顯行?謂道諦一切。」

44、《法苑義鏡》卷4:「此瑜伽六十九文。」
《瑜伽師地論》卷69:「空解脫門智,八智所攝,謂法智、類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及出世間盡、無生智。無願解脫門智,六智所攝,謂法智、類智、苦智、集智、盡智、無生智。無相解脫門智,五智所攝,謂法智、類智、滅智、盡智、無生智。」

45、《法苑義鏡》卷4:「此瑜伽二十八文。」
《瑜伽師地論》卷28:「云何建立三解脫門?謂所知境略有二種,有及非有。有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於有為中,且說三界所繫五蘊,於無為中,且說涅槃。如是二種有為、無為,合說名有。若說於我,或說有情、命者、生者等,是名非有。於有為中見過失故,見過患故,無所祈願,無祈願故,依此建立無願解脫門。於有為中無祈願故,便於涅槃深生祈願,見極寂靜,見甚微妙,見永出離,由於中見永出離故,依此建立無相解脫門。於其非有無所有中,非有祈願,非無祈願,如其非有,還則如是知為非有,見為非有,依此建立空解脫門。是名建立三解脫門。」

《法苑義鏡》卷4:「此文意顯,無願之境即有為五蘊,無相之境即無為涅槃,故此二門隨應觀諦。空門之境非為無為,即所執性,故此門唯觀所執。言隨應者,無相門境有其二門,一、常無常門,諸常住法皆圓成故,即四諦中滅諦為境。二、漏無漏門,諸無漏法皆圓成故,即四諦中道諦為境。為顯此意,故云隨應,無漏依他亦通圓成,故云二性之體不決定故。」

46、《成唯識論》卷8:「三解脫門所行境界,與此三性相攝云何?理實皆通,隨相各一,空、無願、相如次應知。」
47、《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初劫菩薩至不用為勝者,初習業者,可以六行而生於上,久習業者,不用六行而生上也。」

48、《瑜伽師地論》卷69:「復次,唯依諸靜慮及初靜慮近分未至定,能入聖諦現觀,非無色定。所以者何?無色定中,奢摩他道勝,毘鉢舍那道劣,非毘鉢舍那劣道能入聖諦現觀。非生上地或色界或無色界,能初入聖諦現觀,何以故?彼處難生厭故,若厭少者尚不能入聖諦現觀,況於彼處一切厭心少分亦無。」

49、《佛性論》卷4:「初出世聖道所破者,始自苦法忍初念之道,能破煩惱,名為見諦,自此後去並屬思惟。平等觀者,有利有鈍,若利根人,於一念中則等觀四諦,八十八惑一時俱斷,皆名見諦。若鈍根人,於次第觀者,則初念觀苦,不見餘三諦,但斷苦下四諦,名為見諦,餘未斷者皆屬思惟,是名見諦所滅惑。」
《法苑義鏡》卷4:「解云,思惟者,修惑也,八十八惑者,見惑也。然根本惑,大小宗別,若依大乘,見惑百十二,修惑十六,合百二十八;若依小乘宗,見惑八十八,修惑唯十,合九十八使。今章家意,真諦三藏述小乘義,不須和會。」

50、此謂,合觀上二界苦。
51、此意,古德三說,一曰無別品數,二曰品數無量,三曰但有九品。
52、《法苑義鏡》卷4:「十煩惱中,見惑有十,修惑唯六,除疑、後三見,餘之六惑,故云俱生六惑。」俱生六惑者,謂貪、瞋、癡、慢、身見、邊見。

53、《法苑義鏡》卷4:「此第七惑,自地無九品,與自地六識中第九品我見相似,於金剛心時與非想第九品一時頓斷,故於自地九品之中各第九攝。此第九品自類亦九,乃至非想應知亦爾,故云九地唯同非想第九品類。問:言斷善者,為斷現行,為斷種子?解云,以謗因果邪見力故,障彼生得善種所生現行,令不相續,名斷善根。故唯斷現,不斷種子。」

54、《法苑義鏡》卷4:「一品斷者,分別二障雖有九品,真見道中一品頓斷,故云一品斷。二品斷者,若我執者,初一心斷我執初品,第三心中斷我執第二品,唯有下上而無中品,故云二品斷。法執亦爾,第二心斷法執初品,第三心中斷法執第二品,故名二品斷。」

55、《瑜伽師地論》卷58:「若諸異生,離欲界欲、或色界欲,但由修道,無有見道。彼於欲界得離欲時,貪欲、瞋恚及彼隨法隣近憍、慢,若諸煩惱相應無明,不現行故,皆說名斷,非如見道所斷薩迦耶見等。」
56、《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2:「然所知、煩惱二障各分為二,云何為二?若以九品麁品先斷,即十地修道應先斷麁,若以隨所障道以辨麁細,九地不定,即煩惱品云何隨所知以明麁細?此義應思。今解云,如十地修道地地所斷,初為麁,後為細,煩惱隨彼以說麁細,此亦應爾。見道中,自分別力麁先斷,他引力細後斷。」

57、《法苑義鏡》卷4:「言不伏不斷者,餘所未伏,入見不斷,但至修道,漸次而斷。」
58、《法苑義鏡》卷4:「上說斷隨眠,下說斷習氣。言品類同故者,初品煩惱習氣與初品所知障同品,乃至第九品煩惱習氣與第九品所知障同品,其勢齊等,同障十地,故云品類同。」

59、《法苑義鏡》卷4:「若說九品師者,九地各有九品,細分有八十一品。若說一品師者,九地唯同非想第九品惑。此等二師同云,勢力所障皆同有頂下下品惑,故金剛心一時頓斷。障體既爾,習氣亦爾,故皆一品斷。」
60、《法苑義鏡》卷4:「他勢不行者,依六行智伏煩惱時,其與煩惱俱行所知,亦可言伏,他煩惱勢不現行故,彼伴所知亦不現行,故可言伏。非謂六行能伏所知,但由害伴自不起耳。」

61、《法苑義鏡》卷4:「說有九品者,九地各有九品故。說無品者,此第七識惑,於自地中即無九品,與自地六識中第九品我見相似。」
62、《法苑義鏡》卷4:「第二執識者,第七識也。心意識中即第二意,故名第二,常內執我,故名執識。彼無相文既違餘論,即攝論、唯識等諸師皆云第七識唯修所斷,故不可據。」

63、五忍者,謂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1:「信忍菩薩,謂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能斷三障色煩惱縛。順忍菩薩,謂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能斷三障心煩惱縛。無生忍菩薩,謂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能斷三障色、心習氣。寂滅忍者,佛與菩薩同依此忍,金剛喻定住下忍位,名為菩薩,至於上忍,名一切智,觀勝義諦,斷無明相,是為等覺,一相無相,平等無二,為第十一一切智地。非有非無,湛然清淨,無來無去,常住不變,同真際,等法性,無緣大悲常化眾生,乘一切智乘來化三界。」

《仁王經疏》卷2:「然此所說色、心煩惱,自有兩釋。一云,從境得名,若緣色者,名色煩惱,若緣心者,名心煩惱。或可從喻得名,色、心相望,色麁心細,是故麁惑名色煩惱,其細惑者名心煩惱。色、心習者,就習氣中,若麁習氣,但言色心煩惱,若微細者,名色、心習。」
色、心煩惱者,章家取色麁心細釋。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仁王經言至色麤心細者,前之兩位俱通現、種,斷所知障,亦名煩惱。後之二位,唯說其第六意識中現不起,故第七識少分略而不論。或初二位雖實斷種,且說現行,不取其種。文,生惑亦然者,此有二種,一、生者現行,前之四位皆約種說,今言現行亦同於種,名同種斷位。二、生者煩惱,前之四位但明所知,今說煩惱亦同於彼。愚情觀之,煩惱為勝,所以然者,後之二位無現行故。或云四種俱習氣收,約麤細分,應撿彼經及疏。又言階降者,釋分所以。」


64、《法苑義鏡》卷4:「永斷所知障小分者,即定障、根障等無知也。斷煩惱障得四果中,次第、超越其類差別,故云然有差別。」
65、《法苑義鏡》卷4:「餘至有頂等者,斷欲九品已時,即得不還名,若斷有頂第九品惑已前,皆名不還,故云九地不定。」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餘至有頂,九地不定者,通欲界言,除欲界外餘之八地,隨斷幾多,數斷不定,此名不還。」

66、此文之意,其超越者,種類不定,有得初果超越,即見道時頓斷見惑并欲界修惑一品乃至五品;有得一來果超越,即見道時頓斷見惑并欲界修惑六品或七、八品;有得不還果超越,即見道時頓斷見惑并欲界修惑九品,或俱時亦斷色、無色界修惑品數不定,唯除非想地修惑九品。
67、此文之意,有預流超越頓至阿羅漢,即預流無間斷盡三界修惑,非想地修惑九品亦皆能斷,取預流、羅漢二果故,有頂地第九無間道中仍名預流故,於有頂地第九解脫道位,方證得阿羅漢故。

68、《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然菩薩伏,得定得果者,得彼定者,名為得定,生彼處故,名為得果。此解脫分,初業之者,而以六行欣生彼地,或由定任業而生,非欣生。」
《法苑義鏡》卷4:「然菩薩伏,得定得果者,言得滅盡定也,諸菩薩中,或入初地而得滅定,或至七地滿心,方得滅定,如論中說。言得果者,得法空智果也。約解脫分位,皆如常釋者,即順解脫分位中,三乘伏障得定等義,皆如常說。」

69、《法苑義鏡》卷4:「惑、業、苦者,發業、潤生煩惱名惑,即一切欲界分別煩惱皆能發業,皆是不善;任運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即修道斷我見、邊見及此相應貪、慢、無明,皆非不善,如對法第四說。能感後有諸業名業,即通一切總報別報現、後等業,除無記業及無漏業,皆名為業,能感異熟生故。業所引生眾苦名苦,即三苦、八苦等。此惑、業、苦,皆通分別、俱生。」

70、《法苑義鏡》卷4:「黑等四業者,一、黑黑異熟業,謂非福業,即三惡趣總報業及五趣別惡業。二、白白異熟業,謂不動業,即色、無色界總別善業。三、名黑黑白白異熟業,謂諸福業,即欲界人天總業,及順五趣別善業。善為不善之所怨對,故名黑黑白白業。由未斷黑業故,其福業得此名。四、非黑白無異熟業,謂無漏業,永斷黑等三有漏業與異熟習氣故。如瑜伽第九論疏說者,即指瑜伽第九之論抄也,彼抄廣說此四業故。」

71、《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障與業果斷在別道者,無間斷障,解脫斷業、果,據實無間已斷業、果,約防故言在解。章,伏在八地者,說六識也。」
72、《法苑義鏡》卷4:「言四障者,闡提謗法、外道著我、聲聞畏苦、緣覺捨心。」

73、《法苑義鏡》卷4:「瑜伽四十七云,攝持義故,說名為住。言地者,所依義。煩惱障中見所斷種,名見一處,見四諦理,一處斷故,三界九地雖有九品,以真見道一處斷故。欲界修惑名欲愛住地,色界修惑名色愛住地,無色修惑名有愛住地。外道多執無色為涅槃,為對治彼,故偏名有;修所斷中愛為首故,雖有慢等,總皆名愛。諸所知障總名無明,雖有見等,無明為本,總名無明。此五住地,如勝䰋經廣說其相。」

74、《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捨先所習餘定,入餘乘定等者,捨勝就劣,名之為障,捨劣取勝非是障故。」
《法苑義鏡》卷4:「先所習餘定者,大乘定也,餘乘定者,小乘定也。思惟者尋伺故者,者即假者,由邪思惟起尋求伺察之相故,因發散亂。」

75、六根本惑者,謂貪、瞋、癡、慢、疑、惡見。
七隨眠者,《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9:「即前所說六隨眠中,分貪為二,故經說七。何等為七?一、欲貪隨眠,二、瞋隨眠,三、有貪隨眠,四、慢隨眠,五、無明隨眠,六、見隨眠,七、疑隨眠。」
皆如前說者,謂如前唯識章中所說。

76、《法苑義鏡》卷4:「言七漏者,一者見漏,見道煩惱;二者修漏,修道煩惱,亦名思惟漏,小乘九十八使中三界修惑,名為思惟;三者根漏,謂眼等根,能生漏故;四者惡漏,謂惡友等生煩惱者,悉名惡漏,能生漏故,即得漏名;五者親近漏,謂衣、食等生貪因緣,近能生漏,名親近漏;六者愛漏,愛三惡覺能生漏因,不以愛數名為愛漏;七者念漏,邪念起漏,故名念漏。前二漏體等者,釋體、具中即有二說,一云,七中前二漏體,後五漏具,生漏因緣總說名漏;一云,初一漏體,後六為具,所以爾者,由有見惑不得成聖,故為漏體,前三果等雖有修惑,猶得成聖,故以修惑亦為漏具。若據二斷,見漏即見斷,思惟漏修斷,愛、念等五隨應通二。」

77、《法苑義鏡》卷4:「初三生分別所依、緣事等者,所依即是有情世間,所緣是器世間。後之二事竝是有情世間。」
三事者,《瑜伽師地論》卷36:「八種分別能生如是三事,謂分別戲論所依緣事,見、我慢事,貪瞋癡事。當知此中分別戲論所依、緣事為所依止,生薩迦耶見及以我慢,薩迦耶見我慢為依,生貪瞋癡,由此三事普能顯現一切世間流轉品法。」

78、《法苑義鏡》卷4:「此八纏中,初二障觀,次二障止,次二障捨,後二障戒。剋性而說,理通見、修,隨二煩惱勢力起故。」
79、九結者,《瑜伽師地論》卷8:「或分九種,謂九結,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

80、《法苑義鏡》卷4:「第四,三毒極上心者,極上即增上義,唯取欲界迷事而起世道所伏麁品惑也。第五,無明住地者,即是所知障品所攝若現若種諸煩惱也。未入初地人身中煩惱,能障見道,名見諦所滅。三乘聖人身中煩惱,能障修道,名修所斷惑。七地以前所有煩惱,名不淨地惑。八地以上所有煩惱,名淨地惑。此之二惑唯菩薩障,故是所知。」

81、十散動者,《攝大乘論本》卷2:「十、散動分別,謂諸菩薩十種分別:一、無相散動,二、有相散動,三、增益散動,四、損減散動,五、一性散動,六、異性散動,七、自性散動,八、差別散動,九、如名取義散動,十、如義取名散動。」
《辯中邊》第一諸障者,謂《辯中邊論》卷1〈辯障品〉中所說諸障。

82、《法苑義鏡》卷4:「何故斷通九地,伏唯八地?解云,有頂地中雖有善道,而厭力劣,故不得伏,但起下無漏,方斷彼地惑。」
83、凡即不然者,謂地上菩薩不生無色界,凡菩薩即不然。《法苑義鏡》卷4:「聖菩薩者,入地菩薩也,凡菩薩者,地前頓悟菩薩也。」
84、《瑜伽師地論》卷69:「云何欣、慼差別,謂苦受相應識,名慼,此能了別隨順憂苦不可意法。樂受相應識,名欣,此能了別隨順喜樂可意諸法。不苦不樂受相應識,名非欣非慼,此能了別隨順捨受非二諸法。」

85、摩醯首羅智處生故者,《成唯識論演祕》卷6:「後身菩薩名之為智,因智最勝,以智標名,即此菩薩處彼天中,名智處生,處謂安處。」摩醯首羅,謂大自在。
86、論雖二說者,即《成唯識論》中有二師說,一云,不定性者,迴趣留身唯在欲界,第二師云,色界亦有。《成唯識論》卷7:「二乘迴趣大菩提者,定欲界後引生無漏,迴趣留身唯欲界故,彼雖必往大自在宮方得成佛,而本願力所留生身是欲界故。有義,色界亦有聲聞迴趣大乘願留身者,既與教理俱不相違,是故聲聞第八無漏,色界心後亦得現前。」

87、《法苑義鏡》卷4:「煩惱障中伏通十地,謂色界六地、無色四地。色界六地,謂四根本、初未至及中間禪;無色四地,即空、處等。此等十地即是修道無漏所依,故皆能伏。言方便、根本俱能伏者,方便即初未至,根本即四靜慮、四無色定。六行唯方便者,即八未至皆名方便。七作意中,前六是方便,第七根本故。若以無漏伏之者,色界六地,非是色界餘三方便,非起無漏之所依故。無色四地皆有無漏,故能伏之,有頂無漏雖是闇鈍,以勢分力亦能伏之。」

88、說見道唯五地者,《瑜伽師地論》卷69:「復次,唯依諸靜慮及初靜慮近分未至定,能入聖諦現觀,非無色定。所以者何?無色定中奢摩他道勝,毘鉢舍那道劣,非毘鉢舍那劣道能入聖諦現觀。」

又三依五依生者,《瑜伽師地論》卷71:「問:此六現觀,幾依未至依可得,幾乃至依無所有處依可得?答:一,依非依可得;餘,依一切依可得。又三,依五依生;一種一分亦爾。」
《瑜伽論記》卷19釋云:「言又三依五依生,一種一分亦爾者,第二重釋第三、四、五現觀,即判唯是見道,故唯依彼四根本靜慮及初未至五地中起。即三現觀同時信,亦唯五地,故言一種一分亦爾。餘信現觀及究竟現觀,通九地。思唯欲界,不異前說。」

89、《法苑義鏡》卷4:「又說三依五依生故者,此文引意,既說見道依五依生,明知第百卷文即說修道之所依也。」
90、《法苑義鏡》卷4:「若斷俱生煩惱障,亦唯第四定等者,此約種子,不言麁重,麁重即十地中亦斷故。俱生惑障留而不斷,為利生故,必至金剛一時頓斷,此金剛心依第四禪。」

91、《法苑義鏡》卷4:「此能治心正生時,彼所治心正滅時,平等平等,如秤兩頭低䀚時等。生同滅時是一平等,滅同生時復一平等,是以重言平等平等。猶如世間明生闇滅,解生惑滅其義亦爾,故云對治生滅道理應知。」

92、《瑜伽論記》卷16釋云:「非斷去來今,然說斷三世等者,此就依他因緣生法,猶如幻化,速起速滅,故不可斷。亦應說言,勝義諦中諸法皆如,故無所斷。又大乘解、惑不俱,如明時無闇,闇時無明。若有說言唯明破闇,無有是處,據如此故,說非斷去來今。然就一身前後相續,唯聖道力,令彼三時本識得離隨眠,故復說言然說斷三世故。十地云,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又有隨眠、離隨眠心二不和合,是故現在亦非所斷者,景云,凡和合有二,一、方所和合,如斧、木;二、實物和合。諸法因如解、惑二心,一、非是方,二、是因緣所生,如幻如化,故無實物和合。由如此義,不可說斷。『然從』已下,明相續道中能治道生,所治心滅,現無隨眠,過未亦無,方說斷三世。」

93、退不退者,立六種性,即退、思、護、住、勝進、不動。《成唯識論了義燈》卷1:「二十二、退法者,鈍根之中極下者,遇緣即退,名為退法,謂鈍根性,若遊散若不遊散,若思惟若不思惟,皆必退失現法樂住,即是世間靜慮樂,非退聖法。二十三、思法者,恐退失現法樂住,常思惟聖道故,若不思惟即失,思即不失。二十四、護法者,作意護持,恐失現法樂住,若遊散、放逸,不護即失,若不遊散不放逸,護即不失。二十五、住不動者,若遊散若不遊散,若持刀若不持刀,皆不退失現法樂住,亦不能轉鈍根成利,名住不動。言持刀者,謂有聖者,厭患身故,自手持刀,欲自害身故。不持刀者,不為此事故。二十六、必勝進者,若散不散,皆不退失現法樂住,必能轉根至不動故,名必勝進,亦名堪達,謂堪能轉根至不動故。二十七、不動者,既成利根,若散、不散,終不退失現法樂住,畢竟不為煩惱所動,故名不動。」

《法苑義鏡》卷4:「退種性者,退法。思法、護法、住法、必勝進,此四性中有其二種,一者,本性非練根成,故名本性;二者,容性,練根方成,故名容性。思法等四中,若本性者,一向不退,若退法人練根進成思法等,此即退也。為顯此別,故云本性不退,退法進成者退。」

94、前義者,謂前第一問答中所說斷義。
95、《法苑義鏡》卷4:「竝二品斷等者,人、法二執竝二品斷,第一、第三斷人執,等二、第三斷法執,故云竝二品斷也。瑜伽五十五意云,初心斷下品人執,第二心斷下品法執,第三心雙斷二執上品,若不言二品者,即違此論,故云不爾違論。」
《瑜伽師地論》卷55:「從世間順決擇分邊際,善根無間,有初內遣有情假法緣心生,能除軟品見道所斷煩惱麁重,從此無間第二內遣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中品見道所斷煩惱麁重,從此無間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一切見道所斷煩惱麁重。」

96、《法苑義鏡》卷4:「此上二說竝不正義,自下第三述論主正義。」
97、《法苑義鏡》卷4:「彼因明論者,蓋指因明集量論乎。」
98、《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自相亦與一切共相不一異者,即色等諸自相與無常等共,不一異也。」
99、《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即可通為二觀能斷者,通總、別緣觀也,據證住一一行也。詮謂唯識無我等觀,證謂於一一法真理皆可知故。」

100、《佛地經論》卷6:「是故彼論說諸法上所有實義,皆名自相。此經不爾,故無相違。」此中彼論者,即第三師義中所說《因明論》。
101、此項問答是依據《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59:「復次,從彼相應及所緣故,煩惱可斷。所以者何?對治道生,煩惱不起,得無生法,是故說名斷彼相應。相應斷已,不復緣境,故從所緣,亦說名斷。」

102、《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1:「章,由脩此二者,謂止、觀二也。」
103、《法苑義鏡》卷4:「今此文云相應、所緣二種縛斷者,此依三乘通斷煩惱障說。相縛及麁重縛斷者,多依菩薩雙斷二障說。問:相、麁重縛有何差別?解:大乘基云,一切有漏善、無記、不善等心皆有分別相分,此相能縛於心,非謂相縛即是執也。麁重縛者,一切有漏不安穏性,與瑜伽五十八所說有漏麁重同。」

104、此項問答是依據《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59:「復次,最初應斷不善事業及諸惡見,謂在家者。次復應斷樂出家障,謂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次復應斷不定心者三摩地障,謂眷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次復應斷得作意障,謂樂遠離品身諸麤重。次復應斷見斷煩惱。次復應斷修斷煩惱。次復應斷屬苦、屬憂、屬樂、屬喜及屬諸捨諸定障品障礙煩惱。次復有一補特伽羅,應斷所知障品諸障。由此次第,應斷煩惱。」

欲、恚等尋思者,《瑜伽師地論》卷89:「心懷愛染,攀緣諸欲,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欲尋思。心懷憎惡,於他攀緣不饒益相,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恚尋思。心懷損惱,於他攀緣惱亂之相,起發意言,餘如前說,名害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親戚,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親里尋思。心懷染污,攀緣國土,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國土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自義,推託遷延,後時望得,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不死尋思。」

105、此項問答是依據《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59:「復次,見斷煩惱頓斷非漸。所以者何?由現觀智諦現觀故,能斷見道所斷煩惱,然此現觀與壞緣諦作意相應,故三心頓斷一切迷苦諦等見斷煩惱。修斷煩惱漸次而斷,數數修道方能斷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