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討論 - 第四章第二節第五項第一目 無漏界


後究竟位,其相云何?

窺基:自此以下,解第五究竟位。此文即問。

頌曰:
   此即無漏界  不思議善常
   安樂解脫身  大牟尼名法

窺基:此舉頌答。頌中有三,初第一句,出此位體,其次七字,顯示此位勝德,其餘八字,簡除二乘,顯示三乘差別。下文廣解此究竟位。

論曰:前修習位所得轉依,應知即是究竟位相。

窺基:首先解釋頌文。此文總顯究竟位相。

此謂此前二轉依果,即是究竟無漏界攝。

窺基:此下出體。言「無漏界攝」者,意即菩提、涅槃二轉依果,是究竟位。言「究竟」者,略有二義,一、簡別前四位,名究竟,二、簡別二乘,名究竟,二乘雖得菩提、涅槃,然而非究竟義,非高勝故。此文略釋頌文第一句中「此即」二字,及兼解「無漏界」。

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

窺基:此解釋「無漏」義。言「諸漏永盡」者,是顯能除漏義,能證、所證皆能除漏,此即離彼相應縛義。言「非漏隨增」者,即是顯非所緣縛義。又諸漏永盡者,顯離雜彼煩惱,非漏隨增者,顯離相應、所緣二縛義。又諸漏永盡者,是染法自性斷,非漏隨增者,是離縛斷。總之,初「漏」性唯是染,後「漏」通一切有漏法。言「性淨」者,是簡別二乘無學善有漏等蘊,彼雖亦離二縛,而性非淨,是前有漏類故,有第七識所知障漏俱而非性淨故。論言「圓」者,簡別一切有學無漏,因地無漏未圓滿故。論言「明」者,簡別二乘無學無漏,顯彼望於自乘,雖是圓果之極,而非是明,非勝妙故。又性淨者,簡別有漏,圓者,簡別二乘,明者,簡別菩薩無漏。如是具五義性,名無漏界。餘無漏等,雖亦名為無漏,然非究竟無漏。

願施:《成唯識論疏義演》卷13云:「有第七所知障漏俱者,此中意說,據實而言,唯第七識我執煩惱名漏,所知障不漏,今約所知障與他漏法為所依故,所知障亦得名漏,故前文言,又所知障為有漏依也。圓簡二乘者,即簡二乘無學,二乘無學得生空智,得前三涅槃,不得法空智及無住處涅槃及餘功德,故二乘無學,不名為圓。故無漏具五義性,名無漏界,五義者,如論言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也。

是藏義,此中含容無邊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義,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

窺基:此釋「界」義。界者,藏義,無為功德是涅槃所藏,有為功德是菩提所含。或是因義,即是或為所緣,或為增上,展轉傳說,為利益等,謂體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業,或為緣生他利樂事。此上即是總解頌第一句。

願施:經云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何故此中說出纏,方名為藏?

窺基:彼經約位而言,此文是約體說,或彼是依有障、無障以辨法門,此文則是辨明本末,故二說不相違。

願施:《成唯識論疏義演》卷13云:「此釋界義有二,初約含藏以解於界,第二約因義以解於界。約含藏義者,即涅槃是能藏,說無為功德名所藏,菩提是能含,諸有為功德是所含。意云,但言菩提、涅槃時,即攝一切有為、無為功德,故說菩提、涅槃是含藏義,非如阿賴耶識能含藏諸法種子,名含藏也。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13云:「展轉傳說者,由佛根本智,親證法樂,生後法智,後得生大悲心,大悲能現化身,化身說十二分教,具明菩提、涅槃,令諸有情聞此教已,善根成熟,惡業自除,作利樂事。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卷10云:「五乘者,一、人乘,二、天乘,三、聲聞乘,四、緣覺乘,五、大乘也。人、天是世間利樂事,後三乘是出世利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