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論記》卷10云:「一切門戒有四,一、正受戒,即從他正受,及自淨心受。二、本性戒,謂十信已前,由性種力所起身語恒清淨轉。三、串習戒,即入十信已去,習種姓中所有自利戒體。四、方便相應戒,即四攝事利他戒也。」
2、《瑜伽論記》卷10云:「止息戒等七者,景云,初是律儀戒,二、轉作戒,即攝善攝生二聚戒也,三、防護戒,即總護前二以為第三。後四是果。第四、大士相異熟戒,即三聚戒得涅槃相。第五、增上心異熟戒,即前三聚得上二界果。第六、可愛起異熟戒,即前三聚戒,得欲界人、天果。第七、利有情異熟戒者,此當利他戒果。」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42云:「四、大士相異熟戒者,即大士相名為異熟。此略有八,一者壽量具足,二者形色具足,三者族姓具足,四者自在具足,五者信言具足,六者大勢具足,七者人性具足,八者大力具足。如自他利品釋(陵本三十六卷)。由戒是此異熟之因,是故得名大士相異熟戒。」
3、《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1云:「論解遂求戒中,此戒有八種者,謂斷命一,不與取二,欲邪行三,即身三行;虛妄四,離間五,麤惡六,綺語七,即口四過也;以上合七,并以手塊等加害為第八。」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42云:「諸非愛觸,略有八種,謂手觸觸、塊觸觸、杖觸觸、刀觸觸、冷觸觸、煖觸觸、饑觸觸、渴觸觸。如意地說(陵本三卷)。今舉前三,等取所餘,故置等言。」
4、《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1云:「此第二中太舉戒,言非處者,謂持戒太過,遂持非處。可持之處,名處,過此可持,不可持處,為非處。若太舉過,此至非處,可生悔愧也。」
《瑜伽論記》卷10云:「言不太沈及不太舉者,由太沈故,違犯於戒,設生慚愧,亦復微薄,今遠離之。由太舉故,非應悔處而生悔愧,故今亦遠離。泰云,不太沈舉者,菩薩若犯戒時,起增上慚愧也,又有人實不犯戒,輒生悔愧,名非處悔愧,是太舉心,菩薩亦離也。」
5、如前所說五支不放逸者,即《瑜伽師地論》卷40云:「又諸菩薩住律儀戒,具足成就五支所攝不放逸行,一、前際俱行不放逸行,二、後際俱行不放逸行,三、中際俱行不放逸行,四、先時所作不放逸行,五、俱時隨行不放逸行。」
6、《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42云:「常得成就自性淨戒,戒成其性者,謂諸菩薩,在在生處不捨菩薩淨戒律儀,防護淨戒令能無犯,是名成就自性淨戒。若入第二增上戒住,於此住中性戒具足,極少邪惡業道所攝諸惡犯戒,尚不現行,況中上品,是名戒成其性。」
7、《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1云:「論云唯有爾所菩薩淨戒者,謂前九乃至清淨戒。唯有爾所淨戒勝利者,謂清淨後解此尸羅藏,得大菩提,獲五勝利等。唯有爾所淨戒所作者,謂次前明三所作事,謂安、熟法、利生等。」
8、《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1云:「遍於一切皆能堪忍,普於一切皆能堪忍者,謂竪通三界,名遍忍,橫闊四生,是普忍;又總通有情,是遍忍,忍通怨親,是普忍,如是無量分別。由無染心,純悲愍故者,依地持,無染心即無貪,以忍依無貪及悲心堪忍。今無染心,染心即貪亦得,又即瞋亦得。」
9、《瑜伽師地論》卷30云:「又世尊言:我不觀見如是種類有情可得,無始世來,經歷生死長時流轉,不互相為或父或母、兄弟姊妹,若軌範師,若親教師,若餘尊重、似尊重者。由是因緣,一切怨品無不皆是我之親品。」
《瑜伽論記》卷10云:「親教軌範、尊似尊等者,和上名親教師,闍梨名軌範師,大同學及有德人,名尊,是此下類,名似尊。」
10、《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1云:「云諸有有情若生若長者,此二得別,義曰,生謂化生,頓增大故,長謂餘三生,漸增長故。」
11、《瑜伽論記》卷10云:「釋名中,景云,自無憤勃,不報他怨者,於怨能忍也。亦不隨眠流注恒續者,設暫起瞋,不久相續。測云,自無憤等,明無上心,亦不隨眠等,明種子斷。」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42云:「謂諸菩薩,性於他所遭不饒益,無恚害心,亦不反報,是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若他諫謝,速能納受,終不結恨、不久懷怨,是名亦不隨眠流注恆續。當知此約菩薩性能堪忍,說此忍名。」
12、《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1云:「依謂四依,即下糞草衣、常乞食、塚間樹下座、病緣醫藥等是也。」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42云:「一者衣服,二者飲食,三者臥具,四者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是為四依。」
1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42云:「於此四依得非上妙,名得麤弊。得非眾多,名得尠少。他或於此不速疾施,是名稽留。不恭敬施,是名輕懱不敬。」
14、《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1云:「論解世法苦,略有九種相者,此中前四,世八法之四法也,即違緣合故苦;後五,愛法離故生苦。世八法者,初二是身法,財榮潤己為利,遣打縛等名衰;次四口法,當善論之曰稱,得惡而論曰譏,遇善讚之曰譽,遇惡而說曰毀;後二意法,即苦、樂可知。此中唯論衰等四,不論利等四者,利等四可欣,非是苦相,故不說。壞法壞者,且謂諸欲法性是壞法,而至壞時,名壞法壞。盡法盡者,謂諸欲法體,至盡無時為盡。前壞法由有質,今盡法盡無質。老法老等准知。問云:若爾,盡法盡與死法死,壞法壞與病法病,何別?義曰:一是外法,一是內法,所以別也。」
15、《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42云:「修十一種利有情業等者,戒品中說:由十一相,名住一切種饒益有情戒(陵本四十卷)。如彼廣說應知。」
16、當知此忍略有五種者,謂一、於忍見諸勝利,二、自能堪忍,三、勸他行忍,四、讚忍功德,五、見能行忍補特伽羅,慰意慶喜。
17、《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1云:「出家忍中由法受故者,謂為欲受法,故忍正行。」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42云:「由法受故者,謂受具足戒時,自發期心,於律儀戒堪忍領受,由是因緣,於自相續律儀隨轉,是名法受。」
18、《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42云:「依法大悲者,菩薩發心,大悲為因,名法大悲。一切所作,唯以大悲而為上首,是名依法大悲。」
19、《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1云:「論解攝善法精進中云,一切分別,種種分別者,如對法,種種分別是十散動,一切分別即散動,次前解之。」
20、《瑜伽論記》卷10云:「善士中云,不捨一切欲加行者,謂不捨廣大欲願,有善皆修。」
21、正加行者,《瑜伽師地論》卷31云:「云何名正加行?謂於所緣,數起勝解,數正除遣,是名正加行。」
22、《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1云:「亦不轉成餘性分者,謂菩薩唯觸苦觸不退,亦不退入餘二乘性分故。」
23、《瑜伽師地論》卷85云:「又由五相,發勤精進,速證通慧,謂有勢力者,由被甲精進故。有精進者,由加行精進故。有勇悍者,由於廣大法中無怯劣精進故。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虻等,所不能動精進故。有不捨善軛者,由於下劣無喜足精進故。」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1云:「所以說言有勢有勤等六,屬前六種者,謂有堅有猛,參;餘四,有六種也。」此中言有堅有猛有三種者,謂無間、殷重、無動三種精進。
24、《瑜伽論記》卷10云:「精進十一相,指同饒益有情精進說。」
25、《瑜伽論記》卷10云:「始業、初業者,基云,始業、初業,即初發心前明五停心觀等是。測云,種解脫分善根,名為始業,五停心觀,名為初業。」
26、《瑜伽論記》卷10云:「言聞說種種最極廣大者,是盡所有性,即俗諦境。最極甚深者,是如所有性,即勝義諦境。不思議,成前俗境。不度,成勝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