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註釋 - 卷九十一註釋


1、《瑜伽論記》卷23云:「處擇中,前有三頌,總列四門,已有三頌解前三門。今有一頌,解第四離欲等門,於中復有七門,一、離欲未離欲,二、問,三、因緣,四、染路,五、保命,六、著處;等字,第七。」

2、《瑜伽論記》卷23云:「長行釋中,初解離未離欲。言若有苾芻乃至究竟涅槃者,於此欲界,或已離欲,於定地三世,由三種纏及三隨眠之所雜染。若未離欲,即於五妙欲中意所識法,亦於三世,由纏及三隨眠之所雜染,不任趣入究竟涅槃。此中由過去依彼取識者,過去世諸有漏識起諸纏也。由未來世屬彼取識者,未來世纏,屬彼相應助伴取識。現在著識,可知。隨眠在相續,常隨逐故,執彼取識者,隨眠不能緣,但有縛義,名彼識。」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於五妙欲等者,當知此中,五種妙欲,是未離欲者境界所緣;意所識法定地所攝,是已離欲者境界所緣。三世,通說彼二時分。計我、我所、我慢三種為所依止,於所緣事固執取著,名三種纏。即彼種子隨縛相續,說名根本所有隨眠,義如前說(陵本八十五卷)。」

3、《瑜伽論記》卷23云:「第二,問答。答雖有四,意明第四佛大師問,有二因緣,知而故問也。」
4、《瑜伽論記》卷23云:「第三,解因緣。內六處為因,為彼種子所依附者,一解,雖內六處,意取第六意根,有賴耶識持於種子。二解,此據隨轉理門,乃至五色根中亦受稟習者諸種子。何以不言外六處持種,但明內六處耶?故下釋云,又內六處,相續一類,如先所得,乃至命終畢竟轉故。境界不爾,無前二義。」

5、《瑜伽論記》卷23云:「第四,解染路。所謂根、塵,是雜染行路。欲貪與雜染為根,故言自性。」
能取所取有差別故者,《瑜伽師地論》卷77云:「能取義者,謂內五色處,若心、意、識及諸心法。所取義者,謂外六處。」

6、《瑜伽論記》卷23云:「第五,解保命。於二處所者,一、自保命,忽然夭喪;二、不善心殞,往諸惡趣。云何名為如理作意為所依止?復於何等二種雜染,應脫其心?則二問也。答初明如理作意,如文可解。答二雜染,若經行時等,一也,遠離住時等,二也。當知此中,至相似果者,第二雜染從第一染起,故云因果,然非正因果,故云相似。」

7、《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雜染著安足處者,煩惱現行,名雜染著。生所依處,名安足處。」
8、《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於妙五欲受為依故者,若境界事,名妙五欲。若領受事,說名為受。」

9、《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如前已辯者,如前已說:由三種相,應正了知諸可愛事。謂未來世諸可愛事,名所追求。若過去世諸可愛事,名所尋思。若現在世可愛外境,名所受用。若現在世可愛內受,名所耽著。乃至廣說如其所應,當知即是可欣、可樂、可愛、可意四種行相(陵本九十卷)。今指彼義,故作是說。」
10、此為第六,解釋著處,如文可解。

11、《瑜伽論記》卷23云:「第七,解等字所取,有二復次,如文可解也。」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由十五相等者,攝異門分說:一切愚夫異生,於其六處,由執我故,名藏;執我所故,名護;由薩迦耶以為根本,各異世間見趣差別我慢增上愛現行故,名覆。乃至廣說依出家品六處,由懈怠放逸煩惱故,遍於一切不能捨離(陵本八十四卷)。於中一一總有十五種相,今此且說前三,與彼少異。所餘差別,指如彼說。」

12、《瑜伽論記》卷23云:「上來於處擇中,有一頌半總頌,初半總頌有四門,後一總頌亦有四門,一句為一門,則於後四別頌中,各抽一門入此總頌。」
13、《瑜伽論記》卷23云:「初別頌中有其九門,一、因同分,二、思,三、縛解脫,四、相,五、觸遍,六、勝解,七、護根門,八、教,九、授相。」

14、《瑜伽論記》卷23云:「長行釋中,初解因同分。景師云,同分識猶有分也。言諸聖弟子,因同分識隨入無我,為一門;由三種相,於諸識中正觀而住,為第二門。下次第解初門,云由現五有色處者,則是五塵也。四大種身者,則五色根也。若增若減者,五塵生起名增,謝滅名減。若取若捨者,五根有識來詫取境,名取,無識不取,名捨。無常性故,於緣彼識隨入無常等者,根塵無常,生識亦爾,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是初門說。云何隨入無我性已,至正觀而住者?牒也。下解三相,一、以我見為邪見本,必應先斷;二、觀彼識隨一根塵,差別無量;三、觀此識剎那無住,何況畢竟。

達師云,同分者,根及境有功能故,能發識故,根與識同取一境,故曰同分。問:若爾,何故五有色處亦名同分耶?答:與根識家所起同分,故云因同分。言若增若減,若取若捨者,一一通釋。五塵五根增勝,故曰若增,或有時損減,故曰若減。根境增故能取,根境減故能捨,故曰若取若捨。又解,若增減者,偏說外五塵現著,故云若增,外塵微劣,故云若減。若取捨者,偏約內根,以外境增故能取,外境減故能捨也。」

15、《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唯應依他增長覺慧者,依正教量,名應依他。於實有義勝解相應,說名覺慧。」
16、《瑜伽論記》卷23云:「第二,解思。言於六處滅,乃至不應思惟等者,明六處斷擇滅無為,不應思惟、分別詰問,唯依覺慧觀察等。云何為四?謂或有、無,或異、不異。下反舉六處生滅有四行相,顯前無為四行相。以彼六處有生名有,有滅名無,待他有異,待自種類前後無別,故名不異。六處永滅已下,順結無為四行觀察,不應道理。下明戲論,能引無義所發言論,名為戲論。於戲論事若勤行之,但損無益。」

17、《瑜伽論記》卷23云:「第三,解縛解脫。頌中解脫義通上下,此中云縛解脫,下門中云解脫相也。」
18、《瑜伽論記》卷23云:「由二種依所作眾苦等者,身心所依,名二種依。彼所生苦,名所作苦。」

19、《瑜伽論記》卷23云:「第四,解相。景師云,善修梵行,斷我見者,若為損身奪命,色、心無變。由善守根,四苦解脫,得四種喜,一、由當來外緣生苦得脫;二、由當來內緣生苦得脫;三、於現法涅槃時,外內二依眾苦得脫;四、命終已,與草木相似,有二種,一者,六處無我,草木相似;二者,六處為三毒火燒,草木相似。諸聖弟子後苦不生,與佛明力少分相似者,解脫等也。非現法緣苦不生故者,不同如來現法苦緣一切不生,佛苦暫生已,速疾斷也。然諸如來二種明力皆悉成就者,智斷二明悉成也。泰師云,無學命終,後苦不續,與草木相似,死更不續。達師云,由二種依者,一、煩惱依,二、果報依。二種明力者,無漏道名為明,又是無漏力故,名力也。」
然諸如來,二種明力皆悉成就者,如來明力,能令當來、現法苦皆不生,故說如來,二種明力皆悉成就。

20、《瑜伽論記》卷23云:「第五,解觸遍。景師云,謂有一沙門越勝現量,世間愚夫尚不迷惑,況諸智者,如彼五識現明五塵,愚夫尚行,況諸有智。然諸外道虛妄推度,或依前際起四邪論,或依現法立四邪論,此開二門,下依二門次第解釋,大意明諸外道不了諸苦樂從觸所生,而妄計度自他作等。今明正義,三和合觸,方生受,故云此中唯有諸根境識合,生苦樂可得等。有釋此文,勝現量境證知非宿作,世愚夫尚不迷惑,然彼沙門等違越現量,立宿作等,故云越勝現量。」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唯有其觸遍行一切者,此中一切,謂根、境、識諸和合位應知。」

21、《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世間安觸所證差別等者,此顯世間靜慮應知。身心輕安,遠離麤重,是名安觸。從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受用喜樂、妙樂、捨念清淨寂靜無動之樂,是名所證差別。」
22、《瑜伽論記》卷23云:「第六,解勝解,於中,初明由四種相速盡諸漏;第二別解,謂依三學及五種人,於中先列六處、三學名字,次舉五種補特伽羅,行六勝解,依於三學。第一在家異生,唯於境縛欣樂出離。第二異生,既出雖已,依戒三業行無惱行勝解。第三異生,離欲界欲,則是遠離勝解。第四有學,愛盡勝解。第五無學,依第五取盡、第六心無忘失二勝解也。」

2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令彼一切悉皆棄捨等者,此中棄捨,謂於所治。變異,謂於能治。今說第一補特伽羅,從境界縛心求出離,即依彼義,名為棄捨及與變異。如是第二、第三勝解,亦無決定堪能當來棄捨及與變異,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24、《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若諸有學六處勝解等者,前說六處勝解,若諸有學,一一皆具當來棄捨及與變異。雖無堪能,然與前三補特伽羅有別,但力羸劣,非定無能。」

25、《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尚無堪能當來變異等者,由阿羅漢所作已辦,無復應作,是故說彼當來變異尚無堪能,何況棄捨。」
26、《瑜伽論記》卷23云:「當知第一、第二勝解,初學所依。第三勝解,與心學為依。後三勝解,與慧學為依。若由此智能斷煩惱,及煩惱斷,名無忘失者,解第六勝解。又後有因盡,名愛盡者,解第四。現境雜染斷,名取盡者,解第五。又彼第一人,乃至及與變異者,未堪棄捨境縛。第二未能捨惱亂行、變惱行。第三未能棄捨欲惑、變異欲。」

27、此為第七,解護根門,如文可解。
28、此為第八,解聖教,如文可解。
29、《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略廣應知如聲聞地者,聲聞地說根律儀相,如彼略廣宣說應知(陵本二十三卷)。」
30、此為第九,解授相,如文可解。

31、《瑜伽論記》卷23云:「次有二頌,有十二門。一、唯緣,二、尋思,三、願,四、一切種律儀,五、入聖教不護,六、勝資糧善備,七、捨所學,八、著處,九、不善義,十、隨流,十一、菩薩勝餘乘,十二、施設論。」
32、《瑜伽論記》卷23云:「長行中,初解唯緣,景師云,謂業、煩惱及自種子是所引受因緣,六觸處望受,唯為所依增上緣。下舉喻顯,如心所起功用所引諸取受業,手唯能作助取受緣者,如欲執取草木,心為取因,手為助取緣。達師云,今大乘法,由心發作生活正因,其中手能助作緣,亦作生活。此中,由心所發業者,喻本識中種子因緣;言手者,喻觸為受起之緣,則是現緣。」

3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無容尋思隨一更起等者,如前說有八種尋思,謂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輕懱相應尋思、家勢相應尋思。如彼釋相應知(陵本八十九卷)。於彼隨一尋思無容更起。即彼尋思,說名為依。彼意言境,說名境界。」
34、此為第二,解尋思。《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亦不尋思,如餘外道者,謂諸外道,薩迦耶見以為根本,分別計度,或執為常、或執為斷、或執有邊無邊、或執有想無想。如是等類唯尋思起,愚癡所生,故作是說。」

35、《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有暇圓滿者,此顯生圓滿中處所圓滿。聲聞地說:生於邊國及以達須、蔑戾車中,四眾、賢良、正至、善士不往遊涉,是名生無暇(陵本二十一卷)。翻彼應知。」

36、《瑜伽論記》卷23云:「第三,解願。景師云,言若有苾芻,乃至倍更增長者,比丘若不願求後有,極多但應受於七有。由求後有,於第七有苦因倍增,過七至八。起逃竄心,則見自身為縛所縛。縛脫時分故,說名微細,非於鐵木縛具難識而說微細。發後有願,時分、難識二俱微細。達師云,天或非天者,囚獄人也。言非天者,鬼神等也。言此若起,至為縛所縛,有所禁行者,若發逃竄之心時,自然被縛,不由餘人縛成。若先不發逃竄心,自然安樂受五欲樂。以時分故,說名微細者,有時發惡心故被縛,無人能縛,然自然被縛,故曰微細。」

37、《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不忍不受不執不取者,謂於諸欲心不趣入,是名不忍、不受。於彼相好無有勝解,是名不執、不取。」
38、《瑜伽論記》卷23云:「第四,解一切種律儀。於中,初開七章,後次第解釋。律儀、非律儀,如文可解。」

39、《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四種作意所攝九相心住等者,聲聞地說:即於如是九種心住,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闕運轉作意,三、無間闕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闕運轉作意;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闕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陵本三十卷)。如彼應知。」

40、《瑜伽論記》卷23云:「次解軟中上品世間律儀。景師云,上品世間中獲得四種作意者,攝七作意為四,謂功用作意等,此得未至定及八根本定中作意。九相心住者,謂令住安樂。」
41、《瑜伽論記》卷23云:「復觀等至,所依別故,十種差別者,第一門也。時分別故,多百差別,第二門也。初門十種別者,初有尋等三攝地法盡,第二三受俱行亦攝地盡,第三退等四分亦攝定盡。以門別故,更無別法。當知此中,前二律儀,思擇力攝者,下中二品;後一,修習力攝者,上品。彼既成就已下,明有學無漏戒。彼即修習已下,明無學無漏戒。」

42、《瑜伽論記》卷23云:「第五,解入聖教不護,初總標,次別解,第三,此中云何名非律儀已下,重料簡。」
43、《瑜伽論記》卷23云:「言神力相應聞慧者,即說聞慧照境,名為神力。」
44、《瑜伽論記》卷23云:「第六,解勝資糧善備。言喜貪為依,引現法後法老死等者,現法之中由貪行、非梵行,催令老死;即引現法老死貪引惡趣,名後法老死。言如草木等者,正法聞慧如草木,法隨法行如筏;以正法慧起法隨法行,如以草木等能成於筏也。」

45、《瑜伽論記》卷23云:「第七,解捨所學。由七因緣等者,一、謂諸異生乃至五轉,即如前說諸行自性等五轉也。二者,或復異生已下是也。後五因緣,并有又字可知。」
46、第八,解著處,如文可解。

47、《瑜伽論記》卷23云:「第九,解不善義。景師云,復有四種能生妙智見無倒門者,今解一受,義從四門轉故,說四種妙智。觀察苦者,於生受因者,一解,五蘊為因,能生三受;又解,三觸為因,能生三受。又於依持者,內六處;及所依因者,外六處,此十二處門也。又於住因者,四食為五受住因。又於依、緣、自性、助伴、隨順苦樂等行者,十八界門,依謂六根,緣謂六塵,自性即六識,助伴即同時諸數,隨苦等觸、受依十八界生。

又二緣故,如來除滅於義不善人所有猶豫,一者,種種文句表於一義;二者,開顯聖教廣義。下辨中不解初門,但辨廣義。謂從資糧地,即解脫分;二、方便地,則四善根;三、見地;四、修地;五、無學地。此中邊際根成就住者,則解脫分滿,名為邊際。根成熟住,如來所化,乃至正見成就者,即前解脫分滿,為佛所化,聞慧成就。此為依止,乃至止觀雙行者,此菩薩方便地。於四識住中,先觀識色是其不淨,貪識不生,為身念處。從是無間,於聖諦中能入現觀者,明見地。復更修習如所得道,以漸進趣者,是其修地。能得一切諸漏永盡者,是無學地。下例緣餘三識住為三念處,故言如能如實,至亦爾者,緣識住受,是苦;緣識住想為心念住,為無常;緣識住行為法念住,是無我。亦可觀四念處皆作苦、無常等行。達師云,此中苾芻不解如來於一義中種種異門宜說,故云於義不善也。」

48、《瑜伽論記》卷23云:「第十,解隨流。言於其相續安立所緣者,謂魔王等為欲媚惑有情,故變作種種微妙境界也。」
49、《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依止六處等者,此中六處,即六圓滿。如下自釋應知。」

50、《瑜伽論記》卷23云:「第十一,解菩薩勝餘乘,初總標徵列八相,後次第解。前中,後有菩薩者,實行後有菩薩住第十地,於大自在天中當成正覺,以難知故,但說化身八相成道,從覩史多下生人中,名後有菩薩。諸正行道及道果等者,景云,正道者,智果也,及以道果者,斷果,謂斷二障所得斷果,亦勝聲聞,為無有上。更有一解,正行道者,聖道也,道果者,涅槃也。解中言三毒火雞住於兩岸者,三藏云,於生死河兩岸之上,有三毒火鷄在,有眾生出頭即便燒然,故此鷄喻三毒。景師云,十二處法內六為此岸,外六為彼岸,三毒之火如鷄,故名火鷄住根塵岸,遮諸有情不得出岸。有釋,鷄是將曉之鳴,三毒亦爾,斷後成覺也。」

51、《瑜伽論記》卷23云:「既見如是墮貪愛河,乃至若觸者,牒第一苦;若岸,第二;若下中上,後三,住三界也。又彼即於未出家位,居贍部影,獨坐思惟等者,景師等云,西國多有贍部之樹陰原,比丘多住彼樹影中坐故,非是近須彌山閻浮提樹,名贍部樹。新羅國法師云,以此文知,菩薩於未出家已前得初靜慮,出家已後自然得戒,乃至證非想定,即先得定,後得戒也。」
52、《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於諸諦相次第觀察者,謂觀老死、觀老死集、觀老死滅、觀能趣證老死滅行。如是次第配釋諸諦,謂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應知。」

53、《瑜伽論記》卷23云:「言由得戒故,成不還果者,一云,以此文證菩薩證後二果,菩薩既爾,獨覺亦同。又解,準十地論文,獨覺是一行一果,獨覺既爾,菩薩亦同,然此論文隨轉理門說。又此論文,約其離欲假名不還,非實證果也。是故說名獲得淨者,結第七相。次云離熾然、離熱惱者,消釋經文。為欲無餘永斷有頂已下,解第八相無學地中六種修法究竟圓滿,於中,初六修圓滿,次偏解第二淨修五根究竟圓滿,彼由如是能往六處修圓滿因,得為大王下,解由六處修滿,獲得六種最勝無上圓德。」

54、《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91云:「尋求我我者,謂若自我、他我、內我、外我、聖者我、異生我,如是差別尋求於我,是故重說。」
55、《瑜伽論記》卷23云:「第十二,解論施設。略有四種尋求我論,一、求我體;二、尋求我為常無常,下名為轉;三者,尋求云何我常無常者,此求我常無常所以,下名求因;四者,求我所住宅。下明依佛法理,依前四論之中,前三可得依諸行上施設假立,如於五蘊施設假我,如此假我,不離諸蘊,體是無常。何以得知此是無常?由從緣生,故云又此施設可非顛倒。第四一種,終不可得者,畢竟無真實神我住在蘊中。」

56、《瑜伽論記》卷23云:「當知施設我自性者,乃至過此餘我不可得者,佛法之中,但於十二處中生起六識、六受、六想、六思假設我,過此餘我不可得也。又即此我,體是無常,由有生老死故。又此諸行,以於諸趣種種自體生起差別不成實故下,釋假我無常所以。如是由心如理作意,聞解了故,聞慧也;等了故,思慧也;修諦了故,修慧也,即是聞慧歡喜,思慧等喜,修慧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