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法苑義林章註釋 - 表無表色章註釋


1、《法苑義鏡》卷6:「此通三乘者,若菩薩戒,三業善行以為戒體,若聲聞戒,身、語善行以為戒體,行即思數,通現及種。此中表戒,現思為體,若無表戒,種能為體。小乘之戒既非意性,故就身語立表、無表,然則身、口二業竝通三乘,意業一種唯在菩薩,故云此通三乘。」

2、《法苑義鏡》卷6:「菩薩亦成者,菩薩不但成身、語無表,亦成意無表,故云亦成。若意無無表,菩薩云何持三支戒?唯有三支依業道故者,且辨十善業道體者,不殺生等身初三支,不妄語等語次四支,無貪、瞋等意後三支,俱以思為體,三業之體皆是思故。今云唯有三支者,無貪等意後三支也。今云三支依業道故者,業道即十善業道也。無貪等三相應現思,遍依三業,十善業道而得起故。前之七支唯依身、語二業道,不依意業道,後之三支通依三業道,今簡前七,故云唯也。業增上者等者,意思有三,謂上中下,唯上品思能發無表,故云業增上者便發無表;餘中、下二品便不能發,故云餘則不然。」
3、《法苑義鏡》卷6:「十惡業道,此有三品,今云極重者,即上品也。」

4、百行所攝者,《瑜伽師地論》卷53:「復次,當知由百行所攝而受律儀,謂於十種不善業道,少分離殺,乃至少分遠離邪見,是名初十行。若多分離殺生,乃至多分離邪見,是名第二十行。若全分離殺生,乃至全分離邪見,是名第三十行。若少時離殺生,乃至離邪見,謂或一日一夜,或半月一月,或至一年,是名第四十行。若多時離殺生,乃至離邪見,謂過一年,不至命終,是名第五十行。若盡壽離殺生,乃至離邪見,是名第六十行。若自離殺生,乃至離邪見,是名第七十行。若於此事勸進他人,是名第八十行。若即於彼以無量門稱揚讚述,是名第九十行。若見離殺生者,乃至離邪見者,深心慶悅,生大歡喜,是名第十十行。如是十十行總說為百行,所生福量當知亦爾。」
《法苑義鏡》卷6:「今此師意,翻善律儀明惡律儀,善惡二業相翻方立,善既有無表,明知意三惡亦得發無表。」

5、《法苑義鏡》卷6:「仙人意瞋,殺於三國諸有情類,故云殺多生故。依何聖典知有此事?故次引文而證其事。彼頌云彈宅迦等空,今此章云末蹬伽等空,餘三句頌彼此無異,如何相違?解云,即等字中攝餘二國,今此章中且標一名,故不相違。」
《唯識二十論述記》卷2:「復次,頌曰:彈宅迦等空,云何由仙忿?意罰為大罪,此復云何成?(下廣釋此頌,文長不錄)

6、《法苑義鏡》卷6:「此上二師立意有、無表者,體雖是思,依意表生,故名意無表。此意俱思,不發於色亦不遮色,不稱色名,但名意無表,不名無表色,但於意俱思種子上義名無表。」

7、《法苑義鏡》卷6:「發身、語思者,第三動發勝思也。身投五體,語吐尊重,皆由第三勝思之力,故云外彰最猛也。外相既猛,內薰種子亦復增上,此方便時所熏種子,為第三羯磨後無表戒所依,以此種子為發戒因,第三羯磨為發戒緣,須因緣具方受得戒,今標其因,故云熏種增上可發無表也。意思內發唯自表知等者,略纂云:『身、語二表以相表見,意表業者,見、自證分、證自證分互各自表。』故云內發自表也。若不發身、語時,要期力劣故,能熏現思雖熏種子,非用倍增,依何功能而立無表?故唯身、語方有無表也。」

8、《法苑義鏡》卷6:「言此亦不是不律儀攝者,此通伏難。難云,既是重罪,是不律儀無表所攝。故今通云,此亦不是不律儀攝,今依大乘說不律儀,若生彼家,若不生彼,必須動身經營所有殺具,發言自誓我當殺生,以此身、語為勝方便,更發決定要期恒作之心,方成不律儀業。今此仙人本自不發此等惡願,但由諸人數與不及,不得忍受,意生忿恨,故彼仙殺三國衆生,唯是重罪非不律儀。所以爾者,諸不律儀必是重罪,非是重罪皆不律儀。」

9、《法苑義鏡》卷6:「若由十善業道有百行故,翻彼十善中意三業道,亦立十惡業道中意三業道,由此道理,意業亦立有不律儀無表者,何故百法中唯說身語受所引色善惡無表,而不別說意受所引善惡無表耶?意思無表唯名無表,不言無表色,是故非是受所引色攝,既非受所引色攝,於百法中何法攝耶?言百法者,即心、心所、色不相應、無為法等,廣如百法明門論說。」

10、《法苑義鏡》卷6:「雖受十善等者,此通前師伏救也,前師救云,受十善時,即意善種,此十善種各有功能,於此十種十類功能義名律儀,亦名無表;由此當知律儀、無表,名異義同。今章家依第三師意通前救云,若依於此第三師義釋前師救,雖受十善有十善種,雖有十類防非功能,通唯律儀,而無表戒但在前七,後意三支,唯名律儀,不名無表。所以爾者,律儀名通無表名局故,律儀、無表如其名異,義亦別故。」

11、《法苑義鏡》卷6:「若遠離思等者,准彼論文,此即出善律儀體也。若自性善,為相應善,俱離不善,故名善思,為遠離思,翻惡律儀明善律儀,故云與不律儀相違也。由遠離增上力故等者,即善思及信等五根,從此六法為因等起生十善業道為善律儀。信等五者,一、信,二、進,三、念,四、定,五、慧,是為五根。此說身、語等者,此章家釋文也。遠離思者,審、决二思也,即此名為身、語遠前行思,初二思時未發身、語,即不得為無表依因,唯名律儀,不名無表,故知律儀名通,無表名局。」

12、《法苑義鏡》卷6:「今此引文而大略也。受興於前,持心後起,故云自後。五根者,信等五根也。彼種子者,十行種子,即思種也。」
《瑜伽師地論》卷53:「從是已後,此遠離思,五根攝受增上力故,恒與彼種子俱行,於時時間亦與現行俱行。即由五根所攝善思,如先所受律儀防護而轉,由此思故,或因親近惡友,或因煩惱增多,隨所生起惡現行欲,即便慚羞,速能捨離,勿彼令我違越所受,當墮惡趣,是名防護律儀。」觀此文意,彼種子者,應是信等五根種子。

13、《法苑義鏡》卷6:「言小時者,或一日一夜,或半月一月,或至一年,是名小時。言多時者,過於一年不至命終,是名多時。今章家意,此三品中,初下、中品唯約在家二衆而說,後上品者竝約七衆,所以爾者,出家五衆必盡壽受,不通下、中。」
14、《法苑義鏡》卷6:「受方便時名能起律儀,初方便時,無表未起而名律儀,何必律儀必是無表,故十善中雖百行皆名律儀,而發無表唯在前七,非在後三,故知意中無無表也。」

15、《法苑義鏡》卷6:「言遍律儀者,總通三種,離身、語、意,無有別體。意根亦說等者,謂慧及念防護制意,不令於境起諸過非,說名律儀,非是無表。既意亦說律儀之言,豈成無表?故知,律儀、無表通局各異。」
16、別處攝者,即法處中受所引色攝。
17、《法苑義鏡》卷6:「文,若依前二至更不別說者,此是述前二師意也。」

18、《法苑義鏡》卷6:「文,如意邪見至亦有何失者,此別破前第二師意也。如意邪見後彰身、語等者,意邪見者,初加行道,即審慮、決定二思攝也。身、語後彰既名不律儀者,即第三動發勝思正發身、語,彼業究竟時所顯上品業,方名不律儀。若前第二師立意不善無表者,初發意邪見,要期誓願,審慮、決定二思時,何故不名不律儀?若初二思不名不律儀者,更於何時立意不律儀無表?其身、語後所顯無表,此即身口七支無表,非意無表故。為顯此意,故云初之二思何故不名也。如律儀中初二思故者,引例而示,若約律儀而說之者,初二思時,雖未辦事而名律儀,自他共許,不律儀中初二思時,例此亦爾,雖未辦事亦名律儀,是何妨也。縱意無表等者,設汝所立意無表者,若善若惡但是處中業攝,亦有何失?」

縱意無表等者,另解,《表無表章詮要鈔》卷1:「今此縱意等文,第二師對第三師詞也,謂第三師,意思弱故不發無表,第二師云,汝言决定弱故不發無表者,則律儀各縱雖云處中,亦發無表,理有何失?」

19、章家之意,於此三說,以第三說為正,即是意業不發無表。然而亦有多師認為意業能發無表,如《成唯識論了義燈》卷2:「今者意准定發無表,既菩薩戒具防三業,勝於二乘,盡未來際,云何不發殊勝無表?」《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問:今三說中何者為勝?答:雖言任用,據實許意發無表勝。何以故?意勝身語,菩薩防意,意有無表,故知為勝。若爾,對法何故不別說意有無表?答:彼論通對三乘說故。」又《法苑義鏡》、《表無表章詮要鈔》、《表無表章栖翫記》皆許意發無表。

20、《法苑義鏡》卷6:「上明表色差別已訖,下第二明無表差別,此差別中有二師說,此即第一師說處中業亦有無表,合引三文而證此義。」
21、《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色用差別者,總標。謂有表、無表者,指法。律儀至所攝作用者,此即列彼表、無表也。說布施等為此業故等者,此即正顯處中得有無表所以,布施即是處中所收,說布施等名表、無表,故知處中有表、無表也。」

22、《法苑義鏡》卷6:「文,若依初義至簡處中業者,此下第一述初師義,以處中業例善惡業,說有無表。於中有三,一、以猛利義同相例,二、以律儀名同相例,三、以性類同相例。此即初也,善惡律儀及處中業同通上下,雖是處中,悲涕猛勵而有上思,雖是律儀,寬緩容容而有中思,爾乃律儀、處中俱通上中,其所熏種亦通上中,熏種子時猛利義同,成無表時豈簡處中耶?故相例時其義齊等,明知處中亦有無表。有章本云作涕勵意,或有本云作誠勵意,義皆同也。涕者悲涕也,勵者猛勵也。」

23、《法苑義鏡》卷6:「文,若以律儀至有小受故者,此第二以律儀名同相例。此相例云,若律、不律儀必具七支故,思所熏種其用強勝,故有無表,處中不然,即百行中一分離等,不具支故,應非律儀;又近事戒中小分受等,亦應非律儀,不具支故。若百行所攝處中善業,雖不具支而得名律儀者,何妨處中雖不具支,亦有無表。律儀之名既竝齊等,豈簡處中言無無表?」

24、《法苑義鏡》卷6:「文,諸處雖說至體非無也者,此第三以性類同相例也。瑜伽、顯揚等諸處雖說法處無表,但有律儀、不律儀二類,而其處中業,性類亦唯二,謂善性、不善性,既同通二性,豈處中業無無表耶?然善處中無表,即是善戒種類所攝,惡處中無表,即是惡戒種類所攝,無表義同,種類相似,故攝屬彼,即此二收,是故瑜伽、顯揚等論,更不別說法處之中處中無表。」

25、《法苑義鏡》卷6:「三業表中,此即初釋身表名也。身有三義,一、體性義,二、依止義,三、積聚義。今此文中明積聚義,根等諸色和合積聚方成身故。此積聚義通五根等,故云五根四塵、能造所造俱得身稱。身義雖通,第五身根,為餘本體諸法集處,獨得身名。」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初之四句舉體總釋,次之三句復更指陳,前為三類後為兩對,體性無別。五根為一,大種為一,造色為一,造色即是所造四塵,此與五根同為所造。大種能造,如是根合總立一名。次下縱奪,但要別身以表依此,名為依身,不是建立。問:如何身根別得總名?答:此為本故,眾聚於此,故此得名,餘皆不立。」

26、《法苑義鏡》卷6:「諸根所隨者,證依止義,周遍積集者,證積聚義。雖標總稱,即是別名者,此積聚義雖通諸根,然唯身根別得總名,故云雖標總稱,即是別名也。今此文中且明積聚、所依二義,不眀體義,諸根本體即是身根,其義顯了,故略不說。」

27、《法苑義鏡》卷6:「表自內心等者,動發勝思發身、語時,表內善惡示於他人。身、語二業以相表見,意表業者,見、自證分、證自證分互各自表。此即以相表見,故云表自內心等。義不相應者,若言無作,義不相應,無表業中有造作義,何名無作?是故當知,若言身作,對此亦云無作,此無作言,義即不當,今即釋其不當所由,故云無表亦有造作義故。」
28、《法苑義鏡》卷6:「今取動身表思等者,明實身表業也。若假身業,唯持業釋,不通依主,若實身業,唯依主釋,不通持業。言假身表業者,成唯識云:似有動作,表示心故,假名身表。」

29、《大乘成業論》卷1:「語謂語言,音聲為性,此能表了所欲說義,故名為語,能發語思,說名語業。或復語者,字等所依、由帶字等能詮表義,故名為語。具足應言發語之業,除發之言,但名語業。」
30、《法苑義鏡》卷6:「語體即表等者,若就假業,語表即業,亦持業釋,業屬語故。文,今取語表至依士為釋者,此釋實語業也,實語業即思,今取能發語思名語表業,語表之業,依士釋也,業屬思故。」

31、《法苑義鏡》卷6:「與意相應等者,成唯識云:『審、決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說名意業。』五十三云:『不發身語思,名意表業。』成業論云:『作動意思,說名意業,令意造作善不善等種種事故。具足應言作意之業,除作之言,但名意業。或意相應業名意業,除相應言,但名意業。喻說如前。』今此章中依此等文以釋意業,故云與意相應,作動意等。」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皆隣近釋者,與意相應及作動意,二義不同,並作隣近。意表亦即業,同身語假,作持業釋,故更不言。問:此表於誰?答:但自表知,自心知故。問:同時王所不互相緣,云何能知成此表義?答:以前表後,後知前故,剎那似俱,實理前後。問:何異無表?他不知故。答:無表自亦不能知故。」

32、《法苑義鏡》卷6:「遠法師云,禪律儀者,經中亦名定共戒也,上界靜慮,思惟修起,名之為禪,依禪發得防惡之法,名禪律儀。禪心不亂,目之為定,戒與定合,名定共戒。無漏律儀者,經中亦名道共戒也,聖慧離垢,名為無漏,依此發得防惡之法,名無漏律儀;亦可戒體離垢清淨,名為無漏。此與道合,故復經中名道共戒(已上師文)。」
《瑜伽師地論》卷53:「又復依止靜慮律儀,入諦現觀得不還果,爾時一切惡戒種子皆悉永害,若依未至定證得初果,爾時一切能往惡趣惡戒種子皆悉永害,此即名為聖所愛戒。」

33、《法苑義鏡》卷6:「能防所防等者,思種別能,名為能防,七支過非,名為所防。問:戒以防非止惡為義,未知防、止二義何別?解云,懍法師云,法能防非,行能止惡,謂受戒之法但能懸防於非,未能止惡,所以有戒法者,猶不免罪;持戒之行方敵對止惡,所以惡將欲起,即慎謹不起,廣如彼章,由此明知防、止義異。」
34、《法苑義鏡》卷6:「問:如劫賊立制,共相調伏,豈非是惡亦有律儀?解云,彼唯惡法非是律儀,如於染法雖起勤修,彼唯懈怠非是精進,此亦可爾,其義無二。」

35、《法苑義鏡》卷6:「釋此文中,且有二說,一云,此戒別名者,除定道戒,自此所餘別解脫戒之別名也;諸戒通稱者,律儀之名即通別脫及定道戒,故云諸戒通稱也;為簡他故者,即定道戒名之為他。應言別解脫之律儀,即依主釋,其別脫名,唯名於初剎那,不名於餘定道,故今簡之,為顯此義,故次引俱舎十四文證之。第二解云,別解脫律儀略有六名,一名尸羅,二名妙行,三名業,四、律儀,五、別解脫,六、根本業道。此六名中,第五別解脫、第六根本,唯在初剎那位以立其名,第一尸羅、第二妙行及第三業、第四律儀,此之四名通初後位以立其名。今此戒別名者,第五別解脫名也,唯在初位不通後位,故云此戒別名也。諸戒通稱者,尸羅等四通初後位,故云諸戒通稱也。今簡通名以取別名,故云為簡他故,應言別解脫之律儀,即依士釋也。為顯四名差別義故,故次引俱舎十四文證之。」

36、《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4:「如是應知,別解脫戒通初後位,無差別名,唯初剎那表及無表得別解脫及業道名。謂受戒時,初表、無表,別別棄捨種種惡故,依初別捨義立別解脫名,即於爾時所作究竟,依業暢義立業道名。故初剎那名別解脫,亦得名曰別解律儀,亦得名為根本業道。從第二念乃至未捨,不名別解脫,名別解律儀,不名業道,名為後起。」
《法苑義鏡》卷6:「論文既云『初剎那時名別解脫,亦名律儀』,今即取此簡餘諸名,故應言別解脫之律儀,即依士釋。俱舍論文同第二說,故云今亦可然。」

37、《法苑義鏡》卷6:「今此文云囂高者,掉舉也,沈沒者,惛沈也。」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性離囂高等者,高下悉是不寂靜故,離之為靜。」
38、此意,「無漏」之名不可六釋,如無貪等。《法苑義鏡》卷6:「諸法但有二義已上為名者,即當六釋,若言無貪,唯一義名,故非六釋。」

39、此意,無漏律儀,若以體即無漏相應律儀為名,即隣近釋;若以無漏即律儀,思體是無漏故為名,即持業釋。若以聖者之所愛或聖所愛之戒為名,即依士釋。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聖所愛之戒者,今解,所愛通因通果,所愛若因,所愛即戒,聖之所愛戒;所愛若果,聖之所愛,聖所愛之戒,並依主釋。」
40、《法苑義鏡》卷6:「今此章意,約六種釋顯其別義,惡尸羅是有財釋,不律儀非六釋攝,故云不同。」

41、《法苑義鏡》卷6:「防非以解戒者,防非止惡說名為戒,古今同許。有戒不防非者,戒通善惡,善戒防非,而惡戒無防非能。造作以解思者,成唯識云『思謂令心造作為性』,造作名思,大小同許,此義無諍。有思非造作者,總顯難意,防非名戒,而善戒防惡,惡戒不防者,造作名思,而善思可造,惡思不造。」
42、《法苑義鏡》卷6:「此難不齊者,推求之義竝通善惡,清涼之義唯善非惡,義既差別,何得例難?故云不齊也。」

43、《法苑義鏡》卷6:「既有雙非,亦非六釋者,非不之義唯遮非表,無有別物,故非六釋。」
44、《法苑義鏡》卷6:「此第二說,處中之業,持業釋也。非律儀即非不律儀故,持業釋也。」

45、《法苑義鏡》卷6:「律儀等即無表者,律儀即無表,不律儀即無表,非律儀非不律儀即無表,皆持業釋。律儀之無表皆依主釋者,即以別簡總,故依主釋。三律儀異,名之為別,無表通三,故名為總,律儀之無表,即簡不律儀無表及處中無表,餘二准之,故皆依主釋也。其定、道無表以別簡總等者,定、道名別,無表名總,定之無表即簡道無表,道之無表即簡定無表,故亦得依主。」

46、《法苑義鏡》卷6:「對法第一說二十五種色,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麁細高下、正不正、光影明闇、雲烟塵霧、逈色表色、空一顯色。此二十五皆色處攝,二十五中,表色其一,故云色處中表色為性。」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2:「表色者,凡色處有三種,顯色、形色、表色也。又表色有八,取捨屈申行住坐臥,也是表自內心示他,故名表色。」

47、《成唯識論述記》卷2:「前二審慮、決定思,與意俱故,作動意故,名意業。五十三云,不發身、語思名意表業,自有表知故。此二種思是發身語遠、近加行,動發勝思正發身語,是三差別。問曰:若發身、語思是身、語業,表無表中何者所攝?如言色、聲假名表業,思種假名無表,此現行思名為何法?答曰:此正業體,而非表無表,不示他故非表,自表知故非無表,又不恒續故,以色例表,假實相徵,如理思擇。由此應作四句分別,有唯名無表非表,謂別解脫無表;有唯表非無表,謂散身、語;有亦表亦無表,謂定、道思,瑜伽說意思自表知故,亦名為表,即八地以去觀中意俱思,通二義故。有是業非表無表,謂身、語業思。」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1:「思有三種,謂審慮、決定、動發。論文雖說前二思唯在意地,後一思是身、語二業,今據道理,意亦得有動發勝思,云作動意故,發無貪等故。」

48、《法苑義鏡》卷6:「因餘無漏等者,若菩薩位,除三聚戒,餘諸功德皆名處中,佛位亦爾,故云因餘無漏及佛餘善。若如後說處中之業亦通無漏,即如來位中下品善生之過,金剛心後劣無漏等皆悉捨離,豈佛亦有劣善生耶?故知前解為正。不同小乘者,十八界中意界、法界及意識界,此通有漏及與無漏,餘十五界一向有漏,即律儀、不律儀無表及處中無表,法界中攝,若作後解即同小乘,故前為正。」

49、《法苑義鏡》卷6:「菩薩二業俱通無漏,後得智中有敬禮等身、語表故,故云若律儀業,定通無漏。許佛等亦有無漏二表者,言二表者,身、語二表也。依何得知如來亦有身、語二表?解云,梵網經中釋迦亦禮盧舎那佛,故有身表,法華經云『我聞聖師子,深淨微妙音,喜稱南無佛』,故有語表。佛身、語表皆唯無漏,菩薩無漏後得智中所起身、語,亦唯無漏,今舉佛等菩薩,故云許佛等亦有無漏二表。」

50、《法苑義鏡》卷6:「處中一分者,善、惡處中各互簡異,故名一分。」
善思種子上等者,《大乘成業論》卷1:「思差別者,簡取勝思能發律儀、不律儀表。由此思故,熏成二種殊勝種子,依二種子未損壞位,假立善、惡律儀無表。」
51、《法苑義鏡》卷6:「竝依思種別功能立者,能熏現思差別轉故,所熏種子功能亦別,故成業論云:『由思差別所熏成種不損壞故,名具律儀、不律儀者。』解云,思用有二,或立願制造作而轉,或不立願造作而轉,今依願制思造作善、惡多少分限之所熏成種,於此種上假立無表,故云依思種別功能立也。」

52、《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此言願者,制戒之願,非菩提願,其菩提願初引一切菩薩行故。」
《法苑義鏡》卷6:「言依思、願者,依思即定道戒也,依願即散無表也。或思起願,作善惡多少時節分限,或由異思或由異緣未起已來,所造善惡多少時節分限,於此思上假立無表,此即言總義別,故云依思、願善惡分限等。」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1:「然定道無表唯依善思分限,別解脫無表全依善思、願分限,不律儀無表唯依惡思、願分限,處中無表通依善惡思、願分限,故今合說。」

53、《成唯識論述記》卷2:「此無表色略有二種,一、散無表,即是依發殊勝身、語善惡思種子增長之位,名為無表。依謂所依,顯假依實。殊勝思者,簡下中思不發無表。身、語者,顯色義。發善惡者,顯性非無記。惡者,不律儀業。增長位者,簡前及後,謂加行時種未增長,及後捨已種不增長。今有善惡戒時,種子增長,剎那剎那七支倍倍,即是種子念念體多。由現無依諸福業事,施主遠處心雖不緣,受者用時,施主要期緣今具故,種子增長,增長福業。故受戒時,第三羯磨雖住無心,由前邀期緣今時具,種子雖無現行熏習,亦得念念體性倍增,即作白前,從僧乞戒時心所發故。闍梨作白以後,其受戒者或無心故,猶如遣使作殺生等。若新熏種,念念種子體新倍生上立無表,若本有種,體雖不增而功能倍,若新舊合用者,唯取新熏種倍倍生時用增上說,不用本有,力不及新故。初熏種時舊亦生種,今所立無表,唯依新熏上立也,然此新熏,亦唯用增而體不增為勝,既無現行如何種起?又定道戒,體不增用增,此何故爾?此解為勝。約此祈願思種子上,假立散無表色也。又思種子者,顯所依體而非現行,發身語者,簡意業,不發身、語者是意業故。」

54、《法苑義鏡》卷6:「形者,非是顯色形色之形,形者顯也,即顯狀義。雖無觸對,善修方便可得具足者,明戒是可修也。無表戒者,無見無對色攝故,故云無觸對。善修方便者,今簡報色,取鼓動業,故云善修方便;加心造作發身、語業,亦名方便,此即無問加行、根本及後起業,皆名加行,舊云方便是也。正與此同者,思種增位所立無表,非是形色,亦無觸對,如是所說經論竝同,故云正與此同。」

55、《法苑義鏡》卷6:「戒有七種者,七支是也。從於身、口者,是表戒也,有無作色者,無表戒也,此則明從身、口表發無表也。以是無作色因緣故等者,此明無表是其戒體也,惡、無記心非捨戒緣,戒體雖在惡、無記中,無表不失,猶名持戒也。」

56、《法苑義鏡》卷6:「其無作色亦名無表,所防所發俱是色故,無表隨彼亦名為色,不能表心善惡,故名無表,無表即無作也。此防惡身、語思種,假名色故,非異心別有實體質礙之色因緣種子生於現色,故云非異色因;亦非異心別有實體能造所造色之俱有、同類因果,故云不作異色因果。」
《大般涅槃經疏》卷28:「非異色因果者,異色是心,言無作不為心作因,又不作心果,故知是色。」

57、非從彼生、不生彼故者,謂非從色生、不生色故,彼者即色。又解,《法苑義鏡》卷6:「此無表色,非從於彼因緣種子及大種生,此因緣種及能造大,不生於彼無表色故。」

58、《法苑義鏡》卷6:「上明別脫無表體訖,此下明定、道無表體也。而別脫戒,取思種子防非功能為體者,就剋性說;若兼助伴,六法為體,即信等五及思數也。十七地者,色界九地、無色八地是十七地。色界九地,謂四根本、四未至、中間禪也。無色八地,謂四空根本、四空未至也。十七地中,色界初未至,於欲界非是斷對治,餘十六地,遠分對治。此十七地,隨應亦有無漏聖道,於欲界非皆斷對治,今取簡彼說定戒體,故云此說道俱無漏戒外靜慮律儀也。」

59、《法苑義鏡》卷6:「無色四空及方便定,亦遠分治欲界破戒身、語非故,於空俱思上亦得假立身、語遠離性,但以無色中無異熟麁色,故本論師略不假立,理亦得立。」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對法云至略不立故者,此會違非立也。若薩婆多,無色全無定律儀也,所以然者,無色不防欲界之色,以隔界故。若大乘中,遠分對治亦能防之。」

60、《法苑義鏡》卷6:「文,無漏律儀至隨心轉故者,此明道共戒體也。無漏律儀亦取聖道同時思數,假立七支無漏無表。今云十地者,色界六地、無色四地是為十地,色六地者,四根本定及未至并中間禪也。有頂無漏雖不斷惑,而勢分力欲惡不生,故亦取之。此二戒體俱現行思,隨心轉故者,定、道二戒隨彼定心及無漏心有無而轉,隨心轉故。若就種子立定、道戒,則有三性心及無心位中恒起之過,故唯現思以為其體。」

61、《成唯識論述記》卷2:「此中二無表,謂依定中止身、語惡現行思上立定、道戒,不約種子,此名隨心轉故,現行思可爾,種子不爾故。止身、語惡者,解名為色所由。問曰:別解脫,種上立無表可爾,以無表示他故。何故定道戒,遂現行上立仍名無表耶?此應是意表。答曰:不然,此亦不能表示他故。」
62、《法苑義鏡》卷6:「餘無表者,除定、道戒,餘別脫戒名餘無表。有心無心等者,三性心位名為有心,五無心位名為無心,由邀期思所熏種子,防非功能未遇捨來,恒相續無有間斷,由此因緣,有心無心位定恒成熟,若依現立何得相續?故唯依種假立無表。」

63、《法苑義鏡》卷6:「以能造作是思義故等者,此通伏難文也。難云,心所眾多,何唯依遍行思數假立無表,不依餘耶?故通難云,以能造作是思義故,業是造作,餘諸心所無造作義,故唯取思不依餘法。」
64、《法苑義鏡》卷6:「二業、三業皆是假立者,表、無表業各有二說,且表業中,若通三乘說,表業唯二,一、身表,二、語表;若約大乘說,表業有三,更加意表,是為表業二說。無表業中,有義,唯二,謂身及語,以意地中無無表故;有義,意地亦有無表,皆如前解。此等諸說皆同具許表、無表業皆是假立。」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2:「聽聞鈔云:章,實是表色非是業性者,意謂假表業色,名表名色皆是實也,名體相應可目而名故;又名業者是假也,體非業性而強名業故。」

65、《顯揚聖教論》卷18:「色非自體有善惡性,隨能發心假說善惡故。」
《法苑義鏡》卷6:「業為假者,隨能發思為假業體。」
66、《法苑義鏡》卷6:「上明所發身、語二業,實名表色,假名表業,此下次明能發現思,實名業性,假名表色。若約實理,善惡現思方是業性,招異熟故,身、語二業是無記,不招異熟故。其現行思,業非業中是實業性,表無表中亦非是表,非身、語故,色非色中實是非色,是思數故。雖非是表色,非是色,而假名身、語表色者,所發是表,所防所發俱是色故,隨其所發及所防非,思假名色。」

67、《顯揚聖教論》卷1:「律儀色云何?謂防護身、語業者,由彼增上造作心、心法故,依彼不現行法建立色性。不律儀色云何?謂不防護身、語業者,由彼增上造作心、心法故,依彼現行法建立色性。」
《法苑義鏡》卷6:「不現行法者,即所防過惡也。現行法者,所發身、語也。」
68、《法苑義鏡》卷6:「諸律儀戒並通定散,律儀戒有所防所發,定、道律儀唯有所防而無所發。爾至所防,於三戒中决定必有,所發不定,今約决定義,故云依不現行法建立色性。」

69、《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不律儀色至建立色性等者,以不善戒不防善身、語故,故俱依現發身、語色,立為戒性。」
70、《法苑義鏡》卷6:「第一說意,別脫無表,能熏現思第三近因等起動發勝思最初位中有發身、語,成唯識論約此義邊,且隨所發以立色名。所防之義於三戒中决定必有,顯揚論中據此决定義以立色名,所望不同,故不相違。第二義意,顯揚論說別解脫戒及定、道戒一切律儀,故隨所防以立色名,成唯識唯依別脫亦有所發,故不相違。問:二義何別?解云,第一義約定不定,第二義約全分一分,故二義別,義意可解。」

71、《法苑義鏡》卷6:「文,唯識又云至成業論同者,此引三文證無表假。第二文中七事無實等者,如彼論云非實有七事者,謂七種事無有實體,一、表色,二、形色,三、影像,四、響音,五、觸處造色,六、律儀,七、不律儀。解云,此事中隨難釋之。問:離形色外,有何表色而別說耶?解云,形色有二,謂業、非業,業即表色,故分為二。又解,表色即空一顯色,故不應難。第三影像色者,即遍計所起色,唯是假有。第五觸處造色者,身根所取滑澁輕重等二十二所造觸是也。成業論同者,如彼論云:由此思故,熏成二種殊勝種子,依二種子未損壞位,假立善惡律儀無表。唯識、顯揚、成業三論,其意皆同,故云成業論同也。」

72、《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分義、類義者,分者,一一別說,類者,約多同類而合說之。」
73、《法苑義鏡》卷6:「今此支分中,就七眾戒明其支分不同所由,故云支分即廢立門也。若比丘戒,廢六及八,唯立七支,若正學等五眾之戒,廢三及五,唯立四支,故總釋云,支分義者,即廢立門。支類義者,即體類義者,七眾戒中各分為二,一、所護戒,二,能護戒。且二百五十戒及五百戒中,身口七支以為所護,所餘諸戒以為能護,其所護戒如園中草,能護之戒似園外墻。今此支類中,就七眾戒明其體類不同所由,故云支類即體類義,廣如下說。」

74、《瑜伽師地論》卷53:「苾芻律儀四支所攝。何等為四?一、受具足支,二、受隨法學處支,三、隨護他心支,四、隨護如所受學處支。若作表白、第四羯磨,及略攝受隨麁學處,是名受具足支。由具此支故,名初苾芻具苾芻戒。自此以後,於毘奈耶、別解脫中,所有隨順苾芻尸羅,若彼所引眾多學處,於彼一切守護奉行,由此得名守護別解脫律儀者,是名受隨法學處支。由成就此二支者,所有軌範具足、所行具足,是名隨護他心支。軌範具足,所行具足,如聲聞地已說。若於微細罪中深見怖畏,於所受學諸學處中,能不毀犯,設犯能出,謂由深見怖畏及聰叡故,是名隨護如所受學處支。」

《法苑義鏡》卷6:「言表白者,非但一白三番之中初一單白,名為表白,總該始終有四單白,一、差人問緣單白,二、問諸緣已召入眾單白,三、戒師和問單白,四、正授戒體單白。今通此四,名作表白。作白之相,廣如一卷羯磨中說。第四羯磨者,即正授戒體中,作一白三番羯磨,今望一白說名第四。梵云羯磨,唐云作法辨事,憂婆離問經作劍暮,此梵言訛也。隨麤學處者,受具戒已,略說四重及以四依,說乞食等,名麁學處。」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謂作表白、第四羯磨者,一白三羯磨,通數表白,名為第四,以舉兩頭,不言中間二羯磨也,至第四也。作表白前乞戒之位,是資方便,不在此段。章,及略攝受等者,麤者大也,即重戒也,羯磨之後,略為指示四波羅夷麤罪之相,令彼攝受。」

75、《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十戒、六法等者,十戒即是沙彌、沙彌尼者,六法即是式叉摩那,此之三眾,自從歸依至於說相,皆是此支。」
76、《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二、受隨法學處支者,受已隨學,名受隨法學處支也。學即行持。章,於毗奈耶者,此廣律也。次別解脫,是略戒本。於此二中所有隨順,解其隨字,隨順前受,名為隨也。苾蒭尸羅,解其法字。次下二句,解其學處。於彼之下,通示奉行。」

77、《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謂止持等者,如殺生等,止不作,名為持,若不止作,即名為犯。如安居等,若依法作,名之為持,若不作者,即名為犯。」
《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1:「章,此意即顯至守護奉行,九十八曰:『復次,依淨尸羅,略有二種所學差別,一者,受持非止所攝所受尸羅所有如法身語現行所攝學處(倫記曰作持戒也),二者,受持是止所攝所受尸羅所攝學處(上持戒也)。此復二種(分別止持,復有此二),謂或有是毗奈耶所說,非別解脫所說(五部廣律,非是一卷別解脫戒本也),或有是毗奈耶所說,亦是別解脫所說(此即就彼五部廣本,合有一卷別解脫戒,即為俱句)。是故一切總略而言,有三學處,一、增上現行(即作持也),二、增上毗奈耶(五部廣律),三、增上別解脫(一卷戒本)。」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謂止持等者,解於彼下示其所學初支四重,此順四重所有止持性、遮之戒,是此支也。如殺人等在初支中,殺傍生等在於此支,是其性罪,其畜養等是其遮罪,此是止持性、遮二戒,不行彼事名為戒故。因止引作,作中性者,侍尊、病等,作中遮者,護說法等。所言等者,類等,明多。問:何名性、遮?答:此是罪名,不由遮制,本性是罪,名為性罪。因制成罪,非關本性,名為遮罪,於應止、作皆為此二。於此二中,應止即止,應作即作,名之為戒。性、遮之戒,依主釋也。於遮罪中,遮意頗多,或防性罪,或生善心,或無利益,或妨道業,諸如是等,皆在此支,並是隨順前受支故。更有為護他信心者,不是順前而亦遮制,在第三支。」

78、旃荼羅者,又作旃陀羅,譯曰屠者、嚴熾、執暴惡人、下姓等。在四姓之外,以屠殺為業者,男曰旃陀羅,女曰旃陀利。
羯恥那者,《瑜伽師地論略纂》卷7:「羯恥那者,謂典獄之類。」
《瑜伽論記》卷5:「旃荼羅及羯恥那家者,謂旃荼羅即根本執惡,依執惡家;更作極惡,名羯恥那。如屠兒名執惡,依執惡;執刀、杖等,名羯恥那,此即典獄之類。」

79、六支中,若諸苾芻尸羅成就為第一住者,《瑜伽師地論》卷22:「云何名為安住具戒?謂於所受學所有學處,不虧身業,不虧語業,無缺無穿,如是名為安住具戒。」

守別解脫律儀為第二者,《瑜伽師地論》卷22:「云何名為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謂能守護七眾所受別解脫律儀,即此律儀眾差別故,成多律儀。今此義中,唯依苾芻律儀處說,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

軌則具足為第三者,《瑜伽師地論》文長不錄,《顯揚聖教論》卷7:「軌則具足者,謂或於威儀、或於所作、或於方便修善品中軌則具足,隨順世間,不違世間,隨順毘柰耶,不違毘柰耶。」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於軌則中復有三種,一、威儀路成就軌則,即四威儀,不越世間,隨順世間,不越毗奈耶,隨順毗奈耶,於所應行如所應行,即於此中如是而行。由此行故,不為世間之所譏毀,不為賢良正志善士諸同法者、諸持律者、諸學律者之所呵責。二、於所作事成就軌則,若依服事,若便利事,乃至敷設臥具等事,乃至復有餘事,不越世間,云云同前。三、於諸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若於正法受持讀誦,若於尊長修和敬業,乃至一切所修加行,不越世間,云云同前。」

所行具足為第四者,《瑜伽師地論》卷22:「云何名為所行圓滿?謂諸苾芻,略有五種非所行處。何等為五?一、唱令家,二、婬女家,三、酤酒家,四、國王家,五、旃荼羅、羯恥那家。若於如是如來所制非所行處,能善遠離,於餘無罪所有行處,知時而行,如是名為所行圓滿。」

於微細罪深見怖畏為第五者,《瑜伽師地論》卷22:「云何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謂於諸小、隨小學處,若有所犯,可令還淨,名微小罪。於諸學處,現行毀犯,說名為罪,既毀犯已,少用功力而得還淨,說名微小,由是因緣,名微小罪。云何於中見大怖畏?謂作是觀,勿我由此毀犯因緣,無復堪能得所未得、觸所未觸、證所未證;勿我由此,近諸惡趣,往諸惡趣,或當自責,或為大師、諸天、有智同梵行者以法呵責;勿我由此,遍諸方維,惡名惡稱,惡聲惡頌,遐邇流布。彼於如是現法、當來毀犯因生諸非愛果,見大怖畏,由是因緣,於小、隨小所有學處,命難因緣亦不故犯。或時或處失念而犯,尋便速疾如法發露,令得還淨。如是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受學學處為第六者,《瑜伽師地論》卷22:「云何名為受學學處?謂於先受別解脫戒,白四羯磨,受具戒時,從戒師所,得聞少分學處體性,復從親教、軌範師處,得聞所餘別解脫經,總略宣說過於一百五十學處,皆自誓言一切當學。(中略)又於尊重及等尊重所說學處,若文若義能無倒受,如是名為受學學處。」

問:第一支與第二支有何差別?《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前二別者,第一約總,不犯身、語,第二約別,差別戒相。」

80、《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37:「依何義說鄔波索迦?彼先歸依佛法僧寶,親近承事所尊重師,便獲尸羅,故名近事。或能習近如理所為,壞惡事業,故名近事。或能親近事佛為師,故名近事,分同諸佛得淨尸羅善意樂故。」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若有妄語至不重修故者,由妄語故,覆藏己罪,不肯懺悔重修戒也。」

81、《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37:「言近住者,謂此律儀近阿羅漢住,以隨學彼故。有說,此近盡壽戒住。有說,此戒近時而住。」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3:「近住二因者,謂日夜持離欲惡二行,與盡形持為因,根性劣故,因近果住,故名近住。」
《瑜伽論記》卷14:「塗冠香鬘者,西國以香塗身,以鬘為冠,是放逸處,故制也。」

82、《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出家五眾合一所明者,七眾戒中出家相似,五合明之,近事、近住二別說也,即上四支明五眾戒。」
83、《表無表章詮要鈔》卷2:「續後鈔云,相似學所顯故者,男女雖異,戒體同也,故云爾也。」
84、《表無表章詮要鈔》卷2:「章,處中戒、十善戒等者,此有二料簡,一義云,不作法受得,唯作要期修行十善,是名處中戒,作法受得,云十善戒;又義云,布施等單處中,名處中戒,十善百行等,云十善戒。」

85、《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此中意說至有此增減者,七眾之中總數七支,中間有具不具之者,釋此所以支分同分別之。定、道二戒定七支故,十善十種,數即決定,處中不定有其數品,不可分別;不律儀者,既有二師,支既不定,故亦不說。思之。」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定道、十善其支必具,故無不同之所以也。其不律儀及分受者,既非入眾,隨其所宜,故亦不說,不同所以,故不立支。」
86、《表無表章詮要鈔》卷2:「聽聞鈔云,若說支類時,在家許分受并多小時,出家亦七支、四支別故,一一別說,定、道及處中等皆可說,故言並須別說。」

87、《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苾芻等至非有別類等者,是答詞,問意可知。答意者,由意簡遮,身三語四,一種色性,故唯七支。妄語一種,障其懺悔,以過重故,故不是遮。綺語等三,為護妄語而受之也。除四餘戒,悉為護四而方受之。」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所餘但為等者,集玄解云,普遮之言遍其七支,七支之餘為護七支,不離七支名非別類。言四體者,且隨小乘四重而言,實有七支。綺語等三雖非重戒,然是業道,故別為類,不同其餘輕遮戒也。」

88、《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1:「章,定戒唯根本,性定對歒故。廣章曰,若依小乘,定戒唯根本,其性定敵故。」
89、《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分即支分,時義可知。」
90、應隨師教,受者後說者,全文如下,《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4:「受此戒者,應隨師教,受者後說,勿前勿俱,如是方成從師教受,異此授、受二俱不成。」

91、《大智度論》卷13:「是五戒有五種受,名五種優婆塞。一者一分行優婆塞,二者少分行優婆塞,三者多分行優婆塞,四者滿行優婆塞,五者斷婬優婆塞。一分行者,於五戒中受一戒,不能受持四戒;少分行者,若受二戒,若受三戒;多分行者,受四戒;滿行者,盡持五戒;斷婬者,受五戒已,師前更作誓言:我於自婦不復行婬。是名五戒。」

92、《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不律儀亦有七支者,文有二釋,章斷任取,愚情觀之,初釋應勝,現見世間不律儀者,雖但行殺而不起於盜等六故。若言無心防餘六故,故為殺等,即為七者,如處中者而行殺等,亦無心故防餘六,豈可即許具有七支?以此故知,初說為善。」
93、《表無表章詮要鈔》卷2:「方得方捨者,一日一夜以上(乃至)命終要期,方得戒,要期後方捨也,故云方得方捨也。至明旦者,决少時也,至命終者,决盡壽也。准義得成十善律儀者,十善許少多支及時,近事、近住可許少多,俱在家故例也。」

94、《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非初攝受者,近事、近住名初攝受,可多少受;出家既非初攝受,故必盡形,所以不得多少受等。」
95、《表無表章詮要鈔》卷2:「續後鈔云,雜即可爾者,雜攝善攝生二聚,為通受義也,謂近事、近住律儀為三聚受時,盡未來際,故云可爾也。別受時,必近事盡形,近住一日一夜也。」

96、《表無表章詮要鈔》卷2:「聽聞鈔云,此章主斷取初義破後師,以瑜伽論日出、盡形捨緣為證據破,意言本論出兩種緣者,且說三乘通行相,而不論受者意樂時分長短,故知若受者有別意樂欲小時多時受者,論意更不可遮。令諸受者不解多分為論者,意言若出不共異說,諸受者不解分,故且出通相耳。」
97、《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此意難云,能攝十善既許多少,所攝近事、近住二種,何故不許同於十善多少受耶?」
98、《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色性唯七等者,集玄解云,七支無表即在法處所攝色,後三無表既不名色,法同分攝,行蘊收故。」

99、《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章,一、差別緣,二、無差別緣者,聽聞鈔云,謂或自然得、或見諦得等十種,有差別故,言差別緣;出家五眾從他義齊等,在家二眾自受、從他義等,無差別故,云言無差別緣。章,初差別緣唯在具足別解脫戒等者,謂此中但明大僧尼具足戒得緣,不通餘戒,故言唯在具足戒等;無差別緣通七眾戒等,故言通在一切。章,一、得具足別解脫緣等者,謂自然、善來等,非羊、石得,皆是具足別脫緣。章,初緣通在佛及第子者,謂於得具足緣中,自然得在佛、獨覺,善來等在佛及弟子故。顯業云,章,然二皆通現在、滅後者,問:初緣之中八敬、三歸等緣,云何通滅後哉?答:今通者約多分也。謂二皆通者,十種緣等悉通義,不是此十種緣之中以有通物云通也,可思之。」

100、《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四律者,一、十誦律,二、四分律,三、僧衹律,四、五分律也。五論者,一、毘尼母論,二、磨得勒伽論,三、善見論,四、薩婆多論,五、明了論也。」
101、《十誦律》卷56:「佛在王舍城,語諸比丘:十種明具足戒。何等十?佛世尊自然無師得具足戒,五比丘得道即得具足戒,長老摩訶迦葉自誓即得具足戒,蘇陀隨順答佛論故得受具足戒,邊地持律第五得受具足戒,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受八重法即得具足戒,半迦尸尼遣使得受具足戒,佛命善來比丘得具足戒,歸命三寶已三唱『我隨佛出家』即得具足戒,白四羯磨得具足戒,是名十種具足戒。」

102、《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10:「盡智者,謂由因盡所得智,或緣盡為境。所以者何?由有盡故而起此智,名為盡智,或緣盡為境,故名盡智。此義意言,於此位中,由永斷集令無有餘,所得智名盡智,或緣因盡為境,故名盡智。」

103、大生主,梵云摩訶波闍波提,舊譯大愛道,為釋迦佛之姨母。
此文之意,大愛道及五百尼眾,於初受八尊重法時,得具足戒;十四年後,方有其餘女眾發心出家,此等皆以白四羯磨受戒。
《五分》亦云者,應是《四分律》云,非《五分律》。

八尊重法者,《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10:「八尊重法者,一、從苾芻受近圓事;二、半月半月求請教授;三、無苾芻處不應安居;四、見苾芻過不應詰責;五、不應瞋呵苾芻;六、應禮敬年少苾芻;七、在二部眾中行摩那埵;八、往苾芻處為隨意事。攝頌曰:
 近圓從苾芻,  半月請教授,
 依苾芻坐夏,  見過不應言,
 不瞋呵禮少,  意喜兩眾中,
 隨意對苾芻,  斯名八尊法。」

八敬法者,《十誦律》卷47:「何等八敬?一者,百歲比丘尼,見新受具戒比丘,應一心謙敬禮足。二者,比丘尼應從比丘僧乞受具戒。三者,若比丘尼犯僧殘罪,應從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法。四者,無比丘住處,比丘尼不得安居。五者,比丘尼安居竟,應從二部僧中自恣求見聞疑罪。六者,比丘尼半月從比丘受八敬法。七者,比丘尼語比丘言:『聽我問修多羅、毘尼、阿毘曇。』若比丘聽者應問,若不聽者不得問。八者,比丘尼不得說比丘見聞疑罪。」

《毘尼母經》卷2:「摩那埵者,別住苦役與前住無異,但與日限少有異耳。若犯時即發露者,亦六日六夜行之。摩那埵者(秦言意喜),前雖唯自意歡喜,亦生慚愧,亦使眾僧歡喜。由前喜故與其少日,因少日故始得喜名。」

104、《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光云,二八兩四者,二八即八墮、八敬(八不可越者,八敬也)也,兩四者,四依、四喻也。八墮者,八波羅夷也(比丘尼制八重)。四喻者,八波羅夷之中,初四重(此當比丘四重也)各有一喻故也,五分第一出四喻云,犯婬者,如針鼻缺,不可復用,如人命盡,不復活,如石破,不可復合,如斷多羅樹心,不可復生。四依者,一、常乞食,二、糞掃衣,三、樹下座,四、腐爛藥。」

105、《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4云:「八、由持律為第五人,謂於邊國。」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持律為第五者,有二解,一云,五人悉皆持律,今言第五談羯磨人。二云,五人悉皆清淨,言持律者是智法人,知法人者,羯磨人也,餘四人者清淨即得。」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顯業鈔云,章,和上不入等者,五人之外加和上,六人也。僧祇意,十師之外置和上,十一眾受也,今准彼故云同僧祇律也。慈恩意,眾者,唐土習三人以上也,約彼以三人翻之為僧體也。
光云,上有釋義二過,四人僧體過、和上不入其數過也。總意云,四人僧體習,而和上不入其數,四人內一人能自體,大德僧聽時,三人不是非僧體的話,能白非僧體,和上不入其數故,是則四人僧體不可成。餘三非僧者,此意也,餘三非僧者,一人不足,故云爾也,若事闕故可白自。故五人中以下,述三人僧體,正義也。五人中,一人和上,一人持羯磨,故餘三人所和白之,僧體三人云也。可呵罪者,突吉羅罪也。」

106、《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十誦律云羯磨得,俱舍云十眾得,會此相違。此二義,初會通意十誦,僧與尼通說,故云羯磨得,俱舍論唯約僧,故云十眾得。第二會釋意,俱舍十眾得者,雖然僧、尼各十人,但是得合云十眾也,如同邊五,尼五、僧五合云五也。」
107、《摩訶僧祇律》卷23:「佛告舍利弗:從今日制受具足法,十眾和合,一白三羯磨無遮法,是名善受具足。」

108、此言五眾者,意謂邊五得。
109、《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2:「集解曰,前六與四分有三別,謂一、名字別,二、說有廣略別,三、互有無有別,故總名別。謂前五雖與四分相似,隨應有二不同,餘一有無有別故也。後二,名字及說共同,故言同也。」此中言四分者,謂《四分律》。

110、《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2:「舍夷諸尼八敬得戒,四分律有,五分律無,然章三所標五分說,若四、五字傳冩誤歟?」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續後鈔云,五分中彼律云為汝制八不可越者,四分文也,四分意五百尼同八敬得,故四分云:我及五百舍夷女人當共頂載。五分意,五百尼十一眾也,非八敬得也。」

111、此《磨得勒伽論》即是《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續後鈔云,章,來捨俗相後更與受故者,佛召善來時,唯落鬚髮,俗衣反法衣,成沙門相,然而戒不成,後時作羯磨令受,故攝羯磨得,善來無也。章,即是十眾、二十眾者,邊五,十眾也,中十,二十眾也,合二部故。」

112、此《善見論》即是《善見律毘婆沙》。
八語謂尼者,《善見律毘婆沙》卷7:「八語得具足戒者,從比丘尼得白四羯磨,比丘僧復白四羯磨,是名八語得具足戒。」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續後云,善見中八語者,尼受戒也,本法僧中作白四,故云八語。遣信即十二語者,本法僧中還告三度作白四,故云十二語,三四十二也。白四即四語者,一白三羯磨故。」

113、此《薩婆多論》即是《薩婆多毘尼毘婆沙》。
三語、三歸得戒者,《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2:「佛勅諸比丘令遊行世間,欲令佛法處處流布。爾時世人棄俗入道,詣諸比丘,或三語受戒、或三歸受戒,以眾生宿業力故。若應三語得戒者,三語則止,若應三歸得戒者,三歸便止,以業力故,自然使爾。」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續後鈔云,三語即遣信,此初一、至彼一、來後一,初一者,本法也,至彼者,僧中也,來後者,還告也。問彼論意,三語者三歸也,三歸者三結也(歸依佛竟等也)。」

114、此《明了論》即是《律二十二明了論》。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顯業云,明了論者,是正量所宗論也。光云,略羯磨事,初轉法輪時,聞四諦得戒,見諦也。私云,二部者,尼受戒時,僧、尼對,故云爾也。」
115、應是《四分律》說,非《五分律》。

116、八比丘者,《四分律》卷1:「若比丘者,名字比丘、相似比丘、自稱比丘、善來比丘、乞求比丘、著割截衣比丘、破結使比丘、受大戒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處所比丘。是中比丘,若受大戒、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處所、住比丘法中,是謂比丘義。」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卷2:「言名字比丘者,善見云,此是總名,通邪正及未具也,如請比丘以設檀會,沙彌未具入比丘數,是名字比丘也。又如涅槃雖未受十戒,亦得受請,故知通名。
言相似者,如善見云,謂犯重者,內實破戒,威儀相貌似持戒者,其實破戒,故名也。
言自稱者,十誦云,有賊住者,剃髮披衣,自言我是比丘也。
言善來者,道成初果,親感至聖,金言命之,便得具戒,故曰也。
言乞求者,如善見云,既出家已,隨須衣食,如法行乞,以四海為家居,離於邪命,故曰求乞。
著割截衣者,有二利故,一、毀全相,離自貪故;二、既碎雜,不為王、賊之所剝故,常得資身有長道故。
破結使者,修道進德,惑盡解滿,理解心明,永無業惡,即發具戒從緣而感,故曰也。
受戒白四者,即如今時感戒者也。」

117、《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1:「二、有能秉法僧,由羯磨非別人所秉。三、數滿如法,若少一人,非法毘尼,今言少者,非謂頭數不滿也,謂作法者至時緣起別眾,非法等如足數所明,文云自今已去十僧受具故。」
《四分律行事鈔批》卷5:「有能秉法僧者,謂白四弘通,非僧不合。」
118、《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1:「五、有白四教法,則除顛倒、錯脫說、不明了等。」
《四分律行事鈔批》卷5:「則顛倒、錯脫者,前作羯磨後作白,名顛倒,遺落文句,曰錯脫。」

119、《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1:「一、結界成就,以羯磨所託必依法界,若作不成,後法不就,故須深明界相,善達是非,訪問元結是誰,審知無濫,方可依準。」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1:「四、界內盡集和合,文云更無方便得別眾故。」
《四分律行事鈔批》卷5:「更無方便得別眾故者,以同界故,皆須盡集,若也不來,不成受戒。」

120、此意,比丘若受大戒者,即是於滅諍毘尼現前五法中,除其滅諍之事,別所為者。別所為者,即下文所說具四現前等。《四分律》第四十七卷中,佛說現前毘尼等七種滅諍法,親讀即曉。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或鈔云,別所為事者,除滅諍,屬受戒也,具四現前者,五現前中除毘尼現前。」

121、界內和合不別者,謂界內盡集和合參與,不得別眾。
《毘尼母經》卷1:「世尊!有幾處白四羯磨受具而得滿足?佛言:『有五處而得滿足,一者和上如法,二者二阿闍梨如法,三者七僧清淨,四者羯磨成就,五者眾僧和合與欲。優波離!此五處不成就,不名滿足。』」

122、《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由六因故者,五十三云,一云意樂損害(私云,為王所逼録,或畏不活出家類也),二、依止損害(私云,身有癰腫等病類也),三、男形損害(私云,扇搋、半擇迦類),四、白法損害(私云,造無間業,如汙比丘尼類也),五、繫屬於他(私云,王臣所惡,或為父母不開許類也),六、為護他故(私云,護他故,變化物,不授戒也)。」

123、阿遮利耶即軌範師,鄔波拕耶即是和上。
《瑜伽論記》卷14:「今依此論,釋家三解,一云,但須和上清淨,大眾不須清淨,清淨戒屬上故。二云,要須大眾清淨,不須和上清淨,住清淨戒屬下故。三云,此文長讀,若大眾及和上俱清淨,方得與人受具戒;若十若五眾中,必須有一解律儀,詳知戒相、羯摩是非,所以和上性、遮俱持,闍梨持性戒,遮不定,要須迅辨令他生善故。」
制多山部等者,《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顯業鈔云,此釋意謂上座、薩婆多、制多山、西山、北山,以上五部同計也。」

124、《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續後鈔云,無僧者,上闕一也,四人中一人闕,不成戒故;非僧者,上犯重也,雖有非僧體故。」
125、《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或鈔云,無差別緣者,師云,總定道、別解、不律儀、處中無表同通自受、從他,故云無差別緣。其中別解脫中,別受出家五眾戒從他,近事、近住并通受,七眾上菩薩戒通自受、從他。如此,別解脫中有不同,不可遮之,今總別解脫戒有自受、從他二受,故云無差別緣也。光云,諸戒通緣攝不律儀歟?御科、文樣、左樣見慈恩不許惡戒,何攝哉?但先依世間名目諸戒詞,攝不律也。」

126、《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2:「樞要曰:苾蒭非自受,從他簡擇故,近事及近住,自受亦從他;表業定從他,無表通二受,自受唯意表,非表示他故。私曰,樞要局別受故,曰近事及近住,今文通二受故,曰近住等諸戒;又樞要通方便故,曰無表通二受,今文局得時故,曰無表唯自受。」

127、《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或鈔云,由無遮難等者,師云,頓悟菩薩得變易身,必受別解脫戒,彼身則廣果天依身也。既天眾也,十三難中非人難攝也,何受別受別解脫戒哉?答:初地以上菩薩,受廣果身後,於淨土受別解脫戒時,不可簡十三難等,是聖者故也。
遮難者,十三難、十六遮也。十三難者,一、邊罪難(四重違犯人也),二、污尼難,三、賊住難,四、破內外道難,五、黃門難,六、殺父難,七、殺母難,八、殺阿羅漢難,九、破法輪僧難,十、出佛身血難,十一、非人難(天、修、鬼、獄四趣),十二、畜生難,十三、二形難也。十六遮者,一、不稱自名,二、不稱和尚,三、年不滿,四、衣不具,五、鉢不具,六、父不聽,七、母不聽,八、負債,九、奴,十、官人,十一、非丈夫,十二、癩,十三、癰疽,十四、白癩,十五、乾痟,十六、癲狂。」

128、《成唯識論了義燈》卷5:「問:若許慚、愧定俱起者,何故五十三云『若有慚正現前,必亦有愧,非有愧者必定有慚,是故慚法最為強勝』耶?答:彼據別義。受戒者隨護他心,望他起愧,望自起慚,以於自處羞慚之時,必亦顧他而生於愧,以顧自增必羞他故。若於他處羞愧之時,未必生慚,以顧自劣故。或隨增說。諸違准此。」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或鈔云,慚、愧二法必俱起,對治無慚、愧等,為止惡所依,而今分別自受、從他事,約增勝釋也。」

129、《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受戒五相者,菩薩御注云,受戒五相未見科釋,今私科分,且救新學。一、受人遠方便(私云,先發菩薩願),二、受人近方便(私云,請佛、禮拜等也),三、戒師近方便(啟白教發戒緣也),四、正受戒(私云,三聚淨戒羯磨也),五、後方便歟(私云,說相等也)。」

130、《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縱有傍人等者,此文通妨。或有發語,或唯心念,必有身業,傍有人見,何唯意表?以此通之,不對彼故,不為令於傍人知故,不名為表。章,或亦有表者,意即對前傍人名表。章,論說傍邊一人亦無等者,此會論文,既通有表豈不違論唯意表耶?此會大意,我不說云定有傍人,亦有傍邊無一人者,論據於此都無傍人,一人亦無,云自受者故無表業,但有意表,亦不相違。四字為句,其義甚明。章,如今對眾等者,其自懺者,雖無其師,亦對其眾,非定無人,故有表業。」

131、《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遠前方便等者,此說定、道有從他義,遠從資糧有所教故,近從鄰見佛為說故。言正起者,正能發起,是前念也。問:此定、道戒既不作法,何須強說從他受義?答:對法皆言受所引故,不爾如何在彼色攝?」
132、此文出自《觀虛空藏菩薩經》,《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2:「彼觀虛空藏菩薩經者,開元錄中入大集部經,符合章文也。」

133、《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聽聞抄云,不善思廣損障深故,師云,犯罪心即輕聖教也,輕聖教意設犯一罪,可犯一切戒心,故云不善思廣也。」
134、《瑜伽師地論》卷2:「爾時人中隨一有情,自然法爾所得第二靜慮,其餘有情展轉隨學,亦復如是,皆此沒已,生極淨光天眾同分中。當知爾時,說名人世間壞,如人趣既爾,天趣亦然。」

135、《表無表章詮要鈔》卷3:「聽聞鈔云,師云,第三果,三界見惑、欲界九品修惑悉斷,故云一切惡戒種子,即欲界見、修二惑皆犯戒之煩惱故也。顯業抄云,其四善根色界繫者,若次第證人,四善根位依初未至定,得入見道證初果故,超越不還,通依五地,謂初未至、四根本定也。未至、根本雖差別,四善根位必依色界定得入見道故也。」

136、《成唯識論演祕》卷2:「其動發思發身、語者,名為近因,為因引起身、語二故,故名等起,能起名起。第二念後心、心所等,但名剎那,剎那剎那自相引起,近因起者名之為轉,依彼現、種立表、無表;剎那等起,名為隨轉,隨前轉故,不依現、種立無表等,以非決定是善惡性起身、語故,由有隨轉業起分明,故立有也。」

137、《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光云,其時無心或染、無記以來,大乘破薩婆多表戒第三羯磨迄相續云義也,其時無心者,義燈云,無心得,謂那含沙彌起心求戒,作白已後便入無心定,此無心時作羯磨竟,祈願滿故亦得具戒。聽聞鈔云,或異緣者,設善心異緣故。」
138、《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隨轉非轉心者,或鈔云,前位動發勝思相續,剎那剎那相引テラ,非正發身、語思表業,故是隨轉也,非轉心。」此中テラ,是日文“兆”,在此句中,應是眾多之義。

139、《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2:「羯磨文曰:大德憶念,我如是名,於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薩淨戒,唯願須臾不辭勞倦,哀愍聽授(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菩提心集曰:弟子某甲等,今於師所求受菩薩戒,大德於我不憚勞者,慈愍故(三說),戒師答言好。私曰,慈悲、慈愍文異意同。」
140、《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續後鈔云,有所了別者,簡幼稚無了別也。倫記云,簡狂亂人。」
141、《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光云,重復起心欲樂忍可,不律儀决定思也,此非表戒。」

142、《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顯業鈔云,若處分他作小多事等者,處分者是教他也,假令殺生者打立刀杖於彼身之位,成不善業,故云雖未命断等也,其無表得時者,至下應明之。或鈔云,若後彼事等者,此明得無表時節,謂殺生斷命、盜舉離處如此圓滿所期時,方發無表。若教他,彼所教人若斷前生命時,能教人不知殺不殺,若命斷畢時,即能教人處發不善無表也。」

143、《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顯業抄云,不同他宗等者,前事究竟,謂始作其事時也,非命斷等也。小乘意,打立刀杖等彼身之位,表與無表俱時成就,不待命斷也,意謂無表先成,業道後成也。」
144、《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顯業云,處中表業,或發期願等者,或發期願是總句也,貫次句也,次二句別句也,各應載或發期願,意謂發期願以後,或教他作,或自作方得。舉心即得者,决定思初念,故云即也。」

145、《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2:「集解曰,第三羯磨時,先乞戒之願得滿故也。第三羯磨時,名為初念也,是得無表之初念故也。
唯識論曰,謂此或依發勝身、語善惡思種增長位立。
述記曰,即是依發殊勝身、語善惡思種子增長之位,名為無表。依謂所依,顯假依實。殊勝思者,簡下中思不發無表。」

146、新、舊種子,若別若總者,新種謂新熏種,舊種謂本有種;若別者,謂唯新種,或唯舊種;若總者,謂新舊種子合用。《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2:「若別若總者,唯新熏師,唯本有師,是言若別;新舊合用,是言若總。」
現行緣因思所熏種等者,意謂現行思為緣、為因所熏種,今以緣會滿,用倍倍增故,名得無表。為緣、為因者,由現行思熏習力,令種子用增長,故名為緣。由現行思熏習力,熏生新種,故名為因。

147、《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2:「集解曰,心謂期心,隨期心而戒恒增長故。」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聽聞鈔云,以隨心戒者,師云,心者要期心也,謂隨要期心,其間念念增長,不如定、道隨心轉戒。」
148、《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顯業鈔云,定、道無表是用增非體增,自他共許,故云准此等也。」
初剎那位至運運增長者,意謂第三羯磨竟,得別解脫無表時,此為得無表之第一剎那,初剎那位,能令此第一剎那時七支用一倍增,第二剎那,即令第二剎那時七支用復一倍增,乃至未捨別解脫戒以來,念念相續,七支運運倍倍增長。七支者,謂身三口四。

149、《瑜伽論記》卷17:「如前殺生對究竟時,彼雖無念令他得罪,然由所殺受苦威力,令彼能殺思果,成其增上根本業道,故名塗染。喻中,如有火珠,待日光照,即出火,故名為日珠。」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續後云,能引發苦補特伽羅者,能殺人也,此中意云,所殺生加苦惱,依彼苦惱威勢力故,能殺補特伽羅得廣大罪。問:引决擇六十證何義哉?答:證用增也。」

150、《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或鈔云,先心今滿者,欲殺之心也;命斷之位,死苦極苦,故云苦滿也。」
151、《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聽聞鈔云,於思上無別法者,師云,於能殺前加行思所熏種上無有別法,只依所殺受苦威力,於彼種上塗染不善無表,云思轉變,云塗染也。若體增義,思上可有別法,故知用增也。遁倫記云,離思無別殺生等,即發業加行思種為他生苦故,此種轉變剎那剎那新生惡戒無表,由彼威力法爾發起,名為塗染。思轉變者,師云,思者種子,種子上不善業功用增云轉變。」

152、《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續後云,娑梨藥迦,倫記云此翻族村,村落也,屬處也。測云,此云族性(文),謂人也,高貴人。」
153、《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或鈔云,有諸菩薩志無漏之法,頓悟菩薩也;不定種姓等以下,漸悟菩薩也。亦頓悟說中,有諸菩薩變易生死迄,智增菩薩也;或八地得更不經生,悲增菩薩也。」
154、《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2:「章,此說別受至律儀戒也,集解曰,釋㐲難也,乃至若未受變易時,是盡形戒故,形盡之時,戒隨亦盡;既受變易時,無捨形時,彼前別受戒亦一得不捨。」

155、《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或鈔云,何故得名自然得戒者,此正問難也,謂除菩薩戒中律儀戒,餘別受共門戒,受變易身之後,其戒不捨,因位既受得,何至佛果初可名自然得?前既成就故。若約成佛等以下,此正答也,答意云,解脫道位,隨師教更無受得,唯捨劣無漏轉上品無漏故,捨劣得勝戒故,名自然得也。」
156、《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聽聞鈔疑云,既無表業,依何立無表哉?答:義燈云,問:別解脫無表依於動發思種上立,如入見道得別解戒,既不起身、語,依何思立?答:入見道前,有祈願心動發身、語,後入見道,依此種立,不爾即無。」

157、五人者,即釋迦佛初度憍陳如等五人。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續後云,初時有等者,局初度五人也,初故見諦得;後有僧故,若三歸得,若羯磨得也,故今章主見諦得,局五人也。
顯業鈔云,善來耶舎等者,問:由何因緣善來等得哉?千師釋云,佛命善來苾蒭之時,得戒。正理論云,由本願力佛威加故。」

158、《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故唯三種佛無時得者,其大戒等唯得法彼七、八、九三,沙彌尼等,三歸亦得。」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集玄解云,據理合云,無初六種及第十也。不爾,何故下云有三?周法師意,并沙彌戒即有四種,若具足戒但七、八、九,佛滅已後,三歸依處得沙彌戒,不得大戒。」

159、《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顯業鈔云,連環三周等者,於連環有二義,一云,三歸三反,三結三反,如常授已,說相三反,謂如諸佛盡壽不殺生,弟子一日一夜能持,乃至如諸佛盡壽不過中食,弟子一日一夜能持(三說)。二云,三歸三結說相連環也,謂歸依佛乃至歸依僧,歸依佛竟乃至歸依僧竟,如諸佛盡壽不殺生,弟子一日一夜能持,乃至如諸佛盡壽不過中食,弟子一日一夜能持(三說)。
其心廣遮一日一夜故等者,時分僅雖一晝夜,戒相有八,故云廣;又近事但離惡行,不離欲行,近住欲、惡二行俱離,故云廣也。」

160、《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顯業鈔云,初未至地一品之心等者,付此一品有二義,一云,了相作意云一品,了相是靜慮初起故,云初得也。二云,於了相中伏欲界上三品之惑之時,伏上上品位,云一品之心,此義稍踈。所以然者?別伏之時可然,總伏之時云何哉?故唯總了相作意云一品之心,無妨難哉。」

161、《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七作意者,一、了相作意,二、勝解作意,三、遠離作意(謂為欲斷欲界初分煩惱,起對治道,與此能對治道俱生作意,名遠離),四、攝樂作意,五、觀察作意,六、方便究竟作意(謂如上數數觀察已修習對治,時時觀察斷與未斷,令心遠離欲界煩惱繫縳時,究竟永伏種子,得初靜慮方便道究竟一切煩惱對治,名方便究竟作意),七、方便究竟果作意(謂由前方便故,證入根本初靜慮定,此初定俱生作意,名方便究竟果作意也)。
四道者,一、加行道,二、無間道,三、解脫道,四、勝進道(勝謂殊勝,進謂昇進,望前為勝,趣後為進,勝進即道也)。
四對治者,一、厭患治,二、斷對治,三、持對治,四、遠分對治。持對治者,任持所得無為,又持所斷障不令起義也。」

162、《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或鈔云,厭壞者,伏對治異號也。章,猶損伏對治等者,或鈔云,謂遮疑也,若未斷惑何得定戒,故論初得必至遠離始可明之,而何故前云一品心了相初心,總云得戒哉?為明此疑,已是修慧漸伏惑故,雖非正斷,了相初心立初得也。」
163、《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續後鈔云,師云,初釋總伏總断也,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二總伏上三品,遠離作意總断上三品也;第二釋總伏別斷也,了相初心總伏上三品,了相後心以去三作意各斷一品,是別斷也,是二釋差別也。」

164、《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或抄云,應說頌曰等,謂定戒如別解等,不必有表發無表,故唯無表,未至是為欲惑斷對治也,初禪持對治,餘二禪以上遠分,故云初近分等也。」
165、《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或抄云,言五地者,初未至、四根本也,是成見惑斷道所依地,故皆斷對治,餘七近分、四無色則遠分對治,故云皆成遠分也。顯業抄云,若依未至地入見道者,唯初未至於欲界非是斷對治也,餘四地者皆遠分也,無色者必遠分也,非見道依地故也。」

166、《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隨心轉者,入定即有,出定即無故也。」
167、罝兔,謂以籠網縛兔。魁膾,即劊子手。讒刺,謂讒害構陷。斷獄,謂判決訟案,《雜阿毘曇心論》卷3:「若王、若典刑、若聽訟官有害心者,悉墮不律儀義。」
168、《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續後抄云,非唯定爾者,損害意樂一切所作,應皆不律儀,何必上列乎?故云非唯定爾也。對法樂為損等言,廣攝一切也。」

169、《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續後云,變異者,壞色也,盜類也。覆藏,謂以他物覆藏處處等事,盜所攝業也。養成屬己者,上養鷄等也。」
170、《表無表章詮要鈔》卷4:「續後抄云,或初發願言貫上下,謂處中必要期上,或自作或教他,此事成滿時,發無表也。但發願計非發無表也。」此意,章文應更改為「處中無表,要初發願,或自作時,或處分時,事滿本心,即得無表」。

171、《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或鈔云,捨相者,初得功能等者,謂捨未曾得,不捨曾得。顯業鈔云,不同小乘等者,於小乘所談有三種得,謂法前得、法俱得、法後得是也。定、道戒具足三得,別解脫戒無法前得也,故光法師云:『此別解脫戒不隨心,色勢微劣,故無前得。』得屬己者,法俱、法後兩得,未捨已來恒屬己,在遇捨戒緣,捨法後得也。問:小乘捨曾得之體者,何有感果之用哉?答:小乘之意,得與無表別體法也,雖捨於得,無表屬己身,有過去藏,是故有感果之用。」

小乘無得、屬己者,謂小乘捨戒,為無有戒法後得,然有戒法現屬己身。《成唯識論了義燈》卷2:「表、無表,小大二宗所立不同。且薩婆多,若明戒得,道、定得俱通三世,若別解脫,但有俱、後無法前得,以色性鈍故。若捨戒時,後戒落謝更無得得,謂無法後得,然屬行者身。且如捨戒,雖無得得,由自屬身,然能後時招異熟果。若大乘師,道、定、別解,並防三世及防三時,若捨之時,有先熏種能招後果,不別說有法前、後得。若約種子,義說前後雖亦可得,然無文說。」

172、《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顯業鈔云,初念名得等者,於捨相表、無表聊有不同也,無表者,捨未曾得,云捨也,所依之表,初念曾得謝滅,即名為捨也。故集解云:初念名得,第二念中即名為捨者,此約表業以明捨相,然此表業非故捨,但任運前念之滅,名為捨。言初念名得者,正引發無表之初,未名為捨故;言第二念中即名為捨者,雖後念相續,而非發無表之表,發其無表之㓛能已謝,故名為捨。
續後抄云,但是下出三由,一、非轉因故,二、非正發身、語思故,三、縱雖發身、語,三性不定故,故第二念以去捨也。」

173、《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顯業抄云,佛是曾得者,對法抄第五云:『曾得未曾得者,此中依種類而說,一切有漏種類皆曾得也,一切無漏皆未曾也。若依勢增名未曾,修舊名曾得,有漏別脫、定俱戒等名未曾得,諸佛第二念以去無漏,皆曾得,是修舊故。』此文意,諸佛第二念以去曾得者,顯初念有未曾得義也。續後抄云,對法鈔意,佛身上有未曾得,與今章相違,古來難義也。而菩提院贈僧正會釋云,因果相望時,佛果有未曾得(對法抄依之),果果相望時,佛果無未曾得也(今章依之)。因果相望者,金剛心無間位捨一切有漏法并劣無漏,解脫道位純上品無漏現起,是則佛果圓滿也,此解脫道所得功德,因位都未得,佛果初得之,故此法望因位時,云佛果有未曾得也。果果相望者,佛果與佛果相望時,都無未曾得,故云爾也。」

174、《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1:「然依思、願善惡分限者,此是佛身無表之別句,是餘無表之總句。由佛無表雖是曾得,非念念新生,以昔發願制於業思,眾生界盡我期乃爾,以心無萎歇故,戒或常有。除佛已外,戒或皆未曾得,由願制思不萎歇故,未遇破緣,戒或常相續,若遇犯捨之緣,願既萎歇更不新起,名為捨戒故也。然定、道無表唯依善思分限,別解脫無表全依善思、願分限,不律儀無表唯依惡思、願分限,處中無表通依善惡思、願分限,故今合說。」

175、《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或抄云,上明諸捨之相貌畢,自是以後明捨緣也。問:於表云者,捨相、捨緣有何異哉?答:上總明捨相,是以非無表因為緣由,述表捨緣也。」

176、《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卷1:「佛言:若有比丘不樂梵行,聽捨戒還家,復欲出家,於佛法中修梵行者,應度出家得受大戒。云何不名捨戒?若自顛狂、心亂、痛惱、瘂聾,又向如是人前及中邊人等,互捨不成。若戲、若眠、若無知人、若自不語、若前人不解,並不成捨。若言我捨佛、捨法、捨僧和尚戒律,我受家法等,是名捨戒也。」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或抄云,近事、近住起不持心,則成捨戒,雖不對人,起心捨成故。」

177、《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或抄云,此有二釋者,初解上纏失戒,中下不失義,第二解三纏俱失,總有此兩義,故先總標。」

178、《瑜伽師地論》卷40:「菩薩於四他勝處法,隨犯一種,況犯一切,不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不復堪能於現法中意樂清淨,是即名為相似菩薩,非真菩薩。菩薩若用軟、中品纏,毀犯四種他勝處法,不捨菩薩淨戒律儀;上品纏犯,即名為捨。若諸菩薩,毀犯四種他勝處法,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當知說名上品纏犯。非諸菩薩暫一現行他勝處法,便捨菩薩淨戒律儀。如諸苾芻犯他勝法,即便棄捨別解脫戒。若諸菩薩由此毀犯,棄捨菩薩淨戒律儀,於現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如苾芻住別解脫戒,犯他勝法,於現法中不任更受。」

《瑜伽論記》卷10:「三藏云,梵語正波羅闍以迦,此云他勝處法,若犯此戒者,他所勝。此四他勝處法,具三聚戒,初不為貪求,自讚毀他,是律儀戒,即當勝鬘經於諸眾生不起嫉心。第二,不慳惜財、法,是饒益有情戒,即當勝鬘於內外法不起慳心。第三,不忿結,亦是饒益有情戒。第四,不謗毀大乘、說相似法,是攝善法戒。此四他勝中,初貪,二、慳,三、瞋,四者癡、慢,如次為體。」

179、《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或抄云,問云:此當第十八對,正見經文當第十七對,何相違哉?答:所覽不同,不足會釋。」
180、《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續後鈔云,此咒者,通指諸經咒,非局一經也,謂諸經中云誦此咒,罪皆消滅也。然未說戒生不生也,引顯下方等經還生旨,先示諸經未詳由也,還生中下也,不還生上品,云事也,證上纏失戒,中下不失也。」

181、《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顯業鈔云,如是次第八十七日者,八十箇之七日也,是應五百六十日。下九十七日,亦是九十箇七日也,可六百三十日。」
182、《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或抄云,若二形生及斷善根等者,謂本復一形,改如二形;相續善根,改悔邪見作法棄捨。重望受戒等,云後無前事也。」
183、《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顯業鈔云,是引攝語者,若言失戒,恣作眾惡,為息此意,故云更生,即引攝義也。」

184、似稱苾芻者,謂實非苾芻而稱苾芻者。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5:「又犯重人,世尊不許食僧祇食,下至一摶,踐毘訶羅一足跟地,擯出一切苾芻事業。大師依彼說如是言:應速拔除稻禾稗莠,應速簡棄腐朽棟梁,應速簸颺種中穅秕,如是應速驅擯眾中實非苾芻稱苾芻者。」
毘訶羅者,《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顯業抄云,毘訶羅者,伽藍異名也,此云遊引處。」

185、《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續後抄云,問:引最初未制等文,證犯重捨樣如何?答:引犯不犯證捨不捨也,但最初未制戒,非犯非捨,第二犯以去,犯而捨戒也。」

186、《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一解云等者,只形沒者,其戒不捨,沒一生二,方捨戒也,故是一緣。章,雖知聖人等者,自作無形便是無知,故非聖人肯為此事。但見欲損男根之者,方便救護不令損害,名施男根獲大功德。章,如凡時得戒,後被虫食者,阿育王經第八卷說,旃陀羅子已得初果,身有惡病,一切身體為虫所食,口氣臰穢。問:此經是說入見方食,如何為證?答:例臨入見有被食者,或更別有。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虫食之時即入見道者,聖教之中有此事也,若無之者說之誰信?既言入見得戒不失,若無其戒如何入見?」

187、《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二云等者,實有六緣,約類合此為五緣也,有只損形,有只增一,為二緣故。問:如何形沒或生於二,即捨於戒?答:准下所解煩惱重故,世俗呼彼此為命根,是人性氣皆由此也。俱舍疏云,所依變者心隨變故,其失改者,舊性便變,移改舊日受戒情性,故捨戒也。」

188、《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或鈔云,若爾諸有漸命終等者,謂章主自難第二師,漸命終人,由善惡業有從下死、從上死,而善人死從下而死,若過形已至腰邊死,形已死去,壽燸識三不相離故,而至腰邊冷氣出來,則全非情爾者其位可失戒哉?若言失戒,其後又蘇生,更致受戒哉?」
189、《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或抄云,此亦何爽等者,謂假順第二一往設答,彌成難勢也,即答,心者設雖失戒,有何過哉?既根形死了成非情故,形雖似有,成無根故,命雖不終,可名無根捨、形沒捨也。」

190、《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續後鈔云,此處者,根處也,意云,若云有命終捨者,根處初受生,根處最後命終哉,而瑜伽等心處受生、心處死終也。或抄云,謂若汝立形沒捨戒,末後心前成形沒捨,身分之中無有戒體,然後重用命終捨者,有何用哉?無有何捨?」

191、《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受別解脫戒而有二心,方便、生得。方便心受,斷善方便其戒即捨;生得心受,正斷善時其戒方捨。所以然者,斷善根但斷生得善根,無力能斷方便善故,為此其戒捨有前後。問:生得善心如何得戒感於果耶?答:求三乘果名為方便,求三界等皆生得收,所以生得亦能受戒。」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顯業鈔云,問:生得、加行其差別如何哉?答:集解云:『求三乘果名為方便,求三界等皆生得收。』方便者,是加行異名也,求三界果所修善根,縱雖假功用,非如加行善故也。
光云,生得善戒,斷善捨也;加行善戒,斷善前方便時被捨,正斷善時已捨也,非斷善捨,但斷善捨中斷善為緣故,因中說果,云斷善捨也。」

192、《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集解云,異生性者,此引小乘義而例之,大乘不說世第一法捨異生性。
續後鈔云,隔異生故者,既受中有生,必以異生隔之,此時云捨也,正命終位非捨也。」

193、《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一、起不同分心者,誓捨者也。於苾蒭戒,論言捨學,樞、章名同;近事近住,論、章皆言不同分心,樞要亦言捨學處也。名字雖別,並是誓願捨之者也。」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顯業鈔云,此攝限㔟者,誓持十日之人,十日限滿之時,其戒任運捨;雖不別作不持想,兼所期願十日之後不持思,故此攝不同分心也。續後云,問:不同分心何攝之哉?答:起不持想,是起不同分心也,如此要期後起不持想,事是同也,故攝之也。」

194、《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3:「扇搋迦,此云無根勢用,半擇迦,此云樂欲,樂他於己為過故。如生便名全分者,無根,樂他於己為過故,名半擇迦,以無根勢用故,名扇搋迦,即一生不起男勢故。」
《瑜伽論記》卷14:「扇搋迦者,一向無根,或天生無根,及為他害,總名扇搋迦。半擇迦者,此云多染污,通有根、無根。」
195、《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3:「集解曰,言性者,範云,作用性,非體性。解云,如水濕為性、火燒物為性等是,皆作用性,近事有承事出家眾之作用,故名為性。」

196、《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顯業鈔云,三、捨眾同分者,問:上云近住無盡形捨,而今云捨眾同分,相違如何哉?答:是受近住戒已,當日即命終,故有捨眾同分也;即本文云『或於中間捨眾同分』等是也。」
197、《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以近事戒等者,恐外問云何不別開,此下答之,三句為理,意為偏有,日出捨故,所以合此,理頗同故。章,隱顯影彰者,不開為隱,近事中有而顯此也。合之為影,准近事有,名之為彰。」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隱顯影彰者,由近住中有日出捨,隱戒斷善,近事之中顯斷善捨。」

198、《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斷善故者,意云,必依上品心方發戒,故先受斷善方便,設受不得,中下品心故,又依上品邪見方斷善根,而今日得戒人不能起上品邪見,故無斷善捨。」

199、四種他勝處法者,《菩薩戒本》卷1:「若諸菩薩住戒律儀,有其四種他勝處法。何等為四?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若諸菩薩現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在前,不起哀憐而修惠捨;正求法者來現在前,性慳法故,雖現有法而不給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由是因緣,不唯發起麁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懷猛利忿恨意樂,有所違犯;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捨怨結,是名第三他勝處法。若諸菩薩謗菩薩藏,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於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勝處法。」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顯業鈔云,總別毀犯等者,總別者,非纏相也,臨事行時,四重俱犯云總,犯一罪等云別也。起根本罪者,自證毀他等後四重也。」
《瑜伽論記》卷20:「言他勝者,由犯四重為破戒所勝,名他勝法。」

200、《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顯業鈔云,犯隨順罪者,婬盜殺妄四重也。問:何故前四隨順名哉?答:以婬等四為重罪者,隨順聲聞,故云隨順也。」
201、其斷善根者,《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聽聞鈔云,問:二說差異如何?答:師云,先義正斷善位不捨,斷善為緣故,別立斷善捨,攝不同分心中;後義斷善以前退心時被捨,故不別立斷善捨之位。所詮者二義,墮立一也,然而所望各別,故出二說。」

《瑜伽論記》卷10:「景云,下五十三明五緣於苾芻戒,此中何故菩薩無善根斷捨、一形沒二形生捨?解云,菩薩戒從方便善發,斷善前方便時,已失方便善,即失菩薩戒,不為正斷善時方捨,故無斷善捨。菩薩本性純善,惡業輕微,故無二形生捨。犯重捨者,即當起上纏犯他勝處。捨所學處,即當退菩提願。菩薩戒無命終捨,以經生不失故。」

202、《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心必寬漫者,漫者遍也。」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續後云,餘皆不得者,聲聞也,設作寬心者,當菩薩別受,設雖期盡未來際,亦不得軌則爾。」
203、《瑜伽論記》卷10:「於語表義等者,測云,謂是能解語表,非聾盲等人,大小雖異,同是行人,故得對之。」

204、《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聽聞鈔云,除惡作法者,持論云,一切菩薩犯,當知突吉羅攝。法進注云,此惡作名通,波羅夷亦名惡作,今輕垢罪也。遁倫記云,一切違犯皆惡作者,景云,若輕若重皆可悔除,皆名惡作。測云,即是菩薩四十五輕罪聚中,第五惡作攝也。」
205、別受不得者,謂別解脫戒中七眾所受戒,不得如此。

206、《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或鈔云,謂定成散,故云異分現行定心息止,定戒捨故,云止息捨也。顯業抄云,失用捨者,是退定也,故下釋云退靜慮等更不成故,異上止息捨暫起異分心也。」
207、《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續後抄云,異分心者,一切有漏心也,定散共異分心也。上定戒時異分心,散心也,今無漏戒時異分心,有漏心也,定散共攝者,有漏定猶是捨緣故。」

208、《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顯業鈔云,慧解脫及身證等者,謂慧解脫阿羅漢退現法樂住,身證不還退滅盡定是也。問:何故云慧解脫哉?答:唯解脫慧障,雖斷煩惱障,未解脫定障也。有定障故,退現法樂住也,鈍根故,不能解脫定障也,故別起定障,是下劣受所知障所攝。」
《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3:「賢聖章曰,言退者,退有二義,小乘之中退失於果,名之為退;大乘之中退失禪定現法樂住,名之為退。」

209、無學五退、思、護、住、堪達種姓者,即六種姓羅漢中前五者。六種姓羅漢者,一、退法阿羅漢,二、思法阿羅漢,三、護法阿羅漢,四、住不動阿羅漢,五、堪達阿羅漢,六、不動阿羅漢。

210、《瑜伽師地論》卷57:「問:若預流者修練根時,既得練根,亦證一來果耶?答:證。問:亦證不還果耶?答:不證,對治難得故,所應得義極廣大故。問;若不還者修練根時,既得練根,亦進離欲耶?答:進。問:亦證阿羅漢果耶?答:不證。由前因故,轉根已後,一切皆證。問:何故轉根?答:於薄少升進不生喜足故,為植引發勝定力故,為植多聞力故,為植論議決擇力故,為植觀察甚深法忍力故。」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續後云,少善者,不得四無畏等也;勝定者,滅定等;甚深法者,觀真如也,指真如云甚深法也。四無所畏者,一、正等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障法無畏,四、出苦道無畏。」

211、《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聽聞鈔云,於諸緣前方便中等者,謂指四緣、五緣之中第一止息捨,云前方便中已說捨也。今說種類等者,指餘三緣、四緣也。」
212、《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續後鈔云,此二種者,形沒、二形生也。受得律儀等者,近事、近住也,非出家戒也。」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許此二種等者,形沒正義皆不捨戒,二形不捨近事戒故,全分總言皆云不捨。」
213、此喻之意,不律儀如病,受戒、得定如對治藥,不服藥病難愈。

214、《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5:「處中無表捨由六緣,一、由受心斷壞故捨,謂捨所受,作是念言:我從今時棄先所受。二、由勢力斷壞故捨,謂由淨信、煩惱勢力所引無表,彼二限勢若斷壞時,無表便捨,如所放箭及陶家輪、弦等,勢力盡時便止。三、由作業斷壞故捨,謂如所受,後更不作。四、由事物斷壞故捨,事物者何?謂所捨施寺舍、敷具、制多園林,及所施為罝網等事。五、由壽命斷壞故捨,謂所依止有轉易故。六、由善根斷壞故捨,謂起加行斷善根時,便捨善根所引無表。」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由六緣捨者,初之五緣通善不善,第六一種唯捨善者。章,一、由受心斷壞等者,此是誓捨。第二期盡,淨信、煩惱目善不善。第三業滿,雖期未盡,事竟亦捨,此自業滿。四、己施他所施總壞,無表便捨。」

215、《表無表章詮要鈔》卷5:「續後云,支類雖殊者,近事四支,十善十支故。加期限滿者,近事三緣也,加一,十善可為四緣也。」
216、此文述說二師之義。第一師義,善身、語二表,唯在欲界及色界初禪,以欲界、初定有尋伺故,意表通三界。第二師義,語表、意表同初師義,身表通色界四禪,以出入息為身之因故,既然身業通四禪有,何不許色界四禪皆有身表?

217、《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續後鈔云,或通四禪者,或言遮二乘故,縱雖無漏,或有發,謂八地以上及佛也,非云一切起,故云或也,顯不二乘也。八地已去,純無漏相續位,故出之,七地已前,或時出有漏心,有濫故,但云八地以去也。」
218、《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如鼻、舌應亦爾者,說佛鼻、舌,佛既恒居第四靜慮,明知二識上地亦有,不爾,佛豈無八識耶?以此故知,舌等既然,無漏身、語八地有。」

219、《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豈彼世尊等者,舉果顯因,世尊猶前引而有故。」
220、《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此別解至定是無漏者,此意說云,若是色界迴心菩薩別脫戒,為菩薩時,依於色界而是有漏,至佛位時捨前有漏,決定得其無漏別脫。有云,此約菩薩無漏心受,以上三定有漏不能發身、語表,故言定無漏。此義不然,既許四禪凡夫得受菩薩律儀,豈可不發身、語表業得戒無表,以此故知,迴心之者不得言定無漏心受。」

221、此出自《梵網經》。十八梵天者,《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其天有二,大乘小乘各說十八,其四禪各三業報之天,大小乘同,已外若依小乘天者,加五淨居及無想天以成十八,此中不用。若依大乘,於前三禪各更加一菩薩之天,總名者是,於第四禪別加三箇菩薩之天。何以故?八地、九地、十地定生如次,是前所加三天,下地不定只總加一,如次說此十八梵天,言此受得菩薩戒故,亦不相違。此出瑜伽論疏所說,諸勿疑謗。」

222、《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別受別脫除諸一切聖者者,若是聖者即能別受出家別脫,凡夫即不然。既簡凡夫唯不得受出家戒,明知亦得受菩薩戒,如何說言三定唯依無漏心受?
章,上界至由此不得者,釋色界凡夫不得別受出家律儀,又釋者,色界迴心必不生下,故須於上受出家。凡雖迴心求大菩提,還下生,故不定受。談實容受於理何傷?思之。」

223、《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既許欲天至得別脫者,住梵行者,有聖教文得別脫戒,雖未見文,舉梵行例。」
224、《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但非彼性者,如半擇迦雖具彼戒,不得名為近事男女,名非彼性。章,故有別脫非菩薩戒者,容有彼也,不同地獄無非菩薩之別脫戒。」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續後云,有別脫非菩薩戒者,菩薩戒一切不遮受之,故非所論。今鬼、畜許之別受五、八也,故云有別脫非菩薩戒也。」

225、《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地獄無由至可攝於彼者,地獄唯得菩薩戒攝,然雜受處。今解,或可純受處得,亦何妨哉?佛等力故。云純受者,據餘時說。」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顯業鈔云,雜受者,輕繫地獄也,純受者,則八熱等也。」

226、《瑜伽師地論》卷53:「問:由幾因緣不應授彼近事男律儀?答:略由二因,一、意樂損害故,二、男形損害故。若意樂損害者,當知一切不應為受。若男形損害者,或有為受,然不得說名近事男,不說因緣前已具辯。」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意樂者,意樂損害也,俱形損者,集解云,男女合說名為俱形損,亦既男形損失,二形俱無故,名俱形損。」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瑜伽但遮意至不遮畜生等,此論意云,畜生等趣既非所遮,何故不得受近事戒?」

227、《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𥝠云,色界九地者,四未至、四根本、中間禪是也;無色八地者,四未至、四根本也。續後云,初未至是斷對治也,或少分者,七作意中初三,離上品也;全分者,至第六作意,欲界九品皆離也。第九解脫道者,九品中第九解脫道也,彼位立初禪,七作意中第七也。已上皆遠分等者,中間禪、二禪以上也。」

228、《瑜伽師地論》卷9:「律儀所攝業者,謂或別解脫律儀所攝業,或靜慮、等至果斷律儀所攝業,或無漏律儀所攝業。」
229、《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續後云,等至即通八等至,然而靜慮、等至相並,故靜慮四禪、等至四無色也云也。果斷者,斷,戒義也,定共戒也,果者,此定戒定果故。此二者,四禪、四無色也。」

230、《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續後云,尚不說四等至,何况等,師云,今云四等至者,色界四近分也,意云唯說四根本,不說四近分。何况四無色?况也。所以爾者,下云故以根本及以方便、中間等故,其方便者,四近分故。」
231、《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略不建立者,既言略者,明知實有。言色戒者,無表色戒,名為色戒,揀於意中無表也。」
232、《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顯業鈔云,薩婆多,無色界不立定戒,故云不同也。」

233、《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或鈔云,謂四禪、初未至、中間禪,是云色六;四無色定,此云四也。色界五地通見、修斷道,無色三地、中間禪唯局修惑斷道。非想一地,非一切斷道,彼定弱故,唯有遊觀無漏。總有無漏,則通十地。」
234、《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或抄云,若修道斷對治等,謂此師意,斷欲界九品修惑,依地唯有色界六地,五地加中間禪也。無色中隔四禪,非親故,非近故,無斷義故,云唯遠分性等也。問:何故云唯遠分性哉?可不通持對治哉?答:為簡非斷對治云唯,非謂不通持,如前可知乎。」

235、《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3:「章,有義,修道至何廢依彼?賢聖章曰:阿羅漢果,通依九地皆容初得,謂四靜慮、未至、中間、下三無色,皆容初得無學果故,有頂雖有遊觀無漏,非斷惑故。」

236、《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雖知論文等者,對法唯說此依未至,故須會之。彼論約於已上遠分而決定故,但說已上為遠分治,不約已上容有斷治而說之也,實亦不遮上有遠治。」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續後鈔云,雖知論文等者,對法論引指端、分別二經云超中二果聖者,依初未至故。據多分决定能者,通途必可依初未至故。不據容有者,若修上無漏者,必九地中依何定地證也,一類進修上無漏者,容有依九地,故云不據容有也,不進修上無漏者,必依初未至,故云多分决定也。」

237、《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上明依地,下明依身,由有遠分故通三界,斷治唯欲。」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三界身一切容起者,此文總也,上二界身但起遠分,依欲界身可通起也。」
238、《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續後云,北洲行十善故,無不律儀也。六欲天中,忉利天與修羅闘諍殺彼,故有殺生業道,然而非要期、非活命故,非不律儀也。畜生等亦爾,雖有互相食噉,非不律儀也。」

239、《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處中等者,前有兩解,初唯有漏,後通無漏,彼雖斷初唯有漏正,今此都敘通無漏者,故知二師合任用也,令勿執也。章,身、語色者等者,前來已總辨實表業,此中復別辨二假業,故文不重。又處中內,此通無漏,可以通攝,故偏言之。章,除律儀善外等者,攝善饒益皆是處中。」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意表等及無漏者,即是前明處中之中,許處中戒而有無漏師義。」

240、《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大種造色章云,諸律儀戒,顯揚論說依不現行法建立色性,皆以所防欲界惡戒大種所造(文)。或鈔云,謂不約身、語動發,依所防假立色名,故云不現行法。不律儀色,不約所防,依所發現行身、語色,故云依現行法也。」

241、《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3:「造色章曰:今應問曰:若爾,別解脫及定道俱戒既離大種,應不得生?此隨所遊所防名色,亦隨彼二假說大造。不離義有二,一、定同處,二,必假藉,別解脫戒等必藉大生,非定同處,亦名不離。(乃至)此義名色,假名為造,遠分對治,故無有失,遠防自身曾有惡戒,即從過去大造今色。(乃至)若取依身大種名造,無色聖者應無無表,便非大乘,亦違顯揚諸律儀色依不現行法建立色性,故以隨彼所防大造。」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師義云,三界言總標也,貫下定戒、無漏戒也,謂別脫局欲、色二界,定、道通三界,故云三界別脫、定戒、無漏色等也。」

242、《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或鈔云,故不以等故之字,古來屬上句讀之,御科文意屬下,所防有廣通義,所發無此義,以有廣通義,所以遮無義,云故不以等也,所發不定有一切故,云未必等也。」
243、《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續後鈔云,身、語二表,思也,思非色,然而假所發名色,名造也。」
244、此者,謂《唯識》,彼者,謂《顯揚》。

245、《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3:「章,其不律儀至名彼大造,造色章曰,不律儀戒,顯揚論說依現行法建立色性,即以所發惡身、語色大種所造,名離質造,所餘皆名不相離造。」
246、《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聽聞鈔云,此出難會釋也,先難意云,若不律從所發名色名造者,仙人意嫌,小乘有身、語表得心,大乘意唯意表,無身、語表,如何從所發名色、造哉?若依之大乘有身、語表得心,違二十唯識云意罰為重大罪,如何?」

247、《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聽聞抄云,今解下會釋有三義,是第一會釋也,從殺雨石之具判色業。續後云,能殺具者,天雨石殺一國人,其石為能殺具也。」
248、《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顯業鈔云,准此二說者,善處中准律儀解,惡處中准不律儀解,光義同之。續後云,准此二說者,顯揚、唯識也。」
249、《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之所逼錄者,逼迫記錄。」
250、《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顯業鈔云,大小便道合者,是尼遮也。續後云,遮法者,受戒羯磨中說百遮等文也。」

251、《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所受師長等者,此下方舉二所受物。此舉所受師長等物,此物名為供事之業,是自供事之所得故。」
252、《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3:「扇搋迦,此云無根勢用。半擇迦,此云樂欲,樂他於己為過故。」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若有半月起男勢用者,攝釋云,半月女,半月男勢方動,得半月名。續後義云,若有半月等者,半月起男用,半月不能起男用也,非半月男形、半月女形者也,雖男子,半月不生男用者也。或有被他於己為過者,攝釋云,被他於己行非梵行,得他精而自男勢起,名為灌灑。」

253、《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外道賊住者,外道詐為比丘,名外道賊住。若受戒時緣不具等,雖受而不得戒,處比丘中同布薩等,名賊住。章,若別異住者,犯四根本,無藏心而即發露,名破戒而不得根本之罪,由無露故,然有別住,終身懺悔,故與不共而別明也。章,不共住者,犯根本罪,若不即發露之者。」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續後云,外道者,破內外道也。文集御注云,謂曾作外道,來受具戒後,復入外道,今又重來受具戒者也。遁倫云,勤策盜聽大法,名賊住。」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若別異住等者,周法師云,犯根本罪,懺悔之者,名別異住,不懺悔者,名不共住。集玄解云,犯僧殘者名別異住,犯波羅夷名不共住。」

254、《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續後云,王臣者,王之臣也,謂屬王臣也,非云王與臣。遁倫云,若王所惡者,造輕過,王所惡也。造王不冝業者,反逆重惡也。若他劫引者,屬賊人也。若他所得者,年少之時,父母遺失,為他所得也。」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不宜業者,違王教法。」
255、《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3:「略纂曰,守園者,謂守寺門人。倫記曰,其守園人,即是舊云僧伽藍民也。」

256、《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或有為受者,但形損害,不損意樂,即許受之,若損意樂,即不容受,故置或言。」
《瑜伽論記》卷14:「補闕云,但由二因不應為受,一、意樂損害,二、男形損害,雖復為受不名近事。是則類知,依止損害,身帶癰腫等,許受近事。白法損害,若造無間業、污比丘尼、外道賊住,心極改悔,得受近事。五、繫屬他,在家俗人亦許為受近事。六、為護他中,若諸龍等變化作俗人形,為受近事,不為護他故。下明近住戒障,若白法損害,心極改悔,與受近住戒。言隨他轉者,但隨他心詐現受相。」

257、《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顯業鈔云,近事以親近承事為性,男形損害者,以無親近承事之義,唯戒成,性不成也。近住者,非承事義,唯住涅槃義也,是故縱雖男形損害,戒、性俱成,故唯意樂損害一緣也。」
258、又除闕減至圓滿僧眾者,此為《瑜伽師地論》卷53文。其解如前註釋123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顯業鈔云,又除闕減等者,中國者十人,邊土五人也,若一人減,作法則不成,故云除闕減也。」

259、《瑜伽師地論》卷100:「由轉形故,捨苾芻律儀或苾芻尼律儀,隨得其一。」此意,若苾芻轉為尼,即捨苾芻律儀,得苾芻尼律儀,更不須重受戒,反之亦然。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更不須重受戒也者,問:支條尼多,如何便得?答:其不同者但所學故,既非所受根本有異,故不重受,受具足支唯根本故,其不同者是學處支。」

260、《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更加一也者,集玄解云,此依四分,其五分律加不非時食,若十誦律說六法者,四重為四,第五不得與男子身相觸,謂腕已上,第六不得與男捉手等,謂腕已下。又說一切有部根本律云六法者,一者不得獨在道行,二者不得獨渡河,三者不得觸丈夫身,四者不得與男子同室宿,五者不得為媒嫁事,六者不得覆尼重罪。」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顯業鈔云,更加一也,集解云,更加一者,六之一一上更加一故,謂於婬欲戒,更加與染汙心男子共身相摩觸;偷盜戒上,更加草木、四錢等;於殺生戒上,更加蟻子等打縳等;於妄語戒,更加戲笑輕妄語;後飲酒、非時食二戒,律文無加事。」

261、四支者,謂身三語一,即殺、盜、婬、妄語。唯增於語三者,謂於語上增綺語、兩舌、惡口三支。
262、《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光云,若竪為言,若橫而語者,竪從五戒至十戒等也,橫者,四支、七支橫得頓也。」
263、《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若捨之時等者,斷善、命終決定頓捨,誓犯不定。」

264、《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或抄云,其捨者,且如十戒等,謂初問意,正學戒人捨六法,欲作沙彌尼,捨六法所攝四支歟?捨十戒之中本得四支歟?」
265、《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又尼五戒等者,五字錯,合是具字。此難意云,受具戒時四支先得,捨具戒時,但為捨三,為四亦捨?」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或鈔云,五百兩字,冩誤,可云尼具戒後等也。見有五字,後人依藥師經加百字歟?兩字共誤也。問意,比丘尼捨具戒作沙彌尼,唯捨三支,又總捨七歟?」

266、《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尼捨七支至前四支故者,集解云,言三者,受具之時,更所受參之戒,離間語等三也;言四者,前十戒時身三語一也,謂不妄語也。此意云,捨尼具戒時,但捨受具時之更所受參之戒,而不捨從先勤策女時所受之四戒也,即身三及語一也。二云,總捨七支,以受時別故,集解云,此釋意云,受具時身三語一雖則前四,而護持心異故,受具時更亦得受身三語一也,由此故知總捨七支也,受具之時身三語一亦捨,故成七也。」

267、《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解云至種子能感者,問:如何道理種子能感異熟耶?答:資有漏業名之為感也。問:現行上尚不能招,種何能感?答:談實現行亦能感彼,然業未熟,果不即生,故熏成種,後時招果。若爾,現行既能招,何須種子感?答:現行雖生,剎那滅故,熏種子後生於果。若但現行,現行滅已,後果起,闕俱有之因,久已滅故,為此言種感也。定、道種子,定、道類故,假名定、道,非如餘人將此種子為實定、道戒體也。」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續後抄云,答意云,定、道能招異熟也,但現行不能招,種子能招之也。其種子定相應思所薰種子,能感果也,凡定、道戒,現行思也,以其思約所薰種子談之。雖別解脫,以防非能,約種子云種子能感果也,定、道亦同之也。」

268、《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若不生者,身、語不生也。章,若如前說,即是身業為重者,此意說云,仙人意嫌是意業重,能殺國人。若准初解許有表業,既由有表,國人方死,即是表業,何云意重?章,解即亦色也者,從彼鬼神所發雨石,仙人無表而得色名,依他所發假名自色。」此中所言若准初解至何云意重者,周師之意,若准初解許有身、語表業,既由有身、語表,國人方死,即是身、語表業為重,何云意重?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一云等者,此小乘說,仙人亦動唇口等也。既無經教,不可為憑。章,但由仙人等者,下解大乘意,仙人實是無有身、語。」

269、《瑜伽師地論》卷53:「問:何故世尊於苾芻律儀中,制立苾芻、勤策二眾律儀,於苾芻尼律儀中,制立苾芻尼、正學、勤策女三眾律儀。答:由彼母邑多煩惱故,令漸受學苾芻尼律儀。若於勤策女少分學處,深生喜樂,次應授彼正學所有學處;若於正學多分學處,深生愛樂,不應率爾授彼具足,必更二年久處習學,若深愛樂,然後當授彼具足戒。如是長時於少學處積修學已,次方有力能受廣大眾多學處,然後於苾芻尼律儀能具修學。」

270、《四分律行事鈔批》卷9:「若言金銀生像者,此梵漢雙舉,梵言生,此曰金,梵言像,此言銀。」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6:「金銀生像者,南山云,胡漢二彰,謂胡言生像,此翻金銀也。善見云,生色似色,似即像也,此謂金則生是黃色,銀則可染似金,故云生像。」

《瑜伽師地論》卷53:「問:何故於勤策律儀中增離金銀,非於近住律儀耶?答:由彼勤策在出家眾攝。夫出家者,於二種處極非淨妙,一者墮欲樂邊,嬉戲、嚴身、所行、所受,皆隨所樂;二者蓄積財寶。為除斷初非淨妙處,施設遠離歌舞、妓樂,乃至非時而食。為斷第二非淨妙處,施設遠離執受金銀,由彼金銀,一切財寶之根本故,又最勝故。」

271、《瑜伽師地論》卷53:「問:何故於勤策律儀中,遠離歌舞妓樂及塗冠香鬘,制立二支,於近住律儀中合為一支耶?答:諸在家者,於此處所非不如法,諸出家者,極不如法。是故,於在家者,就輕總制為一學處,欲意令彼若暫違犯,尋自懇責,合一發露,不由二種。諸出家者,於此一處,就重別制以為兩支,欲意令彼若起違犯,便自懇責,二種發露,不但由一。」

272、《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3:「隨心有二,一、菩薩戒隨要期心,如今所引。二、定道戒,隨入定等現行之心,散心即捨。」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問通受菩薩戒等者,准此問意,受三聚戒亦受定、道,約邀期也。」
《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若起貪心等者,顯業鈔云,定、道之戒假立現思,若起貪心,即是現思謝,思滅而作散心,此位無定、道之戒,爾者,三聚淨戒悉無到未來際之義,若如是者,隨心之義不立。答中以身中有種子者,定、道戒起異心之時,則雖謝滅,曾得功能遷種子留,身中有此種子,此種子者,定、道家類故。又當可成者,今雖謝滅,一成就之後又可有成理。」

273、《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顯業云,意業發無表義,章主本意,此文誠證也,此處不述不發師義故也。」
274、猶即不捨同聲聞耶者,意謂猶即不捨,不同聲聞耶?即一「不」字貫通捨及同聲聞。
《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別受七眾,名為別受。三聚之中通受七眾,名為通受。」

275、此無表色,亦可得言不從表生者,《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亦可說言不從表生者,生不從表,發色望他。」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從彼鬼神所發雨石,仙人無表而得色名,依他所發假名自色。」
276、《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問:業道、無表二有何別?答:業體實思,無表色者,唯是假立,防惡色故,假名無表色。又無表者,種上功能,業思實體。又未受戒,但不殺生,唯得一種自性業道,若受戒已,更別得彼無表之戒。又處中善,雖不由受亦有無表,據其體用亦與業道而不即一。」

277、《表無表章栖翫記》卷1:「章,大乘既無等者,已上立理,此下結問。章文無答,意已如前,既假名色,何妨云爾?」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如何得言至無表色耶者,其答意者,假所發雨石之色以立其名,亦復何失?」

278、《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顯業鈔云,若約定所生色者,凡夫定所生色也;及廣慧等者,聖者定所生色也,唯識義云,私記曰,言廣慧聲聞等者,珠云從慧立名,佛地論云深廣圓滿善通達故,名為廣慧,即是波羅密多聲聞等也。又定性聲聞,能信大乘藏識教等,生無色界,得入滅定,名為不愚法;不定性聖,不生無色,無利益故。」
279、《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顯業鈔云,若據業果及唯凡夫者,上四字,聖者業果也,下四字,凡夫業果也。若約業果,無色界凡聖並無身、語色故。如前分別者,指第六門。」

280、《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菩薩戒通六趣者,通受七眾皆通六趣也。問:在家二眾可爾,雖通受,何出家五眾通六趣哉?出家五眾剃髮、染衣相,持鉢、持衣等也,如何色無色天眾、餓鬼、畜生等受比丘戒哉?答:師云,菩薩戒廣攝六趣,都無遮趣生,但遮七遮,故六趣四生皆可成通受。比丘戒,但餘趣不成其性也。一切有心者、解法師語者,皆悉菩薩機故無遮,故云通六趣也,解語、發心皆可得菩薩戒故也。但出家相不具足故,不能受機,不堪也非教,不令被也。」

281、《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別解脫、五、八在三天下者,除北洲也。」
282、《表無表章詮要鈔》卷6:「續後云,次釋意,無漏有三品,佛果無漏上品也。解脫道位得佛果上品無漏,指此位所得云自然也,謂無間道位,一切有漏種子、劣無漏皆悉捨,解脫道位得上品無漏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