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註釋 - 卷六註釋


1、《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雨眾外道者,謂數論師之大弟子十八部主,雨時生故,名雨,彼之徒黨,名眾。」
2、《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為性尋思者,性多思慮,為性觀察者,性多推搆。初體是思,後體是慧。住尋思地,住自辨地者,地謂所依,依內尋伺,外起言辨。在異生位,在思度位,故作是執。初四由法,後二由位,由具彼法,在彼位故。」此意,尋思地,謂內起尋伺,自辦地,謂外起言辨,隨思惟、觀察行地,謂思度位。

3、如是者,謂前雨眾外道所計四理。如是之下四故,一一別配四理,即施設故,結第一理「若從彼性,此性得生,一切世間共知共立彼為此因,非餘」,餘三可知。
4、《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又有相法,於有相法中者,有相即有體相能依果法,於有相法中,即有體相所依因法。第三,即由自相可得,如因自體,不由比度者,如因自相,有能生果功能可得,非有果體,此因自體,現所可見,不由比度。四、由自作業可得,謂如了別色業。以顯眼識等。五、由因變異故,果成變異等者,親因既變,果亦隨之,緣亦如是,如穀禾等,非因無變而獨變果。」

5、《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設若救云,障緣亦能障於因者,亦應顯因,何故但言從緣顯果?量云:汝宗之因,應從緣顯,障所障故,猶如果法。或汝果法,不從緣顯,許有障故,猶如因法。」
6、此文意謂,復應問彼:為有性是障緣,為果性是障緣耶?若有性是障緣者,以汝法性本來是有,恒為障緣,是即有性,應常不顯了,此則不應道理。又因亦是有性,何以障緣不為彼障,令不顯了?若言果性是障緣者,是則一法,亦因亦果,如芽是種子果,亦是莖等因,為因即非障緣,為果則是障緣,即一法亦顯亦不顯,此則不應道理。此中有性,謂有體性;果性,謂因體上本有果性,此性未顯,從眾緣顯。障緣,障謂障礙,緣謂顯性之緣。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釋云:「有性是障緣等者,有性謂有體性,果性謂因所有,即體名為義,名果性。此中問有體作障緣,為果義作障緣?若有體是障緣,體性常有,是則性永不得顯。顯如未顯,常有體故,因亦常有,何不為障,而獨果有,能為障耶?量云:『汝宗之果,應永不顯,常有性故,猶如未顯;汝宗因體,亦應為障,體常有故,猶如於果。』若言果性是障緣者,如芽一法,亦因亦果,望種是果,望莖是因。望莖不障,望因能障,障義攝顯、不顯,故成一法亦顯、不顯。應立量云:『汝宗果體,亦應不顯,有因體故,如自性因。』然彼宗果,體一向顯,故為此難。或『汝自性體亦應果,顯之因故,如後果因』,猶彼執芽是因必顯,故成斯難。或『應果性非障,體即因故,如因;因亦應障,即果體故,如果』,故言一法亦因亦果。」

7、《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本法與顯,為異、不異等者,本法即果,先來有故,顯謂顯了,遇緣顯故。若不異者,法應常顯,本來果法先常有故,先顯今顯,不應道理。量云:汝宗果法,先來應顯,即本法故,猶如本法。」
8、《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性若是無,不可顯了等者,有相法中,若無彼性,不可顯了,如角中乳、水中酪等。若有彼性,方可顯了,如乳中酪、鑛中金。不遮有無性,但遮果住因。」

9、此即第三卷中所云覆蔽障、隱沒障、映奪障、幻惑障。
10、此謂真智、他心智等。
11、聲相論者,立聲相常,要由眾緣,方得顯了,故如從緣顯了論者,非是應理之說。
12、在此法者,謂內道中人,此非是外道。

13、於此七問,第五十一卷中亦有解答,文長不錄。第五十一卷中但有六問,其第六問,如彼卷云:「為由異相而說生耶?謂於未來,有未來分及有因分,由此二種,其相有異。來至現在,有現在分及有果分,由此二種其相有異。」即此第六、第七二問合一。此第六問,是問去來實有論者,汝是計未來本有異相,來至現在,現在則有今異相耶?本異相、今異相,即五十一卷中第六問所說未來、現在異相。此第七問是問彼,汝是計未來有現在分耶?《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釋云:「今異相者,本體雖同,相待相別。有現在分者,謂法未來,有未來分,及現在、過去分,義顯現在,亦有現在分,及未來過去分,過去亦然。今此但舉有二世分,餘類可知。」

14、現在業用與彼未來本法,若有異相,若無異相,皆非應理。若有異相,則現法、本法雖相有異,然皆是實有,即應皆有各自業用,是則現在獨有業用,未來無有,不應道理。若無異相,即現法、本法其相無異,則未來本無業用,而現今有業用,不應道理。《瑜伽師地論》卷51釋云:「又一切法,第一義中無作用故,業用離相,異不可得,唯即於相而假建立。設有異者,未來、現在同實有相,唯說現在獨有業用,理不可得。又此業用,便應本無而今得生。」

15、《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復有自性雜亂過失者,此顯第七有現在分雜亂之過。未來既有現在之分,應即現在,有現分故,猶如現在,現難亦然,故成雜亂。」
餘相圓滿、異相二者,亦是有此過失,如《瑜伽論記》卷2云:「此顯第七有現在分雜亂之過,兼通餘二有此過失。未來既有現在之分,應即現在,有現分故,猶如現在,故成雜亂。其相圓滿,應立量云:未來相應滿,有餘一分相故,如現在;或現在相應不圓滿,有餘一分相故,猶如未來。異相之難,為量同此。」

16、《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自相者,結前三世自相一異。共相者,結前三世常無常,三世共有故。」
17、《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如說一切有,謂十二處者,此言意顯,十二處通三世,意識所緣法境,三世俱是,若去、來無,便違此教。」
18、若無知無,即是緣無而起取無之覺。
19、此取無覺,為作有行,為作無行者,是問:此取無之覺,其行相為是作有,為是作無?

20、《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於無法密意說有無相者,意顯無法能自持無,有此持無之法,故成密意,說之為有,說之為法,非顯無法如有有體。於有法中亦密意有者,有非實,假說有持,故名密意。」此中無法能自持無者,以曾有、當有故。有法中有非實者,是說假法,假法依實而說有持,故名密意。
21、由過去業習氣故,今愛、不愛果生,故佛密意說有過去業。《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由此因緣,彼行勝異相續而轉,名習氣者,即此習氣,行之勝異,相續、間斷、隱顯、細麤、緣不緣、礙不礙等有差別故。」

22、《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未來中可生法相,謂不得非擇滅法。不可生法相,謂得非擇滅法。」
23、薩埵,即是有情。此文唯言六名,第八十三卷說八名。《瑜伽師地論》卷83云:「我者,謂於五取蘊,我、我所見現前行故。言有情者,謂諸賢聖,如實了知,唯有此法,更無餘故,又復於彼有愛著故。言意生者,謂此是意種類性故。摩納縛迦者,謂依止於意,或高或下故。言養育者,謂能增長後有業故,能作一切士夫用故。補特伽羅者,謂能數數往取諸趣,無厭足故。言命者者,謂壽和合,現存活故。言生者者,謂具生等所有法故。」

24、《瑜伽論記》卷2云:「先不思覺等者,先不思量我有情覺,率爾而起有情之覺,明知有我。先已思等者,由先已思我當作等,而有作業,明知有我。」
25、已立名者名,即是剎帝利、婆羅門、吠舍、戍陀羅、佛授、德友等,此是種種有情差別之名。
26、《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此師本計離蘊有我,故計所見色等為我,是顛倒覺。」

27、此意,離蘊計我,不應道理。《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云:「於色事中,形量可得,於受事中,勝劣可得,於想事中,剎帝利等可得,於行事中,愚智可得,於識事中,能取境界可得。」
28、此意,是則即蘊計我,不應說名為顛倒覺。
29、此意,是則境、心二種,便成雜亂,故不應理。

30、《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云:「現見世間起顛倒覺,如於遠處見杌為人,即於無情起有情覺。如是於有情數起無情覺,於餘有情數起餘有情覺,顛倒亦爾。汝若不許起此顛倒覺者,便與世間現量相違,誹撥為無,不應道理。」
31、義者,即境。比度思量,是謂比量。
32、上來是難彼第一因「先不思覺,率爾而得,有薩埵覺」,自此以下難第二因「先已思覺,得有作故」。
33、我既是常,若有動作,即是恒常動作,我既常作,不應復作。

34、《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若有因作,而言我作,便違自宗。若無因作,我應恒作,我恒有故,不待因故。」
35、《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若不生起法及非法,應諸蘊身畢竟不起者,我若不造法及非法,後蘊應無,以無因故。量云:應後蘊畢竟不生,執我不起法、非法故,猶如兔角。又應不由功用,我常解脫,以不生起法、非法故。量云:汝我在生死,不由功用應成解脫,不造法、非法故,如涅槃位。彼說我得涅槃之時,離眾縛故,名為解脫,在生死中,便有縛縛。」
36、此意,若我無常,非是即蘊,然離蘊體之外,別無有生有滅,相續流轉之無常法,故汝所計我為無常,非是即蘊而在蘊中,不應道理。

37、《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又於此滅壞,後於餘處,不作而得,有大過失等者,我無常滅,業亦隨無,後餘果生,無因而有,是謂不作而得過也。我今佛法,種剎那滅,隨本識中前滅後生,果由因起。汝無熏習,我滅業亡,後果無因,故成大過。量云:汝我滅已,後有果應不生,以無因故,如兔角等。」
38、此意,若我位在蘊外餘處,則我應是無為,然今我有生老病死、苦樂愛恚等變異相,若是無為,便無此相,此相無故,而言是我,不應道理。此論第六十五卷中亦有詳解,文長不錄。

39、《瑜伽師地論》卷65釋云:「若計有我,一切蘊法不相應故,無有蘊者,此所計我,若無有蘊,便無有色,非身相應,亦非苦、樂等受相應,亦非眾多種種差別諸想相應,亦非善、不善、無記思等相應,亦非受用色等境界分別意相應,如是此我,應無所依,無受無想,無思慮等,亦無分別,是則此我,不由功用,究竟解脫,無有染污。是故此計,不應道理。」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又我與身不應相屬,量云:我應無染污,任運解脫,又應不言我有色等,計異蘊故,不為蘊故,如虛空等。彼計實我,雖不屬蘊,仍言我有色等,故為此難,不爾便有相扶極成。不應相屬者,是我有色等義,非攝屬義。」

40、《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設是我者,我應無常者,彼受者、作者等,不是諸行,即是我者,我應無常,有作用故,如手足等。若無變異,應非受者等,無變異故,如虛空等。」
41、世間人所謂士夫身,是於五取蘊上假立,故云彼士夫身是假說,是假設。
42、安保者,謂安住保持。《瑜伽師地論》卷86云:「於諸行中,修無常想,行有五種,謂由無常性、無恒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變壞法性故。此中,剎那剎那壞,故無常。自體繫屬,有限住壽,故無恒。外事劫後,決定無住,故非久住。壽量未滿,容被緣壞,非時而死,故不可保。乃至爾所時住,於其中間,不定安樂,故變壞法。」

43、《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釋云:「我及世間,皆是常住等者,世間有二,一、五蘊世間,二、國土世間。數論師計,二皆常住,或隨所應,餘師所計。我者,自我,世間者,他我,下諸常論法依此計。作者有二,一、自作,謂宿作因;二、他作,空、時、方、我、本際等作。此非二作者作,名非作者作。亦非自在天,及梵王等,諸變化者之所變化,名非化者化。此依八十七卷釋。由性常故,不可損害。如山地等,積集而住。伊師迦者,西方二釋,一、近王舍城,有高大山,堅硬常住,我等亦爾;或復有草,名伊師迦,體性堅實,故喻我等。」

44、計常論者,《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六十二見中,四十見是常見,謂四一切常,四一分常,八有想,八無想,十六非想非非想,并計極微體性常住,勝論、順世皆有此計。」
六十二見者,《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六十二見,如此卷,及後卷之五十八、八十七,顯揚第九、第十,對法第一,唯識第六,別章等釋。其梵網六十二見經,及舍利弗阿毘曇,是正量部義,長阿含經梵動品,是大眾部義,大毘婆沙第一百九十九、二百,是一切有部義,非此所宗。其大品經第十五,大智度論,說身、邊見以為根本,五蘊各有四我所見,三世各成二十句見,并本合有六十二見,隨機別說,非此所明,恐繁不述。」

45、《瑜伽師地論》卷87:「又此一切諸惡見趣,由六因緣而得建立,一、由因緣故,二、由依教故,三、由依靜慮故,四、由依世故,五、由依諸見故,六、由生處故。由因緣者,謂彼一切薩迦耶見以為因緣。(以下省略)」

46、依下中上靜慮,或依天眼,發起常見,是四一切常論。《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釋云:「依下中上靜慮者,此四一切常論,八十七云,謂計前際三常論中,由上中上清淨差別,各宿住隨念俱行,意顯依下品定起宿住念,知過去二十成劫,依中品定憶四十成劫,依上品定憶八十成劫,皆悉是常,由執世間空劫為隱,有劫為顯,非滅壞故。四、依天眼見現在世,不知生滅,或見諸識,此滅彼生,無斷絕故,見麤非細,遂執為常。天眼為先,方見生死現在,故是未來前際。此中前三,憶過去世,後一現在,未來前故,合名前際。此諸見中,過去名前際,未來名後際,現在通二,待望別故。」

47、此文是說一分常論。《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釋云:「或見梵王隨意成立者,一分常見,梵王立言:我常,子無常。有事彼者,隨彼意立:此無常,彼常。是初一分常見。或見四大種變異等者,聞梵王立大種常,心無常,或心常,大種無常,同彼忍可,名第二一分常見。三、戲忘天沒,來生此間;四、意憤天沒,來生此間,得宿住通,二俱憶言,在彼諸天,無此二事,故是常住,我有來此,故無常,故名第三、第四一分常見。此中說依定得宿住念,憶色界法勝計者見故,略說初二,不說後二。」

48、想差別者,謂一想、種種想、狹小想、無量想。受差別者,謂一向有樂、一向有苦、有樂有苦、無苦無樂。《瑜伽師地論》卷87云:「有一想者,謂在無色空無邊處、識無邊處,有種種想者,謂在下地。即如所說,隨其次第,應知說我,有狹小想,有無量想。一向有樂者,謂在下三靜慮,一向有苦者,謂在捺落迦,有樂有苦者,謂在鬼、傍生、人、欲界天,有不苦不樂者,謂在第四靜慮已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49、計極微是常住者,《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釋云:「計有為先,有果集起,離散為先,有果壞滅等者,謂彼計執實有體性,空劫時為先,至成劫時,有果集起,散常極微集成麤故;於壞劫時,麤聚眾色離散為先,有四大壞滅,還唯極微。住在空劫時,彼由宿住隨念,見壞劫末,麤色散成微,成劫之初,散微成聚色,或見空劫逈色諸微,遂執為常,此勝論師,執細常、麤無常。」

50、此意,若宿住隨念是取我,然所憶念如是名等差別,皆非我體,是故不應道理。憶念過去如是名等諸有情類,如《瑜伽師地論》卷49云:「若於種種有情眾中,謂於東方、南西北方,種種名字假設安立品類差別,隨先過去所有自體,八言說句差別類中,隨念六種略所行行,有無量種宿住隨念。何等名為八言說句?謂如是名,如是生類,如是種性,如是飲食,如是領受苦樂差別,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所有壽量邊際。何等名為隨言說句六種略行?(以下省略)」

51、《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若從離散,應一切時一切果生等者,成劫之時,聚色若從散別極微生,即空劫時所有極微,皆能生果,因恒有故,如劫成時,非但成時為因有果,故成因果無決定義。又麤聚色,性是無常,能生散極微,體是常住,麤細常住二返相生,應一切時,相違之因生一切果,故說應無因果決定。」

52、《顯揚聖教論》卷14云:「謂從極微造作麤物,為過彼量,為不過耶?若不過者,麤質礙物,應如極微,不可執取。又復世間,不見質礙、不明淨物,同在一處,故不應理。若過彼量者,過量之處麤質礙物,非極微成,應是常住,若復計有餘極微生,是則極微應非常住。」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釋云:「若言不過彼形質量等者,因、果二量大小既同,云何極微名質分,麤形有分。成唯識云:所生果色不越因量,應如極微不名麤色,為量如彼。顯揚第十四云:若不過者,麤質礙物,應如極微,不可執取;不見質礙、不明淨物,同在一處,故非道理。 …… 若言過者,諸極微體無細分故,不可分析,所生麤物,亦應是常者,極微不可析,有體既稱常,麤物雖過本,有體亦應常。顯揚十四云:若過彼量者,過量之處麤質礙物,非極微成,應是常住。此意難言,極微無細分、不可析,稱常,所生麤物,過量之處,餘之細分,不可分析,亦應是常。」

論言「若復說言,有諸極微,本無今起者」者,《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釋云:「若轉計言,過量之處,餘之細分,一分極微,本無今起者,是即汝計極微為常,不應道理,許新生故。顯揚云:若汝計有餘極微生,是則極微應非常住。或諸麤物是細極微性,而得新生,本無今起,應一切極微體皆非常。」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釋云:「今此中義,諸極微體無細分故,不可分析,故說是常。所生麤物若過彼量,過量之處非極微成,應如極微不可分析,應亦是常。若復說言,過量之處別有極微,本無今起,是則極微不應計常。」

53、誰復於彼制其功能?意謂,誰復於彼所依細物,制止有情能生功能?所依細物,即是極微。《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釋云:「誰復於彼制其功能者,誰於彼極微,制有情功力,不令生之。」
54、由共相、自相故者,《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釋云:「共相故者,結前常義,常與無常是共相故。自相故者,結異不異相,極微自體相,與果異不異故,名自相。」

55、《瑜伽師地論略纂》卷3云:「申正義中,一切時者,於三世時;一切種子者,於一切有為差別種類中;自然者,本性;由他者,為他物壞;無生者,無起作。於此五中,無變無動,乃名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