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師地論》卷69:「謂五神通,皆世俗智攝,若諸異生及諸有學相續中者,皆是有漏,若在無學相續中者,皆是無漏。第六神通,盡及無生二智所攝。盡、無生智,如前應知。」
《瑜伽師地論》卷69:「若一切結無餘永斷,名為漏盡。即於此中,世間盡智及無生智,名漏盡智。」
《瑜伽論記》卷18云:「言盡、無生智,如前應知者,若不分別是出世,若分別是世間,俱是無漏等。是即漏盡通,通世出世,唯無漏。」
2、十智者,《瑜伽師地論》卷81:「復有十智,一者苦智,二者集智,三者滅智,四者道智,五者法智,六者種類智,七者他心智,八者世俗智,九者盡智,十者無生智。」
《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漏盡身起至十智為性者,是漏盡身之所起故,名為無漏,非體全是,故通十智。十智之中,世俗有漏,他心三智通漏、無漏。下之兩義意同此也,以漏盡通即三輪教誡輪攝,餘二准此通漏、無漏。」
3、《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作用狹故者,問:亦能聽法者,境何故名狹?答:望於色界仍是狹故,不與通名。」
4、《瑜伽師地論》卷37:「諸佛菩薩略有三種神變威力,一者神境神變所攝,二者記說神變所攝,三者教誡神變所攝。當知此三,如其所應,攝入三種神通威力,謂神境智通威力、心差別智通威力、漏盡智通威力。」
5、《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答由遍計至三輪清淨者,此中總意,遍計所執而無自性,故三世無希望等,總談三世離遍計,故三輪淨,非三輪別配三世。」
《瑜伽論記》卷21云:「明三世、輪清淨,謂於過去無顧戀,於未來無希望,於現在無染著,即說三世無顧戀等名三輪清淨。」
6、《瑜伽師地論》卷27:「復有諸相圓滿教授。其事云何?謂由三種神變教授。三神變者,一、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於己生極尊重,由彼於己生尊重故,於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由記說神變,能尋求他心行差別。由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故三神變,能攝諸相圓滿教授。」
7、此意,神變,取能變義,故辨其名但取初、後兩釋。初釋者,變之神,依主釋;後釋者,神即變,持業釋。
8、此意,教誡之名,亦教亦誡,持業釋,或教與誡異,相違釋,二釋皆得。
9、二種異故者,意謂教授、教誡二種相異,教授令彼善生,教誡令其惡滅,故二種異。
10、《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7:「三示導者,一、神變示導,二、記心示導,三、教誡示導。」示現教導,名為示導。
11、《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今者大乘至教誡攝者,以四道理教示於彼,不名示導等。俱舍意者,六通之中,神境通、他心通及以宿住,名三乘導。所以然者,示現神通及說法,以宿世等事多令彼證知而生信,故得示導名。天眼等通,自性遠見所照境等,然他心不智,不肯依信,所以不得示導之稱。」
12、《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記之說者,記者,他心即言說,即此言說,名記說輪。章,說之記者,記如前。今即以記復論,三輪皆悉是通所攝,記即是通,故後說勝,說非通故。」此意,記之說者,記別他心之中言說,他心即言說,即此言說,名記說輪。說之記者,他心中言說之記別,名記說輪。既然三輪皆悉是通,故以後說為勝,言說非是通故,記心方是通故。
13、《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屬耳聽者,此意說云,既能於己生尊重心,故亦於己所說之法,能屬耳聽。」
14、《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能知說法音聲義故者,天耳也。章,以知他心等者,他心通。」
15、《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聞彼聲或說法音聲者,聞聲者,但聞他聲,或說法音者,聞他說法之音聲也。或可聞自聲及自說法聲,亦無有失。」
16、《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雖天眼通至略而不說者,此說天眼不是語業之所以也。由彼天眼見未來等,彼意識生死智通緣於未來,為此所引知未來法,是意業淨,能引天眼,略而不說。談實天眼見於色已,而說於法,亦合是彼語業淨收,思之。」
17、《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7:「三示導者,一、神變示導,二、記心示導,三、教誡示導。如其次第,以六通中第一、四、六為其自性。唯此三種引所化生,令初發心最為勝故。或此能引憎背正法及處中者,令發心故,能示能導,得示導名。又唯此三,令於佛法如次歸伏、信受、修行,得示導名,餘三不爾。」
18、以一記一、以一記多心者,《瑜伽師地論》卷37云:「又能以一知他心智,於一有情,如是所有,如是體性,如是品類,如是行相,如是分齊,心起現前,於一念頃,並如實知。又能以一知他心智,於多有情,如是所有,如是體性,如是品類,如是行相,如是分齊,心起現前,於一念頃,並如實知。」
19、諸根勝劣、種種勝解、種種界行者,《瑜伽師地論》卷49云:「如所成熟修證圓滿信等五根,成軟中上,當知是名諸根勝劣。若從他信以為其先,或觀諸法以為其先,成軟中上愛樂印解,當知是名種種勝解。若廣建立種種種性,或諸聲聞所有種性,或諸獨覺所有種性,或諸如來所有種性,或有種種不定種性,或貪等行差別道理,乃至有情八十千行,當知此中名種種界。」
20、最極唯以一界為神通境者,最極,謂最極少,一界,謂一世界。
21、《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即是彼所有俗智者,彼自受用身所有俗智。」
22、《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上下應思者,下,非一地獄,上但作者,欲、色二界。問:何故不化無色界?答:通依色界,色界劣於無色界故,故不作彼。若爾,世尊如何能化?答:世尊自在,故不相例。」
23、《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小山等類者,即卵生也,依小山住,即名小山,依大山等亦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