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註釋 - 卷六十一註釋


1、《瑜伽論記》卷17云:「上來決擇生雜染,文有四段之中,前三已訖。自下第四重舉佛經解釋。於中有四,初解出愛王經,二、解八苦經,三、解三士經,四、解十有情等雜經之文。就初經中,先舉王問,後佛為解。問中先敘問意,第二正問。出愛王者,即舊言優填王也。正本音言嗢陀演那,此云出;伐蹉,此云愛;褐賴闍,此云王。優填者,訛也。佛答之中,初開六章,次依章解,後結勸修學。」

2、《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6云:「論云不相似子者,謂是下賤人生,與王不相似故也。相似子者,是王真子,與王相似,以形儀等與父相似,人皆愛之,無詈害言也。」
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61云:「或推注已,或怨恨已者,謂或令彼受大劬勞,及或令彼心生怨恨故。」
4、《瑜伽論記》卷17云:「可愛法中,可愛是總也,可樂、可欣、可意者,如次配未、過、現也;亦可名異義同也。」

5、《瑜伽論記》卷17云:「第二,解八苦經中,初引經總標,後次第別解。」
6、《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6云:「論云云何眾苦所隨故苦,謂生那落迦及一向苦餓鬼趣中,乃至名眾苦所隨故苦者,謂此中應言傍生一分受苦亦是,上來數有此文。而此中據多分受苦者語,傍生受苦少於鬼故。」
7、《瑜伽論記》卷17云:「言云何麤重所隨故苦,謂三界諸行為煩惱品麤重所隨等者,此門約行苦而說生苦相。餘處所說前七是苦苦者,以就餘門說故,無妨。」

8、《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6云:「此生、老、病、死苦,勘前本地第十及緣起經廣辨。」
9、《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6云:「論云何五取蘊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者,謂依此故,生苦得生,是生苦之器故,言生苦器故。依生餘六苦,謂老苦等總名生苦依器故,依此器而生苦,言依生苦器。或此是生苦之器,餘六苦依生苦器而生,名生苦器;餘六依生苦而有,此即生苦為器,合而言之,名生苦器故。或初是生苦,第二是生一切苦器,合而並名依生苦器故。」

10、《瑜伽論記》卷17云:「第三,解三士經中,有二十四種三,合為十一番。初約行以辨三品,有二復次;二、生之所重,三、事,四、圓滿,五、臣,六、四語,七、受欲,八、食;九、約施以辨,分之有三,一、約物,二、約田,有二復次,三、約心;十、約戒辨,有七復次;十一、約修以辨,有四復次。」

11、《瑜伽論記》卷17云:「言有唯能成就受具足支,無餘三等者,景等云,謂受戒已後不行四依等,名無受隨法諸學處支。不持譏謙戒,名無隨護他心支。不持隨中諸學處戒,名無隨護如先所受諸學處支。此即前三是受戒,第四句是隨戒。今勘前來聲聞地明六支尸羅,至五十三卷中明苾芻四支戒,與此同,即攝前六為四也。」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6云:「論云受具足支,謂性戒支;受隨法諸學處支,謂受戒時末後說四依等;隨護他心支,謂威儀遮戒,此三是受戒。隨護如先所受諸學處支者,謂隨戒。即受、隨二戒也。」

《瑜伽師地論》卷53云:「苾芻律儀,四支所攝。何等為四?一、受具足支,二、受隨法學處支,三、隨護他心支,四、隨護如所受學處支。若作表白第四羯磨,及略攝受隨麤學處,是名受具足支。由具此支故,名初苾芻具苾芻戒。自此以後,於毘奈耶別解脫中,所有隨順苾芻尸羅,若彼所引眾多學處,於彼一切守護奉行,由此得名守護別解脫律儀者,是名受隨法學處支。由成就此二支者所有軌範具足、所行具足,是名隨護他心支。軌範具足、所行具足,如聲聞地已說。若於微細罪中深見怖畏,於所受學諸學處中能不毀犯,設犯能出,謂由深見怖畏及聰叡故,是名隨護如所受學處支。」

12、《瑜伽師地論》卷11云:「力勵運轉作意者,謂修始業,未得作意者所有作意。有間運轉作意者,謂已得作意,於上慢緩修加行者所有作意。有功用運轉作意者,謂即於此,勇猛精進、無有慢緩修加行者所有作意。自然運轉作意者,謂於四時決定作意,一、得作意時,二、正入已入根本定時,三、修現觀時,四、正得已得阿羅漢時。」

13、《瑜伽論記》卷17云:「第四,雜解經文,有八復次。十種有情眾於十種法愛樂喜悅者,次第配之可知,義顯易解。」
14、《瑜伽師地論略纂》卷16云:「發業有三,一、相應發,剎那等起也;二、親生發,近因等起也;三、增上發,謂遠因等起,更引餘煩惱而發業也。」
《瑜伽論記》卷17云:「亦可無明與業俱起,名相應。前念無明引發後業,故名親生。更引餘助,或無明發故,名增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