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種姓地第一者,十七地中,聲聞地第十三,此即簡前生後。初瑜伽處等,簡餘二乘,三乘皆有初瑜伽處故。瑜伽有四不同,此為最先,故言初。瑜伽是觀行,種姓是觀行種子,種子能為現行觀行作所依處,故言初瑜伽處種姓地。此初瑜伽中有三地,故次頌文云姓等,是一。世間出世間,種姓地名。先姓等者,姓中有四種,謂自性、安立、諸相、數取趣。此種姓有四種不同,故言姓等。論云『此地略有三,謂種姓、趣入,及出離想地』,此地總是三,言想者,以想能起言說,言說即名,從因為名,故言想。此中義者,此地略有三種,一、名種姓,二、名趣入,三、名出離。今順結頌法故,想字在下,又想即是名。上來既列三地名竟,下結言此名三地。」
《瑜伽論記》卷6云:「初瑜伽中,有其三地,一、種姓地,二、趣入地,三、出離想地。從初標名,名種姓瑜伽,故總頌云姓等。此卷解種性地、趣入地,下之四卷,解出離地。大意,種姓即是成姓種性,趣入即是發心趣求聖道方便,出離即據已入聖道,其中非無通明諸義。」
2、《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解種姓中,云有種子法,由現有故者,種子法,即涅槃證之種子;由現有故,簡當有義,現簡於當,有簡於無。若爾,勝軍當有,此如何通?解曰:由現有煩惱等障可斷故,亦名現有。此三家義,任應敘之。論次下言,便有堪任,便有勢力者。有說:堪任,謂姓種姓,勢力者,習種姓也。今思不是。所以者何?姓種姓本有,何勞言遇緣?故云非也。今意者,堪任,謂有種姓、習種姓,勢力,道種姓也。能得,謂得有餘;能證,無餘涅槃也。能生現行,故名種子。梵本云馱都,此云界,是因義也。梵云涅縛婆轉,此云姓,是體性義也,據義各別。」此中涅縛婆轉者,《瑜伽論記》卷6云:「梵本云濕縛娑縛,此云性,是體性義也。」
《瑜伽論記》卷6云:「答: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處所攝者,景云,若依執性,聲教中雖不辨賴耶,今依大乘道理,說彼聲聞種姓無漏種子,定須附在第八識中,以第八識即是第六所攝,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泰云,附在異生所依五蘊,有聲聞姓殊勝無漏種子體相,不在山河外六塵中,故六處所攝。」此中景云聲教,謂聲聞教;第六所攝,意謂第六意處所攝。
3、《瑜伽論記》卷6云:「景云,種姓未生果時,未習成果,其用未增,微隱名細,但名性種姓。後若藉緣增長,已與果時,已習成果,若種若果,俱說名麤。此雖舊種,增長已去,即名習種。新熏種子,亦名習種。今種姓地,意明性種,後趣入地,方明習種也。又性種姓有二,一是有漏,以此為因,能生見道前七方便行,二是無漏,能生見道已去無漏。習種姓時,亦有二種,一是性種中有漏種子,遇緣引發,增長已去,即名習種。從此習種,生起見道已去無漏,還即熏種,並名習種。」
4、《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答種子在一相續中文,云若法異相俱有而轉,見彼各別種種相續,種種流轉,如是種子,非於六處有別異相等者,此中意,初翻解,後正解。謂若法下至種種流轉,此翻解,此中意,若種子與六處所依各別,相可種種相續,種種流轉,如十色處、八識處。如是種子,非於六處有別異相,故知在一相續,如攝論中解。此中不如菩薩,故不言六處殊勝,但言六處也。」
言墮一相續者,意謂唯墮意處,《瑜伽論記》卷6云:「今問種姓,為同真如遍十八界多相續,為墮一界一相續中?答言,唯墮賴耶意界一相續中。」
《瑜伽論記》卷6云:「言如是種子乃至六處殊勝者,如是種子,若離第六處,別有體相,可許墮在多相續中,然此種子,非於六處別有異相,即於如是賴耶意處種類分位,有此種子功能,說彼意處名為殊勝。」
5、《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云達須、蔑戾車,此云樂垢穢。正至即四果,可謂正行正至也。」
《瑜伽論記》卷6云:「備云,番夷諸國,名為達須,達須之中,不信三寶,習染惡業,名蔑戾車。」彼卷又云:「亦可有三寶處,即名中國,若無三寶,皆名邊國。正至即是四果,聖人名正至善士故,順正理說,四向四果名正行正至。」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21云:「四眾、賢良、正至、善士不往遊涉者,謂苾芻、苾芻尼、近事男、近事女,是名四眾。一切賢聖,是名賢良。已趣各別煩惱寂靜,是名正至。百行所攝,受諸律儀,是名善士。」
6、《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21云:「云何有障過等者,此說重障,略有三種,謂異熟障、業障、煩惱障。異熟障者,謂若生處,聖道依彼不生不長,於是生處異熟果生;或有生處,聖道依彼雖得生長,而於其中異熟果生,聾騃愚鈍,盲瞽瘖瘂,以手代言,無有力能解了善說、惡說法義,是名異熟障。言業障者,謂五無間業,及餘所有故思造業。諸尤重業,彼異熟果若成熟時,能障正道,令不生起,是名業障。煩惱障者,謂猛利煩惱、長時煩惱,由此煩惱,於現法中,以其種種淨行所緣,不能令淨,是名煩惱障。如下自說(陵本二十九卷)。」
7、《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解勝處淨信中,云前行增上諸清淨信者,謂信是見道入相之前行。」
《瑜伽論記》卷6云:「自圓滿中,云前行增上諸清淨信者,意取見道前行有漏淨信也。」
8、《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解法教久住中,云當知說彼勝義正法作證道理等者,此意,明正法五百內,由有正法作證。」此意,明正法五百年內,猶有勝義正法作證道理存而未亡。
《瑜伽論記》卷6云:「言當知說彼勝義正法住證道理者,此據證行久住不滅,不論教法,故云勝義正法。」
轉法輪者,如《瑜伽師地論》卷95云:「當知世尊轉所解法,置於阿若憍陳身中,此復隨轉置餘身中,彼復隨轉置餘身中,以是展轉隨轉義故,說名為輪,正見等法所成性故,說名法輪。」
9、《瑜伽論記》卷6云:「勞策戒者,即是沙彌十戒,亦名勒策戒也。泰云,梵音沙彌,此云勞策,又云息惡。」
10、《瑜伽論記》卷6云:「根律儀者,即是防護六根念、慧也。」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解根律儀中,防護乃至所有貪憂,此憂非五根起,以憂代苦,其意說苦也。」此意,憂受非從五根所起,既論本文說於六根律儀,由不修習防護故,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即知論中言憂,其意是在說苦;以憂代苦,故云貪憂。
11、以正思擇食於所食者,《瑜伽師地論》卷23云:「云何名為由正思擇食於所食?正思擇者,如以妙慧等隨觀察段食過患,見過患已,深生厭惡,然後吞咽。云何名為觀見過患?謂即於此所食段食,或觀受用種類過患,或觀變異種類過患,或觀追求種類過患。」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食知量,云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者,為斷故上受,新上受更不生,又為斷故苦受,新苦受更不生。」
12、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者,瑜伽論第二十四卷更有廣解。
《瑜伽論記》卷6云:「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者,知從此心順貪瞋等,即攝令淨。」
13、若往若來,正知而住等,瑜伽論第二十四卷自當廣解。
14、《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樂遠離中,無倒修治初業地已者,謂修治初發心業,即出家等是。邊際臥具者,極惡臥具名邊際也。」
15、《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21云:「安住賢善勝三摩地者,為欲對治欲貪等故,住三摩地,思惟青瘀等相,是名安住賢善勝三摩地。三摩呬多地說:何故此相說名賢善?諸煩惱中貪最為勝,於諸貪中欲貪為勝,生諸苦故。此相是彼對治所緣,故名賢善(陵本十一卷)。」
16、《瑜伽論記》卷6云:「彼由如是漸次修行,乃至無動者,牒後劣緣。若復獲得依四聖諦,乃至如理所引作意者,牒前勝緣。及彼為先所有正見,乃至而般涅槃者,是真修體。」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21云:「為令遍知永斷作證等者,此中遍知,謂於苦諦;永斷,謂於集諦;作證,謂於滅諦;修習,謂於道諦。」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21云:「於四聖諦入真現觀等者,謂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前觀察,名真現觀,此即見道有學解脫。於上修道由數習故,更復證得無學解脫,是名圓滿解脫,此即有餘依涅槃界。從是以後,身任運滅,住無餘依,是名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論云「若復獲得依四聖諦,為令遍知、永斷、作證、修習他音教授教誡」,此意,若復獲得他音教授教誡,彼教授教誡,是依四聖諦,為令遍知、永斷、作證、修習。
論云「及彼為先所有正見」,意謂及彼作意為先,所引所有正見。
17、《瑜伽論記》卷6云:「解第三門中云,阿賴耶愛,遍一切種,皆悉隨縛等者,景云,計賴耶為我,以愛我故,愛我眾具,故賴耶愛,遍一切種,皆悉隨縛。復因此愛,生長餘惑在賴耶中,故云附屬所依,成無量法。既無斷道,故難傾拔,既無種子則無因,無因故,諸佛傍緣不能救,不能救故,所有惡法畢竟堅固,久遠隨逐。備述三藏解,染污攝藏,遍藏一切十八界、十二處、五取蘊,故云遍一切,阿賴耶名染攝藏故。」
18、《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21云:「謂一切種圓滿等者,三藏十二分教,名一切種。趣涅槃宮為先首故,是名圓滿。善釋文句,故名分明。四種道理相應,是名稱當道理。文句可味,故名美妙。無所依止,故名殊勝。顯然有趣,是名易可解了。」
論云一切種者,謂一切蘊、處、界種種,及一切出世間種種,非謂一切種子。此一切種,攝盡世間、出世間,故圓滿分明;分別稱當苦、集、滅、道諦,故稱當道理;其諦其理,美妙殊勝,易可解了。
19、《瑜伽師地論》卷84云:「當知此中內朽敗者,外持沙門相故,內無沙門法故,猶如大木,外皮堅妙,內被蟲食,虛無有實。」彼卷又云:「水生蝸螺者,謂所聽受與水相似,除渴愛故,若諸苾芻犯禁戒等,如彼蝸螺穢濁淨水,是故猶如有蝸螺水,不堪飲用,應遠離故。螺音狗行者,謂諸苾芻,習行惡行,於受利養臥具等時,自稱年臘最第一故。實非沙門,稱沙門者,已失苾芻分,稱有苾芻分故,實懷惡欲,而自稱言我是第一真沙門故。非梵行者,實非遠離婬欲穢法,而自稱言我遠離故。又失苾芻性,而自稱有苾芻性,是故說名妄稱梵行。實非沙門,而自稱言我是第一真實沙門,是故說名妄稱沙門。」
螺音狗行者,《瑜伽論記》卷6釋云:「又如狗號聲如螺,然有狗行,破戒苾芻,形相似實,實性惡行。」
20、生無暇者,《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釋云:「生難處者,是依梵本云生無暇處,是謂在此處無暇能入道,如世言無暇作此事。」
21、《瑜伽論記》卷6云:「近中復二,一者時近,此人已經多身修習,住最後生,住最後有,住最後身,即由此身當得涅槃。生、有及身,體一義異,若對七生、十四生等,此人住最後生;若對三有、二十五有相續位中,此人住最後有;身是依止義、積聚義,從無始來身身相續,此人得道,餘生皆滅,住最後身當涅槃。或即由此剎那無間,當得作證者,住金剛心也。加行近者,或於此生不久,即能起於加行,或更經一生,即能起於加行,或加行不久得涅槃,皆名加行近。」
22、《瑜伽論記》卷6云:「趣入地中,先結前問後,後對問正釋。正釋有三,初頌,及長行開別四門,次依門解,後總結之。解初門中,謂安住種姓補特伽羅,本性成就涅槃種子者,牒前種姓地,即是性種姓。若於爾時有佛出世生於中國等下,正出趣入地體,即是習種姓。就中有二,一是有漏,能生見道已前七方便行;二是無漏,能生見道已去諸無漏行。今言有佛出世,乃至從彼聞法者,出趣入自性發起之緣,得初正信等,出趣入體。從此已後,由此法受,乃至能作長時信等依止者,即前正信、戒、聞、惠捨,名為法受。為涅槃法,受行信等,名為法受。由彼法受為因,感得次生勝身,與彼轉勝信等為依。復由轉勝信等諸法,乃至若道若路,若正行跡,能得涅槃,能趣涅槃者,道謂七方便道,路謂道品八正路等,行跡即是四聖諦觀,故昔賢聖,遊前道路,履前行跡,能得涅槃,能趣涅槃。彼於爾時,能引方便道,能入八正路,能履四諦跡,故能漸次,乃至究竟。」
23、《瑜伽論記》卷6云:「第二安立門,先問,次答,後結。答中初列八句,後次第解。解中有三,初釋八門,次攝八為六,重釋成就,後解趣入遲速。」
24、《瑜伽論記》卷6云:「解修分齊遲速中,總有三類,一、極久遠者聲聞,極多經六十劫修解脫分善根,最後身般涅槃。二、非極久遠者,有經多生乃至一劫,方般涅槃。三、最極速疾得般涅槃者,要經三生,第一生中,發心修習解脫分善,謂五停心,觀總別念處;第二生中,復修念處,從總念處修趣煖頂,或入下忍,或入中忍,名為成熟;第三生中,復從下忍,或從中忍,起增上忍、世間第一,入於見道,乃至究竟阿羅漢果。此人或時,於第三生得入聖已,於初果身,命終受生,受於七有,方便般涅槃。」
25、釅酢,味道濃厚的酸醋。釅,音與厭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