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論記》卷22云:「攝異門分之上者,前決擇分決擇向前本地分中餘不盡義,攝釋分中廣辨經論法用,即決擇其文。今攝異門分中,文、義俱辨,名有種種不同,義有眾多差別,一門攝多門,一義攝多義,今并決擇,名攝異門。若說攝異名,但攝於文,若說攝異義,但攝於義,今號異,則文、義俱攝。於此分中,論有二卷,此卷在前,故言之上。」
2、《瑜伽論記》卷22云:「言白品異門等宣說者,是善,通漏無漏,總名為白,欲以諸門次第宣說。黑品異門等宣說者,不善名為黑品,示欲以異門分別解釋。下半頌解脫二品,意為開悟他令覺義故,故說略頌應知也。依章解釋中,先解白品,後解黑品。解白品中有其四番,初解師等八門,二、智等十五門,三、如來等十門,四、欲等九門。初中有二,先頌列八門,一是師,二是第一,三是二慧,四是四種善說等,五是亦有因緣等,六、施,七、戒,八、道。次以長行解釋,還有八段。」
3、《瑜伽論記》卷22云:「第一釋師中分二,初明三師,次釋名義差別。前中言軌範師者,秉法者。親教師者,和上也。若同法者、能開悟者、令憶念者,即是同學先有解者。言開許制止一切應作、不應作者,是大師故。時時教授教誡轉故者,是後二師。言當知即是能說、傳說及隨說者,結前三師也。」
4、《瑜伽論記》卷22云:「次釋名義差別中,初釋師之名義,後釋弟子之行。前中,師之名義,略有十六句。景師云,能獎、勝獎、至獎三義者,文通於三師,能導、勝導、至導三義,亦通三師。泰師云,根本和上、闍梨,名第一伴,若說菩薩等誓法,更為一切眾生作和上、闍梨故,名第二伴。經中有此別名,故通之。」
5、《瑜伽論記》卷22云:「下釋弟子所修之行,有二十九句,廢易解難。言於一切事現正隨從,故名信順等者,諸有情等,於師所說因果等一切事中,信順精進故也。緣人起信,故名開信。緣法起信,故名淨信。」
6、《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起出離等所有尋思者,此中等言,等取證得。出離,謂於一切染法。證得,謂於一切淨法。」
7、《瑜伽論記》卷22云:「言梵行者,至習婬欲法者,謂涅槃離染,名梵,八支聖道,與梵為行。又煩惱名非梵,八支聖道離彼故,名梵行。又此八支,從彼如來梵音而生,故名梵行。又言安住餘梵行者,乃至由修身念者,三十七品,解位,三四二五在方便道,七覺在見道,八正在修道。見道雖具七覺,但見道一入,不起於定,即得究竟,是故餘之六覺,從定覺支,總名奢摩他。八正在修,以數觀察慧強故,餘七從慧,總名毘鉢舍那。七方便中,從四念處乃至五力,總名修身念,不同小乘但觀色身名為身念。言如其所應,彼自性故,彼品類故等者,問:見道七覺,有定非定,何故總名為定?解云,見道中定覺支是自性,餘六是彼品類,相從名定。修道,正見是自性,餘七是彼品類,相從名慧。見道已前有五法,四念處乃至五力,於中舉初、舉後,故名信、念。此四念處,依大乘中以念、慧為性,故於初四念住中但舉身念,後五力中舉其信力,皆通定、慧,故言此中信、念俱通二品。舉此欲明修身念體,通於定、慧。」
8、《瑜伽論記》卷22云:「言所言上者,超過一切三界世間善圓滿故者,此據後智體是出世,以行世間故,名世間。」
9、《瑜伽論記》卷22云:「言由蠢動故者,即前無足乃至多足。由依止故者,謂有色、無色為其依止。由心故者,謂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來於彼三種類中,最為第一故。」
10、《瑜伽論記》卷22云:「釋二慧中,三藏云,以二復次釋大師慧,故云二慧。又大慧者已下,第二義釋故。景云,雖有諸慧之名,總名二慧,即是異門名也。泰師又云,師為第一,慧為第二,故應云第二慧,但去第字,故頌云二慧也。文中有五十一句。」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於甚深空相應等者,甚深有二,一、空性甚深,二、緣起甚深。如其次第,名空相應、緣起隨順諸法。」
11、《瑜伽論記》卷22云:「俱生慧者,即生得慧。加行慧者,是方便慧。」
12、《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猶隨他轉而未身證者,從他聽聞,名隨他轉。自未通達,名未身證。」
13、《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遍於一切一門轉故者,謂諸聲聞,唯以涅槃而為上首;或諸菩薩,一切皆為迴向速證大菩提故。」
14、《瑜伽論記》卷22云:「言慧垣牆者,乃至非一界智者,景云,垣牆是後得智,遍利眾生,但於大悲心之所轉;堂殿是正體智,內證真如,名到究竟云云。泰云,界智,如垣牆,周遶遍於一切,垣有一門,界亦如是。界是因緣,遍一切法,菩薩初學,要觀諸法因緣。次能了知十八界差別,名非一界智,是趣二果加行道,故云階陛。於十八界中子細分別,一一皆有品類,故名種種界智,如堂殿,究竟住處故。即界智等,約初中後以辨三智。」
15、《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謂能善現等覺義故者,謂於等正覺法,能善覺了其義故。」
16、《瑜伽論記》卷22云:「第四,釋善說等,先別釋八句,後攝之為四。前中,言具足四依者,人四依,法四依,亦可有行四依,故云有依也。」
人四依者,《大乘義章》卷11云:「人四依義出涅槃經,來世憑仗稱之為依。依義不同,一門說四。四名是何?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其第一,須陀斯陀是其第二,阿那含人是其第三,阿羅漢人是其第四。有人出世具煩惱者,所謂地前種性解行內凡人也。如來滅後現化在時,名為出世。於初地上所斷二輪未能剪除,名具煩惱。」
法四依者,《大乘義章》卷11云:「法為行託,名之為依。依別不同,一門說四。四名是何?一、依法不依人,二、依義不依語,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四、依智不依識。」
行四依者,《翻譯名義集》卷5云:「行四依,律明糞掃衣、長乞食、樹下坐、腐爛藥。此四種行,上根利器所依止故。」
17、《瑜伽論記》卷22云:「第五,釋有因緣等五句,言四依者,謂樹下等四依也。」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謂由四依者,此中四依,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由依此故,於善說法毗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芻分。如菩薩地說應知(陵本四十二卷)。」
18、《瑜伽論記》卷22云:「第六,釋施中,初釋經中六句,次以六施配屬前文,後結成。所說六句雖別,不過三種,一、施品類,即前二句;二、施時分,次之二句;三、施處所,後之二句。」
19、《瑜伽論記》卷22云:「第七,釋戒中,先舉半頌列其四門,後以長行次第別解,即為四段。初解尸羅,即有十五句,第二解說法,即有六句,第三、四段,指如前說,可知。」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言具足者等者,聲聞地說:先於尸羅善清淨故,便無憂悔;無憂悔故,歡喜安樂;由有樂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陵本二十八卷)。此中具足、清淨二義,如應漸次配釋應知。」
20、《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乃至廣說黑品白品等者,謂若殺生諸所有相,是名黑品。若離殺生諸所有相,是名白品。有尋有伺地說:云何殺生?謂於他眾生起殺欲樂,起染汙心,若即於彼起殺方便,及於彼殺究竟中所有身業(陵本八卷)。又說:云何離殺生?謂於殺生起過患欲解,起勝善心,若於彼起靜息方便,及於彼靜息究竟中所有身業(陵本八卷)。其義應知。」
21、《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安住具戒等者,謂若軌則圓滿、所行圓滿、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是名此中廣說。聲聞地中別釋其相應知(陵本二十二卷)。密護根門等者,謂若念防護意,行平等位,是名此中廣說。聲聞地中別釋其相應知(陵本二十三卷)。於食知量等者,謂若不為飾好、不為端嚴,唯為令身安住及暫支持,食於所食,是名此中廣說。聲聞地中別釋其相應知(陵本二十三卷)。進止往來等者,進止往來,謂於應往還處,來往經行,是名於行正知而住。又若於住、於坐、於臥、於其悎寤、於語、於默、於解勞睡正知而住,是名此中廣說。聲聞地中別釋其相應知(陵本二十四卷)。」
22、《瑜伽論記》卷22云:「第八,釋道中,先舉一頌列其八門,道品七門為七,廣說為第八,故云無量為後。次以長行解釋,文分有六。」
23、《瑜伽論記》卷22云:「初解念住有十三句,然此文中無身、受、心、法等文,但明欲、精進等為四念住方便。住熱光者,能修懈怠對治法故者,如日之光能除昏闇,如是正勤者能治懈怠。此中顯示至四種對治者,但結於後四句也。」
24、《瑜伽論記》卷22云:「第二,解正斷、神足,第三、解根力,并指前說。」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於諸正斷、諸神足中所有異名等者,四種正斷,亦名正勝。四種神足,依四三摩地,修八斷行而得成就,由是建立彼彼差別,是謂異名。聲聞地中廣說應知(陵本二十九卷)。有勇悍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堅猛,及於善法不捨其軛。菩薩地中配釋六種精進,如彼釋義應知(陵本四十二卷)。」
25、《瑜伽論記》卷22云:「第四,解見道七覺,偏解擇法覺分。言簡擇者,總取一切苦法種類為苦聖諦故者,總緣於苦。最極簡擇者,至老苦等者,別取諸苦也。極簡擇法者,至先修所作者,簡擇契經能詮之教,依止此故,先修所作也。言審定等解了者,於一切法平等解了,故云審定。近解了者,證近前法得決定故,云近解了。前是尋求道者,前三尋思;今是決定道者,後三是如實智。此明二復次別也,解了仍是擇法覺分也。」
26、《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勝決擇等者,真實決擇,名勝決擇。等言,等取真實解脫應知。」
27、《瑜伽論記》卷22云:「第五,解八聖道,有三十句。黠了等者,是正見。但解正見、正語、業、命等。言了知分別體者,知能緣心也。又黠了者,知自相,通達者,知共相者,後智知自相,正智知共相也。問曰:此與因明相違,彼云比量知共相,現量知自相?答:不相違。因明現量知自相者,如五識、定心意識,各各知於諸法理事自相。今言共者,據所知理相似,故名共相。」
28、《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由他不作者,由從他受遠離戒故。」
29、《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謂於一分無穿穴者,謂於所受尸羅圓滿,無有少分虧損故。」
30、《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如是廣說等者,念有九種,謂念、等念、隨念、別念、不忘念、心明記、無失、無忘、無失法。如次配屬九種心住差別,謂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聲聞地中別釋其相應知(陵本三十卷)。」
31、《瑜伽論記》卷22云:「厭離已下,明正語、業,由厭離心而起,名厭離。所言念下,次解正念。略不辨正精進、正定、思惟三也。」
32、《瑜伽論記》卷22云:「自下第六,解廣說,有其三頌,合有三十四門。初頌十五門,次頌有十門,後頌有九門。」
此頌有十五門,即是智、宣說、善、欲、熾然、獨、遠塵、如病等、解釋、我、斷、盡生等、并天世眾生、依等、我作等。
33、《瑜伽論記》卷22云:「先解智,有十二句。智者,謂聞言說為先慧,乃至智者,謂知言說為先慧者,景云,依毘曇六根建立見、聞等,成實立六識,今依大乘對法云,若眼所識名見,若耳所識名聞,若自構畫名覺,現量所證名知。此文即說鼻舌身三根三識及五識同時意識、在定意識等,以為知也。若依經部,若自所證名見,即是現量,從他所得名聞,勝鬘經云:而說偈言,我聞佛音聲等。不自親聞佛說,傳聞便書名聞慧,是聖言量。若自思構名覺,即是比量。泰云,經中說智、見、覺、知四種,故論主解云,智者,謂先同聞,故起言說云我聞,因此起智,見、覺、知類此可解。」
34、《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無限量故等者,廣大善巧無邊無盡,名無限量。能為他義及為俱義,名最尊勝。」
35、《瑜伽論記》卷22云:「第三,解善,有十二句。景云,即是七善處,初明時善,於中亦三,謂初中後,即是教之功能,能令行人初生歡喜,是聞慧,行中道是思,後是修慧。後令離障證,即是智證。智中,初離現行垢,及一切究竟離欲者,斷隨眠也;第二義善;第三文善,此出教體,能詮所詮并為教體。第四純一,即是獨善,不與外道共故。第五圓滿者,謂無限量,最尊勝故者,所度無邊,能度之中,最尊勝故。第六清淨者,謂自性解脫者,謂在學位,無漏名自性解脫。第七鮮白者,謂相續解脫者,在無學位。第八梵行者,謂八支道者,三種解梵,如前所明。當知此道,由純一等四種妙相之所顯說者,此文即說梵行是總,純一等四,次第釋之。前三義別,不釋梵行,此文分分不同。昔來恒說梵行是總,餘七是別。泰云,雖舉八正道等,而此舉所詮顯能詮教,明總歎勝故。」
四種妙相者,《妙法蓮華經》卷1云:「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此中即說梵行四相,一者純一無雜,二者具足,三者清淨,四者鮮白。《法華經玄贊要集》卷14釋云:「言當知此道由純一等者,安國云,何故唯取純一等顯梵行相,文巧義妙何不取耶?答:後四是所詮,與八聖道義稍相應,所以偏取也。一者純一無雜,二者具足,三、清淨,四、鮮白。由此四義是所詮、是所顯故,與梵行為相;相者,相狀也。梵行,體是八支聖道,道諦也。此純一等四法,便是道諦向上證理斷惑之義用,道諦具有此四種相,故名梵行之相。」
36、《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謂我何當於彼處所等者,修所成地說:為趣究竟,於現法中心極思慕,彼由如是心生思慕,出離樂欲數數現行,謂我何當能具足住如是聖處,如阿羅漢所具足住(陵本二十卷)。其義應知。」
37、《瑜伽論記》卷22云:「第四,解欲有其四句,欲亦名愛,亦名為樂,亦名為信。」
38、《瑜伽論記》卷22云:「第七,解遠塵等,有十四句。景云,垢謂彼品者,即見斷慢同時心所,及見斷品所有麤重永無者,通取見斷一切隨眠名垢。言法眼者,謂如實現證唯有法慧者,能證唯法無人之慧,名為法眼。言見法者,謂於苦等如實見故,謂相見道。言得法者下,明得沙門果。言知法者下,明出觀,不可以他心智等而知,故云不自知得沙門果,而以觀行道理知自得果,復自知我預流果等也。獲得證淨下,明四不壞淨。越渡惑者,謂於自證。越渡疑者,謂於他所證者,若有未自證、多疑惑,由自內證故渡疑惑。
泰云,初句二番解釋,初番,決擇分智已生,未得究竟無漏智,於此位中,我慢能障見道現觀,惑有間起,惑無間起,名塵;我慢種子及見斷種,并名垢。後番,塵是修惑我慢及見惑現起,垢謂見修二品種子。最後句亦二番解,初番可知;後番,逆世俗生死,趣向勝義涅槃,故云建立二諦法。」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言趣向者等者,此中神通,謂即漏盡智通。由是能正記別所有能得漏盡方便,以此為依,趣證圓滿解脫,不復退還。此說趣向,唯約勝義。又復建立世俗、勝義二法,亦名趣向,謂於方便真實正覺了故。」
39、如病等者,《瑜伽師地論》卷68云:「於四種行,如其次第有四種見,謂於諸煩惱纏俱行行中,於煩惱隨眠俱行行中,於愛味俱行行中,於過患俱行行中,次第觀為如病、如癰、如箭、如障。」
《瑜伽師地論》卷86云:「厭背想者,復有四行,謂於諸行,思惟如病、如癰、如箭、惱害。如病者,謂如有一,因界錯亂所生病苦,修厭背想。如癰者,謂如有一,因於先業所生癰苦,修厭背想。如箭者,謂如有一,因他怨箭所中之苦,修厭背想。惱害者,謂於親財等匱乏中,因自邪計所生諸苦,修厭背想。如是名為修觀行者,於諸行中修厭背想。」
40、《瑜伽論記》卷22云:「第八,解如病等,初總標,後問答別釋。問意,何故經中說如病等,不宣說言猶如重病耶?答中,先總答其義,後別釋四行。前中,然修行者,至觀察彼果者,謂行者,先觀苦諦作無常行,次於彼事如實訶毀,猶如病等,甚可厭逆,次復更觀無常,觀察苦果。以彼行者初後二時觀於無常,中間觀病,故經說言彼如病等。若直說彼猶如重病,即不同觀彼無常也。」
41、《瑜伽論記》卷22云:「次別釋四行中,初釋無常。言無常者,至皆展轉故者,謂觀一身無常,名生身觀,念念無常,名剎那。剎那展轉者,由彼彼觸起盡故,彼彼受起盡者,觸、受雖復同時而得,說言從觸生受。又相似說,前念受相應觸,生後念觸相應受。此相續見者,明觀觸生受,但是相續,非一剎那,故云此相續見。由非不現見、非緣他智者,現見於苦,故云非不現見智;觀自身故,云非緣他智。第二釋苦中,先標舉二種,後別釋之。於中,初釋生等諸苦,言由見生身展轉有故,悟入苦性者,念念生滅,名為性苦,即是行苦。」四行者,即四觀行,謂觀無常、苦、空、無我。
42、《瑜伽論記》卷22云:「次釋三受皆苦,有三番重釋。第一番云,樂受變壞故苦,一切苦受,生住故苦者,此文分明說苦受生時苦、住苦,故苦苦。非苦樂受捨受,念念滅壞,釋行。行帶麤重,不得自在,名苦苦,體是無常滅壞法故,說之為苦。此中已下,第二番解。已滅壞者,由無常故,說之為苦,此過去也。已生起者,滅壞法故,亦說為苦,此說現在。此滅壞法,至亦名為苦等,賴耶捨受,體是滅壞之法,或時苦苦所隨,或時樂受壞苦隨逐;與此二苦隨一并生,名相應故。此捨受亦名為苦。云何當觀已下,第三番解。謂由此受,貪所隨眠,由隨眠故受當來苦,於現法中能生失樂受緣,即生憂惱,故生壞苦,如是當觀樂受為苦。云何當觀苦受如箭,至常惱壞故,此觀苦受也。非苦樂受,乃至苦樂二種者,此觀捨受。苦苦,壞苦,名苦樂二種。第三,第四,釋空、無我,文相可解。」
43、《瑜伽論記》卷22云:「第九,解釋中,有十二句。亦名顯示,亦名開示,亦名顯了等,即是攝異名義門。觸者,謂能觸證。」
44、《瑜伽論記》卷22云:「第十,解我,有其八句。我、有情等,或是外道神我,或明佛法假我。梵云薩埵,唐云有情。賢聖了知唯有情識,更無我等,故名有情。梵云波羅拏,此云眾生,古人以眾生譯薩埵者,謬也。梵云摩兔遮,此云意生,從意生故,是意之種類身也。摩納縛迦者,此云儒童,或云多年少,此等是神之異名,盛年自在意高下故,昔云摩納略也。養育者,造業招報,子果相生,是滋潤義,名為養育。」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謂具生等所有法故者,此中等言,等取老、病、死等苦法應知。」
45、《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復能無餘永斷慢等者,此中等言,等取掉及無明,五上分結之所攝故。」
46、《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謂第八有等者,此中總顯四沙門果生身差別,謂預流果,極餘七有;若一來果,生無重續;若不還果,唯於天有當可受生;若阿羅漢果,不更受當有。由是此說第八有等。」
47、《瑜伽論記》卷22云:「第十二,解盡生等,有二復次。初解我生已盡,通於四果,餘三唯在無學。後解如文。言記別四種解了行相者,即生盡等,名四解了;為他說故,云記別。」
48、《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并魔并梵者,魔謂天魔,即生欲界最上天子。梵謂梵天,即於色界中,初靜慮地受生諸天。如是二種,天世間攝,故并顯說。」
49、《瑜伽論記》卷22云:「第十三,解天世間。初解頌文,後散釋經文。前中,言并天世間者,是總句。此有二種者,此解頌中并天世眾生,此有三種二,謂依攝事分中有其三種,一、并魔梵二,魔於欲中自在,梵於淨定自在;二、并沙門婆羅門眾生二,謂生在人中,希魔梵而修行者;三、并諸天人眾生二,謂於天中除魔及梵,取餘天,於人中除沙門、婆羅門,取餘人。言如是總結:解脫三縛,出離欲貪者,如是等人不解脫貪瞋癡三縛等分,明羅漢不同於彼故,脫三縛等。」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并魔并梵者,魔謂天魔,即生欲界最上天子;梵謂梵天,即於色界中初靜慮地受生諸天。如是二種,天世間攝,故并顯說。如是總結等者,如前一切天、人差別,經文總結作如是說:為欲令彼一切解脫貪瞋癡縛,出離欲界貪故。」
50、《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此說涅槃名所求事。」
51、《瑜伽論記》卷22云:「下散釋經文中十句。毘奈耶者,是調伏,伏斷現行,故云由了相、勝解二作意也。斷者,由遠離、攝樂、加行究竟。超越者,由方便究竟果作意。餘文可知。」
52、《瑜伽論記》卷22云:「第十四,解依等五句。依謂五取蘊者,眾生自依五蘊;及七種所攝受事,即父母等者,復外依父母等。所言取者,謂諸欲貪亦名為取者,貪是四取之體,此據能取名取,故言是貪。若據所取名取,一、取諸見,二、取烏雞等戒,三、取我見及所計我,四、取五欲。若據所取名取,即說四境,名為四取,此如下文攝事分說。由不安立及安立故,說有四取者,景師云,在家人但起欲取、不安立見戒二取;出家外道起見取、戒取,名為安立;我語取,不安立及與安立,通在家出家皆起,故有四也。此如攝事分說。泰師云,欲取是本名故,不別安立,餘三取名是別安立故。由不安立及安立,故有四取。
言執著者,謂諸煩惱能趣於依,即名為纏等,現行煩惱能趣向彼五蘊及父母,即名為纏。彼品麤重。說名隨眠。如是名依一,名取二,名心依處三,名執著、隨眠四,此次第結前四門。於此有識身及外一切相中者,至境界相中者,明有識身中有本識種子,能與我慢等為因緣,及為境界緣。前種子望後種子為同類因緣,是故識身亦與隨眠為因緣。外一切相器世界等,但與我見、慢等為境界緣。又由緣彼外器世界等,熏成種子故,外器等望彼隨眠,亦遠為境界緣。」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七種所攝受事等者,如意地說應知(陵本二卷)。由不安立及安立故,說有四取者,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是名四取。攝事分說:如是四取依於二品,謂受用欲諸在家品,及惡說法毗奈耶中諸出家品。由佛世尊每自稱言:我為諸取遍知、永斷正論大師。故於此法誓修行者,雖帶煩惱身壞命終,而不於彼建立諸取。所以者何?彼於諸欲無所顧戀而出家故,於見、戒禁及以我語無執受故(陵本八十九卷)。由是當知,此說由不安立及安立義。謂諸煩惱能趣於依者,謂諸煩惱貪愛為緣,能趣所執五取蘊事,及與七種所攝受事。」
53、《瑜伽論記》卷22云:「第十五,解我我、所等。我慢執著,多是外道起。我慢種子,通內外道。次有一頌,列其十門,辨前廣說。」
54、此頌列舉十門,即是如來、無常想、底沙、怖、無為、不有、不相續、空、無常、無餘。
55、三明者,《瑜伽師地論》卷14云:「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斷常二邊邪執、現法涅槃愚癡、沙門婆羅門無明性故,建立三明。」
《瑜伽師地論》卷92云:「當知如是說正法者,大果大利,自利利他,無不圓滿。行於三世,無忘失住最勝義故,三種所緣境差別故,說名三明。」
56、《瑜伽論記》卷22云:「釋中,但解八號,不辨正遍知、如來二號。應者,應供養故者,有釋,梵音但名應,是故以應供養釋其應名。今解,有多義,且舉一義以釋之。遮行、行行皆悉圓滿者,如彼根,或防護根門,名為遮行。三業造修,名為行行。又復四種,至皆悉圓滿者,謂四禪增上心現樂滿也。前是行行者,前說遮行、行行,總名行行。後是住行者,四禪凝住,故名住行。此中清淨身等現行正命是行圓滿,密護根門是遮圓滿者,可知。由此二種,至無忘失法者,由行行故,顯三不護,由遮行故,顯無忘失。
由不造過世間靜慮,遮自苦行者,世間靜慮是樂道,外道造作苦行,名過靜慮。今明如來由不造過世間靜慮,遮苦行故,名遮自苦行。又解,由不造過出世定故,名遮自苦行。言又於世間諸法自性者,從緣生法;因緣者,能生因緣;愛味、過患者,由愛味故,起諸過失;出離者,離欲行者由見過患,故能離欲。能趣行等者,由見生死中向前諸法自性、因緣、愛味、過患等,心便厭背,趣三菩提等行,名為趣行。如來於此趣行,皆善知之,名世間解。」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依前後際宿住死生等者,謂依前際宿住智通,及依後際死生智通,善能悟入有情八萬四千心行差別故。云何八萬四千心行?佛地經論有釋應知(六卷)。」
57、《瑜伽論記》卷22云:「言此中如來乃至是不共德者,二障無處,無為理同,名為共德。自餘明行圓滿等句,是不共德,有為功德,諸佛各成就,別屬佛人,名為不共。」
58、《瑜伽論記》卷22云:「第二,解無常想。先開四門,一、修,二、修果,三、修差別,四、修方便。言於無常想,素呾纜中,修,謂若修若習者,依素呾纜修,修無常想。修果,謂一切欲貪廣說者,由修無常想故,能入空觀,斷一切貪,名為修果。此即舉所離貪欲,明義擇滅是其修果。修差別,謂譬喻差別者,因修無常想故,更作餘觀,名修差別。修方便,謂住阿練若處等,可知。」
59、《瑜伽論記》卷22云:「散釋經中為處、為事等六句,於中,先次第釋六句,後重釋五、六二句,有其三番。隨順欲貪,說掉等者,欲界散動名掉,色界持定起慢,無色貪順無明,即是色染、無色染、掉、慢、無明五上分結。舉欲貪,取五下分結,此過所除。言拔除根本者,害隨眠故者,斷種子。摧折枝條者,至不增長故者,下地煩惱,為求有報,修福分善,由斷煩惱,福分善法不增。以無常想所緣,至觀無常故者,想止觀境,顯示無常。」
60、《瑜伽論記》卷22云:「臺閣者,解脫俱行等者,謂在無學果。棟梁者,謂彼依因者,是前因也。象跡者,謂於諸跡中,象跡為最,於諸想中,無常想為最第一。無學無常想,境寬通,如轉輪王。學人無常想狹,如小城王。亦可除無常想,餘諸想等如城王也。」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謂於不淨等想者,此顯淨行所緣,名不淨等想。謂不淨、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念等所緣差別應知。」
61、《瑜伽論記》卷22云:「言唯有色無常性等者,四蘊無常,諸部共說。色蘊一種,有說劫初時生,劫壞時滅,中間恒住。為破此計,故言唯有色無常等。」
62、《瑜伽論記》卷22云:「第三,解底沙。底沙者,是星名,有比丘從星立名,名底沙。佛為底沙說四種往趣道障、二種道等。又云,婆沙三十卷有底沙梵天。景師云,言四障者,一、疑,二、邪尋思,三、邪分尋思,四、邪分見行。二道者,謂正道、邪道。餘處是邪道。下散釋經文,忿與苦惱,同是忿類,為一。不樂者,雜瞋事,此為第二。此之二種,猶如坑澗。次言猛利者,處深稠林者,煩惱猛利各處稠林,雖捨父母、妻子七種所攝受事,而由煩惱總貪戀故,不能捨此。」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不得自在等者,隨心雜染而轉,是名不得自在。尸羅艱難,是名禁約艱難。弊趣、惡趣所有過失,是名麤弊行等。」
63、《瑜伽論記》卷22云:「第五,解無為。無為、無動,異名分別,名攝異門。」
64、《瑜伽論記》卷22云:「第六,解不有。我何當不有、我所何當不有者,牒經文,或是佛法假我,或是外道計有實我、我所,當不有等。謂約未來世,至希求不生故者,於未來自蘊云我何當不有,名希求不生。於未來外器世等我所何當不有,名希求不生。又復顯示希求依止不生故者,色是希求依止,故於未來所依色蘊之上言:我何當不有。言及希求依彼受不生故者,於未來受蘊上言我所何當不有,故言希求不生。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者,謂約現在世說者,前云我何當不有、我所何當不有,今不言何,直云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但言約現在世,為異如前所依我法;還作兩番,如前所引。言此觀無常滅,前觀於擇滅者,明二觀別。又前但有希望故,後於現在因觀無常性者,重明二觀別也。」
65、《瑜伽論記》卷22云:「第八,解空。所言滅者,謂餘煩惱斷故者,是有餘涅槃。言涅槃者,謂無餘涅槃也。」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3云:「離一切煩惱等者,攝事分說:由我、我所、我慢、執著及與隨眠皆遠離故,說名為空(陵本八十五卷)。此應準釋。餘煩惱斷者,謂有餘依涅槃界中,先所未斷修道煩惱,今永斷故。」
66、《瑜伽論記》卷22云:「第九,解無常。有盡法者,謂一分盡故者,過去也。有沒法者,謂全分沒故者,墮在三世,三世俱沒。又有盡法者,謂全分滅故者,謂三世法已盡、當盡、今盡故。有沒法者,謂相續變壞。兩解有異。有離欲法,謂過患相應者,別有離義。有滅法者,謂一切有為法皆有出離故也。」
六十七、《瑜伽論記》卷22云:「第十,解無餘。無餘斷,總句。更有六別句,還是三世染法,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