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一種義者,謂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十一種義。
2、《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2:「章,五蘊通二性者,問:唯識第八說五蘊等通三性收,今唯言二,豈不相違?答:今談蘊等體,遍計無體,故不說之。處、界准此。」
3、此頌出自《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彼論自有解釋。
4、《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頌曰:前五境唯現,四境唯所造,餘用遠速明,或隨處次第。論曰:於六根中,眼等前五唯取現境,是故先說。意境不定,三世、無為,或唯取一,或二、三、四。所言四境唯所造者,前流至此,五中前四境唯所造,是故先說。身境不定,或取大種,或取造色,或二俱取。餘謂前四,如其所應用遠、速、明,是故先說。謂眼、耳根,取遠境故,在二先說。二中眼用遠故先說,遠見山河不聞聲故。又眼用速,先遠見人撞擊鍾皷,後聞聲故。鼻、舌兩根,用俱非遠,先說鼻者,由速、明故,如對香美諸飲食時,鼻先嗅香,舌後甞味。或於身中隨所依處上下差別,說根次第,謂眼所依最居其上,次耳鼻舌身多居下,意無方處,有即依止諸根生者,故最後說。」
5、《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1:「問:何因界唯十八?答:由身、具等能持過、現六行受用性故。」
6、《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1:「問:何因處唯十二?答:唯身及具能與未來六行受用為生長門故。謂如過、現六行受用相為眼等所持,未來六行受用相,以根及義為生長門亦爾。所言唯者,謂唯依根、境立十二處,不依六種受用相識。」
7、《佛說佛地經》卷1:「爾時世尊告妙生菩薩:妙生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為五?所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8、此意,二十四不相應行中,若除異生性,取非得為不相應行,則無漏不相應行,取二十二,除無想定、無想事。若取異生性為不相應行,以異生性唯有漏故,則無漏不相應行,但取二十一。
無想事者,即無想報,《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2:「生無想天,五百劫中心無緣慮,名無想事。」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54:「問:無想定、無想事何差別?答:名即差別,此名無想定,此名無想事。復次,因是無想定,果是無想事。復次,異熟法是無想定,異熟是無想事。復次,無想定是善,無想事是無記。復次,無想定是定,無想事是生。復次,無想定,加行功用作意所起,無想事,非加行功用作意所起。復次,無想定通在此彼,得此彼現在前,無想事唯在彼得,彼現在前。復次,無想定是加行得,無想事是生得。是謂無想定、無想事差別。」
9、《瑜伽師地論》卷54:「墮法處色亦有二種,謂實有、假有。若有威德定所行境,猶如變化,彼果彼境及彼相應識等境色,是實物有。若律儀色、不律儀色,皆是假有。又定所行色,若依此繫定,即由此繫大種所造。又此定色,但是世間有漏、無漏,由定而生,非出世間,由此定色有戲論行定為因故。」
10、四相者,即生、老、住、無常。後十者,即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和合、不和合。
11、忿等七者,謂忿、恨、惱、覆、害、嫉、慳,即十小隨惑中除誑、諂、憍。
12、《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4:「自性不善者,謂除染污意相應及色、無色界煩惱等,所餘能發惡行煩惱、隨煩惱。此復云何?謂欲界繫不任運起者,是不善,若任運起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所餘是有覆無記。」
13、《瑜伽師地論》卷49:「常修諦語、愛語、時語及以法語,由是因緣得大梵音,言詞哀雅,能悅眾意,譬若羯羅頻迦之音,其聲雷震猶如天鼓。」
14、《瑜伽師地論》卷98:「又諸聖者變化神通,於其四事不能變化,一者根,二者心,三者心所有法,四者業及業異熟。」
15、初二門攝者,謂第一無漏善蘊、第二加行善蘊所攝。
16、《成唯識論》卷5:「法執俱意,於二乘等雖名不染,於諸菩薩亦名為染,障彼智故,由此亦名有覆無記。於二乘等說名無覆,不障彼智故,是異熟生攝。從異熟識恒時生故,名異熟生,非異熟果,此名通故。」
17、《瑜伽師地論》卷66:「又由五相建立無記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異熟生無記,二、威儀路無記,三、工巧處無記,四、變化無記,五、自性無記。此中自性無記,謂諸色根是長養者,及外諸有色處等,非異熟等所攝者,除善、染污色處、聲處。」解釋此中自性無記,《瑜伽論記》卷18云:「言此中自性無記,謂諸色根等者,景云,長養五根,非情五塵,扶根五塵,並是自性無記所攝。言非異熟等所攝者,等取威儀、工巧、變化五塵,並非自性無記,故除之。泰云,自性無記中但指其色,故知心唯四種無記攝,更無第五無記。基云,六、七識中法執,亦名自性無記,故通五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