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26云:「如前所舉、所開示者,前說世間及出世間二離欲道,是名所舉,彼二資糧,名所開示。」
2、《瑜伽師地論》卷21云:「云何軟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諸根極遲運轉,微劣運轉,或聞所成,或思所成,或修所成,作意相應,謂或信根,或精進根,或復念根,或復定根,或復慧根,無有堪能,無有勢力,通達法義,速證真實,是名軟根補特伽羅。」此中軟根補特伽羅,即是鈍根補特伽羅。
3、《瑜伽師地論》卷21云:「云何利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諸根不遲運轉與不微劣運轉,或聞所成,或思所成,或修所成,作意相應,謂或信根,或精進根,或復念根,或復定根,或復慧根,有所堪能,有大勢力,通達法義,速證真實,是名利根補特伽羅。」
4、《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26云:「有猛利貪,有長時貪者,謂於微劣所愛事中,尚能生起最極、後後、上品貪纏,何況中品、上品境界,如是說名有猛利貪。又此貪纏住在身中,經久相續,長時隨縛,如是說名有長時貪。如貪增上,如是下說瞋、癡及慢增上,說此二別,隨應亦爾。」
5、《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26云:「於八解脫順逆入出等者,三摩呬多地說:有八解脫,謂有色觀諸色解脫等。又說:無間入諸等至,謂先順次入乃至有頂,後逆次入至初靜慮。由是當知順逆及入出相。身者,意身故,作證者,由智斷得作證故,如顯揚論說(顯揚論四卷)。多安住者,謂於彼定,其心晝夜能正隨順、趣向、臨入,隨所欲樂能正安住故。」
6、《瑜伽論記》卷6云:「極七返有者,得初果已,不斷修惑,除初得道身,更受人、天各七返,往來生死,名極七有。自有天七人六,天六人五等,不滿七有而得涅槃,今據極多,名極七返有。七有初身,即得名為住苦邊際。言斷三結得預流者,但斷見斷三結,而不斷修斷身見也。舉斷三縛,亦斷隨轉。成無墮法者,無墮惡趣法也。」
7、《瑜伽論記》卷6云:「一間者,唯為一生所間,不得涅槃,故名一間。間是間隙。
……
此人人中得一來果,進斷第七品惑,斷第八、九二品惑,唯第九品惑潤於天業,唯受天一身,即般涅槃,更不還來生人中,故名一間,此中且據人得一來果,往於天上般涅槃。若於天上得一來果,即來人中唯受一身,即入涅槃,名為一間。言永斷上品、中品者,束九為三品,上中品盡,故言斷上中品。於下品纏,生未斷盡,名餘。」
8、《瑜伽論記》卷6云:「下品中般三人,初人利根,初捨欲界死蘊,更於色界十六處中,隨一中有現前,即斷餘惑而般涅槃,此是有餘涅槃。第三人,未斷餘結,不自知唯受中有支,意往趣生有。」
9、《瑜伽論記》卷6云:「生般者,於色界十六處及四空地,隨生一處,疾斷餘結,即般有餘。」
10、《瑜伽論記》卷6云:「上流有二,一者樂慧,雜修靜慮有熏業故,至色究竟為極。二者樂定,無雜修定業,往生無色至非想為極。然此二人,各望色究竟,或望非想,有全超、半超及一切處沒。」
11、《瑜伽論記》卷6云:「時解脫人,通五種姓,此人鈍根,待時得脫,名時解脫,五人如文次第配之。」此中五人如文次第配之者,謂此五人,如前文依次第所說,一、於現法樂住有退失;二、或思自害;三、或守解脫,勵力勤修不放逸行;四、或唯安住自分善品;五、或經彼彼日夜、剎那、瞬息、須臾,勵力勝進,乃至未證,最極猛利。
12、《瑜伽論記》卷6云:「不動,即是第六最上根人,不為煩惱等餘緣所動故,是名不動。」
《瑜伽師地論》卷90云:「二解脫者,一、時愛心解脫,二、不動心解脫。若阿羅漢,根性鈍故,於世間定,是其退法,未能解脫所有定障故,名時愛心解脫。以退法故,時時退失,時時現前,故說名時。於現法樂,喜欲證住,故說名愛。不動心解脫者,謂阿羅漢,根性利故,是不退法,一切皆以無漏道力,而得解脫,於一切種都無退失。」
13、《瑜伽論記》卷6云:「慧解脫者,如婆沙說,自有慧解脫依未至定能盡諸漏,而不能入根本八定,或有雖入一二三四根本靜慮,而不能入四無色定,乃至或有能起八根本定,而不能起滅盡解脫。此中亦爾,故云於八解脫,未能身證、具足安住,名慧解脫。」
14、《瑜伽論記》卷6云:「俱解脫者,煩惱及解脫障俱盡,名俱解脫。煩惱障者,即是九地見修煩惱。解脫障者,即是於八解脫不成就性也。」
15、《瑜伽論記》卷6云:「三藏云,雖有十一道理,而不過九,以眾差別屬行差別,行迹亦屬道果差別故。」
16、《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又此貪纏住在身中,經久相續,乃至為可愛法之所制伏,不能制伏彼可愛法者,此中意明,為貪纏故,為境制伏心,非心能伏境、如貪,下瞋、慢中文,准此應釋。下廣問解中不解等分、薄塵行者,以上具明故,又略不說。」
17、《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云今此義中,當知唯說聲聞乘願、聲聞種姓等者,此中明聲聞地故,唯取聲聞願、種姓人。」
《瑜伽論記》卷6云:「然此文中,但明定姓三乘,不明不定姓人一人成二、成三乘姓,逢緣即悟彼乘聖道等者,略也。」
18、《瑜伽論記》卷6云:「云所舉者,所標列十一道理,所開示者,釋也。」所舉者,即前所標列十一差別道理。
19、《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解有分別、無分別影像等中,如對法第十一抄會。此中法師云,有、無分別,皆見道前;事邊際,在見道;所作成辨,在無學道。」
《瑜伽論記》卷6云:「初列四所緣中,一、有分別影像者,則是煗等定中慧所緣相分,似本質境,名為影像,慧性分別,名分別影像。二、無分別影像者,即是煗等定心相分,定無分別,名無分別影像。三、事邊際性者,位在見道,所緣真如,名事邊際性。四、所作成辨者,位在無學,於前三境皆得自在,名所作成辨。」
20、《瑜伽論記》卷6云:「解有分別影像中,初牒聞、思前三方便,聽聞正法,或教授師等邊聞,為所依止,或於餘處見聞,於中分別。於所知事,即有當心同分影像,似於本質,名為同分。此是聞思生得慧等散心所緣分別影像,由此為緣生於煗等地。言由三摩呬多地毘鉢舍那行,觀察簡擇等者,復依未至定中之慧,觀察簡擇聞思心中所緣影像。」
21、《瑜伽論記》卷6云:「所知事者已下,明前聞思本所知事,謂即五停心觀、五善巧、六行觀、四諦,名為所知。」
22、《瑜伽論記》卷6云:「此所知事已下,明由散心聞法為緣,令彼定中作意現前,或緣教法而起勝解,或緣教下所詮所知之事而起勝解。言彼於爾時於所知事,如現領受,勝解而轉等者,由前方便緣所知事,今於煗等定中,於所知事如現領受。問:煗等定中所知,但是影像,隨定心起,本非散心所知本事,云何而言,於所知事如現領受?為解此難故次答,意當在煗等時,而本所知事,雖非和合現前領受,亦非離本所知餘種類物領受現前,然由定中勝解,領受散心本所知事相似影像,故言於所知事,如現領受。」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云彼於爾時,於所知事如現領受,勝解而轉,雖彼所知事非現領受和合等者,此中意明同分影像。其定中所知事,如現領受相似,其實定中,未現領受前實境,又非與外境相似之物,於定中現,然與外實境相似,領受勝解故,名所知事同分影像。」
23、《瑜伽論記》卷6云:「解名有八,亦名三摩地口等者,景云,於念念中,由緣相分,定相續流,如食依口,相續入腹,將喻名法,名三摩地口。如人依門,得有入出,如是定心,依緣影像,入定出定,故名三摩地門。泰云,境能生心,如瓶口出物,故名定口。所知事相,以定為體,名分別體;令解分明照了,故名光影。」
24、若修若習、若多修習者,《瑜伽師地論》卷83釋云:「此中若修者,謂由了相作意故,若習者,謂由勝解作意故,多修習者,謂由餘作意故。又若修者,謂於所知事而發趣故,若習者,謂無間殷重修加行故,多修習者,謂於長時熟修習故。」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解所作成辨中,云諸緣影像所有作意皆得圓滿,乃至得轉依故,超過影像等者,此中意,即有、無分別影像,皆未證真,皆有影像。入見道,名事邊際盡、如所有性。今至無學,所作成辨,得轉依,證圓無漏,超過影像,則無漏心無影像也。」
25、《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云因果相屬事者,即此中行因得果,所作成辨事。」
26、《瑜伽論記》卷6云:「頡隷伐多,此云遇時,獲生佛世故。」
27、《瑜伽論記》卷6云:「若愚無常苦空無我,應於緣起、處非處善巧安住其心者,緣起與處非處,義相揩定,謂善巧知無明生行,行生於識,乃至生生老死,名於緣起,善巧知真實義愚;及以善行能引識等,乃至生於人天生老死支,名是處,若感惡趣生老死支,名為非處。故於緣起及處非處善巧。」
28、《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云若樂通達者,謂斷欲界欲,又謂入見道。及樂解脫以下等,是名修道。」
《瑜伽論記》卷6云:「若樂通達及樂解脫等者,景云,謂若樂通達世、出世因果,及樂解脫三界有漏身等,即於苦等四諦安住其心。」
29、《瑜伽論記》卷6云:「於相似緣安住其心,意謂彼苾芻在定心中,於彼散心先所知事,為欲簡擇、遍伺察時,由先散心所有見聞覺知增上力故,令定心作意分別而起勝解。問曰:定心起時,有所分別自心相分,不知散心本所知境,云何今說定心分別曾所知事?為答此問,故云從定心識,雖於本所知事,不能和合現前觀察,然定心中所變相分,與本相似,得言分別本所知事。」
30、於時時間,修習止相、舉相、捨相者,即是應時加行。應時加行者,如瑜伽論第三十一卷釋。
31、《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云一切麤重悉皆息滅,隨得觸證所依清淨等者,此解四清淨,一、身淨,此中號所依,二、所緣,三、心,四、智見清淨。」
32、此中所言,於所緣境安住其心,是總說;於緣安住其心,意謂於相稱緣,於相似緣,於緣無倒,安住其心;於緣安住心已,名善安住,即是能於其中,不捨靜慮。
33、《瑜伽論記》卷6云:「初樂斷者,即是樂解脫諸漏。樂修者,即是或樂淨行,或樂善巧。」
34、《瑜伽論記》卷6云:「朽穢不淨有二,一者,依內即觀自身三十六種不淨之物;二者,依外則觀他身十六種不淨之事。」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或骨或瑣,或復骨瑣,且解曰,骨謂骨餘處,瑣謂骨相連處,或復骨瑣者,謂總合觀。」
35、《瑜伽論記》卷6云:「苦惱不淨,即欲界苦受。言受所攝者,謂同時諸身業、語業等。」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26云:「若身若心不平等受,受所攝者,此說苦受,名為不平等受。如是苦受復有二別,謂身及心,與彼俱有及相應法,名受所攝。」
36、無常無恆,不可保信,變壞法性者,《瑜伽師地論》卷86釋云:「於諸行中,修無常想行有五種,謂由無常性,無恆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變壞法性故。此中,剎那剎那壞故,無常;自體繫屬,有限住壽,故無恆;外事劫後,決定無住,故非久住;壽量未滿,容被緣壞,非時而死,故不可保;乃至爾所時住,於其中間,不定安樂,故變壞法。」
37、《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解五種貪,一、於內身欲欲欲貪者,於內身初起欲界微欲,故名欲欲,次起欲界重貪,故名欲貪。又內身是自所欲之法,故言於內身欲,於內身欲上起欲,即能欲之心,此名欲貪;初欲字,屬所欲,第二欲字,屬能緣,第三欲字,結名。」
《瑜伽論記》卷6云:「明治貪中,初列五貪,一、於自身愛欲之貪,二、於他身為婬欲事起婬貪,三、於欲界外資具貪,四、色界貪,五、於三界有身起貪。此中泰云,初於內身起欲輕欲,故名欲欲,次起欲重貪,名欲貪。又於他身初起輕婬,故名婬欲,次起重婬,故名婬貪。」
38、《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云若於青瘀等作意思惟,於顯色貪令心清淨,若於變赤作意思惟,於形色貪令心清淨,述曰,貪白、紅顯色,以青瘀等對治;於形色起長短方圓等貪,以除去皮肉對治。若小乘云變赤相者,死屍初青後赤,變作赤血身,以除形色貪。大乘解,先皮肉等,色赤,除去皮肉形色,名變赤也,即變者赤也。」
39、《瑜伽師地論略纂》卷8云:「論云皆依四種憺怕路者,憺怕路義,二釋,一、置死屍處,寂寞無人,故名憺怕,往彼處所,故名為路;二、涅槃寂靜,名曰憺怕,作不淨觀,能得涅槃,故名為路。」
40、此文之意,又此勝解,即是能引快樂利益定地勝解,亦與增上意樂所攝勝解作意俱行。俱行者,相應俱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