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論記》卷23云:「上來契經有四擇中,行擇已訖,自下第二明處擇,有四卷文以廣決擇十二處,故云處擇也。就中,一、結前生後,二、舉頌中釋。頌有二,初半總頌列其四門,即以三別頌解釋;後有半總頌列其四門,即以四別頌解釋。前半頌中四門者,一、安立等,二、智等,三、同等,四、離欲等。別嗢柁南解安立,頌中有八門,一、安立,二、差別,三、愚,四、不愚,五、教授,六、解脫,七、煩惱,八、業。皆廣說者,解脫、煩惱、業三門中皆廣分別也。」
2、初解安立,如文可解。
3、《瑜伽論記》卷23云:「第二,解差別。言由三和合,立前三別者,根、塵、識三和合生受。言由三和合觸果義,立第五別者,景師云,觸是三和合果,受是觸果,故總說言由三和合觸果。今解,直由三和合觸之果故,立第五受別。言由業、煩惱二雜染義,立第七、八兩種別者,由業雜染義立第七思別,由煩惱雜染義立第八愛別,以思與愛并與三受相應。」
4、《瑜伽論記》卷23云:「第三,解愚。先解二種一切,即是所愚之法,後明愚之三相。愚自性者,謂由纏故,即是忘失於現在世者,現起無明名纏,自體昏闇名為忘失。由隨眠故,即是當來忘失之法者,由有隨眠,能生當來無明忘失法也。言五相受安立者,謂自性等,如上說。」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謂於五相受安立中等者,五相安立,如前已說,謂自性故、所依故、所緣故、助伴故、隨轉故。無常、苦、空、無我,名無常等。」
5、第四,解釋不愚,如文可知。
6、《瑜伽論記》卷23云:「第五,解教授。一、引導教授,則是神通輪。二、隨其所應於所緣境安處教授,則是記心輪。三、令所化得自義教授,則是漏盡通教誡輪。」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當知即是三種神變者,聲聞地說:三神變者,一、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於己生極尊重;由彼於己生尊重故,於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由記說神變,能尋求他心行差別。由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陵本二十七卷)。如次配釋三種教授應知。」
7、《瑜伽論記》卷23云:「第六,廣分別解脫。於中有四,初明求解脫智,次舉解脫之位,第三明淨行比丘有五種法,多有所作,第四問答辨解脫之體。初中,一、如理聞思等,在見道前,能成見修有學解脫。二者,有學慧,能成無學解脫。次於解脫位有二,一、有學,謂金剛喻者,據終時語。」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謂金剛喻三摩地俱者,此是最後學位攝故,齊此能證有學圓滿解脫,故作是說。謂彼已上者,一切煩惱皆永離繫,名彼已上。齊此證得無學圓滿解脫,謂從金剛喻三摩地,無間永害一切煩惱品麤重種子故。」
8、《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廣說應知如聲聞地者,聲聞地說:護養定資糧,謂成就戒律儀、根律儀等。如彼廣說應知(陵本三十卷)。」
9、《瑜伽論記》卷23云:「三云復次,心清淨行比丘,有五種法多有所作者,即見道已前,一、正教授,有三種正友,謂大師等;二者,奢摩他支,謂尸羅等,由持戒等故,三昧現前,故說為支。」
10、《瑜伽論記》卷23云:「三、毘鉢舍那支,謂得三種隨欲言教,發生聞思等慧,能生證智為支。一、聖正言教,謂說五分法身之教。二、厭離言教,謂說四聖,謂依三種令增少欲喜足,即前三聖種也。及依樂斷樂修等者,第四聖種。三、離蓋趣愛言教者,遠離諸蓋,亦離諸見趣及愛。言教有三種,一者,一切煩惱名蓋;二、唯五蓋名蓋;三、無明覆障中重,亦名為蓋。今宣說此三種離蓋趣愛言教體,前二番解蓋中,已有亦與無明蓋俱,所以三番解蓋中,皆有趣愛之言。當知此中,依為證得斷離滅界所有言說,是初言教者,如說五分法身,即顯障盡得斷界等是初言教。依即於彼見勝功德,及於所治蓋處諸行深見過患等者,即是聖種少欲知足功德,及於所斷蓋等深見過患等,是第二言教。隨順如是緣性緣起所有言說,是第三言教者,說彼離蓋無明趣愛,即是緣起所有言說,是第三教。亦明三教門,即初第三教中三種辨蓋,以明三教。初云,依為證得斷離滅界,即此一切煩惱為蓋等,是初教;次說五蓋為蓋,第二言教;後說無明為蓋等,第三教。又此言教,以略言之,復有三教等,即顯前三宣說五分法身等三教,重釋於前三教,可知。」
11、《瑜伽論記》卷23云:「第四,問答出解脫體。證得轉依,即是無為解脫之體。無漏之道,名畢竟斷對治。」
12、《瑜伽論記》卷23云:「第七,廣分別煩惱。若依餘處,或二十二門,或四門,分別煩惱。今此文中,但明十六門煩惱。初明三漏,諸欲界繫一切煩惱,除無明,說名欲漏。色、無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說名有漏。此二與小論同,無明漏則與昔異。謂諸有情,或未離欲,或已離欲者,總舉一切有情,通離、未離欲界惑者。自下簡之,除諸外道乃至一分尋求者,推求廣起諸見而不得離欲。一分離欲,乃至非想處者,依定離欲。除此二種外道身中無明,以推求故,不順流注義,故非無明漏。言於彼三界,至立無明漏者,餘人身中三界無明,說無明漏。是則三漏,攝煩惱不盡。除外道所起無明,此則別入餘煩惱門攝也。」
13、九結者,謂愛結、恚結、慢結、疑結、見結、取結、無明結、嫉結、慳結。
14、《瑜伽論記》卷23云:「第二,明九結制立所由。能和合故,立九結者,釋結義也。愛、恚二結通依情非情起,慢結唯依有情處起。若四、五、六者,疑、見、取也。謂依聞不正法故者,起於疑結。依不如理邪思惟故者,立三見為見結也。依非方便所攝修故者,立二見為取結也。如是差別即為三者,結上所立疑等三。七、於善說法律無勝解纏事者,立無明結也。八、依出家品,智貧窮事者,嫉他勝己,不施其法,來世愚暗,是智貧事,故立嫉結。九、依在家品,財貧窮事者,立慳結也。下別料簡智貧窮事,言此中由嫉變壞心故,於正法內發起法慳,由此當來慧貧乏也。」
15、《瑜伽論記》卷23云:「第三,明三縛,如文。」
16、《瑜伽論記》卷23云:「第四,明七隨眠,即是七使種子也。」
17、《瑜伽論記》卷23云:「第五,明隨煩惱。景師云,此就通門,若本若隨,總名隨惑,以展轉相隨逐起故。對法二說,一說,除根本使,餘名隨煩惱;復次,一切煩惱皆名隨煩惱,以展轉相隨逐起,因此處文也。於他下劣,謂己為勝,或復於等,謂己為等,名慢,於等謂勝,於勝謂等,名為過慢者,此文具也。婆沙俱舍但云於等為勝,不言於勝謂等,何故文爾耶?又多解云,於等謂勝,於勝謂等,望境亦是過慢,然心作等解,不順過義,所以不論。此文具足,故收過慢。達師云,小論不說於勝謂等名為過慢,故論師作妨:何故不說?彼處師等解,於等謂勝者,心境俱過,故說過慢;於勝謂等者,心過境不過,是故不說,剋實亦有也。於所比境中,計不過故,言境不過也。」
18、《瑜伽論記》卷23云:「泰師云,心法唯有五十一,故憤發等攝入數也。」
19、《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如前定地已說其相者,謂如三摩呬多地說應知(陵本十一卷)。」
20、《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隨順隨轉者,引發令生,是名隨順。生已相續,是名隨轉。」
21、《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愁歎等事,如前應知者,謂如前說愁、歎、苦、憂、惱諸相差別應知(陵本八十八卷)。
22、《瑜伽論記》卷23云:「第六,明八纏。此中明說現起名纏,然有八種隨惑,於四時中數數現行,故立為纏。忿、覆於四義不隨順故,不立為纏。」忿、覆於四時中數數現行之義,不隨順故,不立為纏。
23、《瑜伽論記》卷23云:「第七,明四暴流。景師云,此解四流與舊別,唯取三毒偏增行者身中煩惱,立四流,前二在非外道人,後二在外道。」
24、《瑜伽論記》卷23云:「第八,明四軛。謂等分行人,欲界中除見、無明,餘名欲軛。上二界煩惱,除見、無明,餘名有軛。三界無明,名無明軛。薄塵行人煩惱,非流、軛。」
25、《瑜伽論記》卷23云:「第九,明四取。言問:何所取?答:欲、見、戒禁、我語是取者,見是四見,戒是雞狗等戒身語二業,我語則是我見及所計我,此所取以相從故,亦名為取。能取則是四種欲貪。所為取者,為得諸欲及為受用故,起初取者,起初取中能取也。由貪利養乃至免脫他所徵難,起第二取者,為貪利養等故,貪求諸見。奢摩他支為所依止,等乃至起第三取者,為得八定,受持邪戒。為欲隨說分別所作業受果等,起我語取。此中,文具不同,對法但舉所取名取,瑜伽上文麤說能取名取,說四種欲貪。言如是四取依於二品,謂受用欲諸在家品,及惡說諸法諸出家者,問曰:何以但云惡說法中諸出家品而起諸取,不言正法諸出家品亦起諸取耶?下釋此疑。由佛世尊每自稱言:我為諸取遍知、永斷。故於此法誓修行者,雖帶煩惱身壞命終,而不於彼建立諸取,以彼於諸欲無所顧戀而出家故,故無欲取;於見、戒禁及以我語,無執受故,無餘三取。惡說法者有二,一、於見愛起諍論者,二、能證入世間定者。依於見愛諍論,建立見取;依能證入世間定者,立戒禁取。二品為依,執著我語,故依俱品立我語取。」
26、《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謂六十二,如前應知者,前說:外道,薩迦耶見以為根本,有六十二諸惡見趣。謂四常見論、四一分常見論、二無因論、四有邊無邊想論、四不死矯亂論,如是十八諸惡見趣,是計前際說我論者。又有十六有想見論、八無想論、八非有想非無想論、七斷見論、五現法涅槃論,此四十四諸惡見趣,是計後際說我論者(陵本八十七卷)。此應準知。」
27、《瑜伽論記》卷23云:「此中見者,謂六十二,見已下,出所取體。邪分別見之所受持,名戒。威儀行相,名禁。諦故,住故,論說有我,名為我語,此文即通取我見及所計之我,為我語取境。又於此中,欲愛為緣,立欲取者下,出能取愛體也。有無有愛為緣,立我語取者,於所計我或有或無,於中起愛,名我語取。」
28、《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當知四繫等者,謂貪身繫、瞋身繫、戒禁取身繫、此實執取身繫,是名四繫。唯依外道差別建立。能於色身、名身、趣向、所緣安住事中,令心繫縛,故名身繫。如前別釋應知(陵本八十七卷)。」
《瑜伽論記》卷23云:「第十,明四繫。唯依外道立者,猶是四縛。三界貪使為第一縛,欲界瞋恚為第二,三界見取為第三,三界戒取為第四縛。自下六門,文相可解。」
29、《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是繫所攝極下穢義者,前說:貪欲身繫攝貪所有,瞋恚身繫攝瞋所有,餘二身繫攝癡所有。當知此中,極鄙穢義是所有義(陵本八十七卷)。此應準釋。」
30、《瑜伽論記》卷23云:「第八,廣分別業門,文分有三,初明三惡行業,次舉邪正二論,說業不同,第三廣解十六種業。前二段文在此卷,後之一段,在第九十卷初也。就初三惡行業中,言一切不善身業名為惡行,語、意亦爾者,唯舉業性,不同小乘通取貪、瞋、邪見意三亦名惡行。於諸惡趣,或已隨得,或當,或現等者,明三惡行感惡趣報,或已得等。」
31、《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彼彼法受為依止故等者,此中義顯順所受業,或順樂受、或順苦受,然以法受為依,或樂、或苦,而非一向由樂俱行、或苦俱行。業各有順樂、順苦差別,不決定故。集論中說:樂俱行業,順樂受者,還受樂異熟;順苦受者,還受苦異熟;順不苦不樂受者,還受不苦不樂異熟。苦俱行業,順樂受者,還受樂異熟;順苦受者,還受苦異熟;順不苦不樂受者,還受不苦不樂異熟(集論五卷)。由是此說,諸所造作或樂、或苦。」
32、《瑜伽論記》卷23云:「次明邪正二論,安立業染,於中分二,初略辨二論,安立業染;第二,重廣分別邪正二論。前中,言邪論者,乃至當知此為邪論者,邪論者說作惡業時,前方便中數起故意欲行殺等,名故思造如是之業,定墮惡趣。正論非之,依汝所判,則謗修行梵行能證涅槃。何以故?諸有情類,於現在世造惡業時,無有不起故思業者,況在餘生。是即故思造業定入惡趣,是即應無得解脫時。如正論說,唯故思造,多是不定,故涅槃云,一切眾生不定業多,決定業少。以是義故,有修習道故,決定重業可使輕受,不定之業非生後受。言若如是說已下,明其正論。謂若說諸有故思造不善業,此業亦作亦增長者,定受惡趣果;若有雖作不增長者,彼彼法受為依止故,諸所造作,若無追悔、不修對治,若更增長,若不增長,此業雖定順現報受,亦轉令成順惡趣受,或生受,或後受;於現在中能解脫,若生追悔等故,轉惡趣業令現輕受,即名不謗修習梵行。」
33、《瑜伽論記》卷23云:「自下第二,重廣分別邪正論,有六復次,略作五對。一、明對治會不會對,二、明三業護不護對,三、明五相染不染對,四、明施設業行邪正對,五、於聖教中未入已入對。」
34、《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又於諸善身語意業,受學隨轉者,福、不動行,總名諸善身語意業;彼於因果不知出離,唯依教法,或依誨法,亦於能起不正作意相應無明,猶故發起,是名受學隨轉。」
35、《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於諸煩惱、邪欲尋求、所作眾苦者,謂生等苦,隨業所作,業復以諸煩惱、邪欲尋求為其因緣。此中義顯煩惱、業、生三種雜染,如次配釋應知。」
36、《瑜伽論記》卷23云:「就第二對中,言於現法中不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者,彼先造作惡業,亦令增長,乃至令其雜染者,別解脫戒善身語業是其所防。下問答辨防不防義,謂如有一,乃至猶故發起者,先造惡業,中間受戒,誓能遠離,復起不正作意,還染前善,名不能防。又於諸善身語意業已下,明善無作業與惡并行無有差別,乃至於現法中不證涅槃。彼雖如是防護已下,明於現在暫不作惡,以不斷種子故,隨眠所縛,於後身中還起雜染。」
37、六種恆住者,即是前文所云,恆受先業所感諸受、有識身恆相續住、無怨心恆住、無恚心恆住、無染心恆住、無顛倒善解脫心恆住。
38、《瑜伽論記》卷23云:「第三對,明邪正二論各由五相成不成染。言現法中,乃至是即有一,依於不善諸樂法受,而有其樂不善受生等者,又言樂受酬於善業,此現在中不善樂受是不善故,不得言酬宿善業生。若酬不善業生,應是無記異熟之法,云何得是不善性耶?何以故下,釋非彼宿世不善業於現法中能感樂果。若言此受用,現法中惡業為因,復違汝立宿作等宗。是名初過。」
39、《瑜伽論記》卷23云:「又說言諸不善法皆用宿世惡業為因,是即決定所有善法,亦用宿世善法為因,當類自生修諸對治,皆成無用。名第二過。」
40、此我應轉,此我應成者,謂此不善法,我應轉捨,此諸善法,我應成就。彼非有故,此亦非有者,謂彼現在士用非有故,此如實智亦應非有。
《瑜伽論記》卷23云:「又若現在,乃至應作不作者,若皆由宿作,不假現緣者,應無現在思量善應作、不善不應作等。又如實智應成無用,謂了知已,此惡我應轉,此善我應成。彼說現緣非有故,此我應轉等;亦非有故,如實智理不成就。智不成故下,展轉出過。總是第三過失。」
41、《瑜伽論記》卷23云:「解五相成不染中,景師云,假人為領受者,則此假者,由六觸處故能領受者,由依六根故能領受。於母胎中四種差別,乃至得入母胎者。此明入胎方便,未辨胎中四種差別。四種差別,下自列,謂名色、六入、觸、受。如是次第而有領受者,不同小論觸、受在於胎外,今明觸、受亦在胎中。便有雜染所攝二諦者,即苦、集也。與此相違下,乃至清淨者,即滅、道也。明觸所生受者,明通漏無漏故。論云明位有三,一、在異生位,即見道已前七方便中;二、是有學;三、是無學。今辨明觸,意說無漏。已下結云,便有清淨滅、道二諦也。
達師云,若能領受者,五陰,為第一相。若由此領受者,由六觸處故,為第二。若如是領受者,名色、六入、觸、受,如是次第,為第三。若領受時者,宿、現二業受時,為第四。如是雜染,如是清淨,明迷悟二人,為第五。當知此中,依五取蘊等者,釋第一句。即此假者,由六觸等者,釋第二句。於母胎中四種差別等者,釋第三句。又即此受亦用現在等者,釋第四句。彼若聽聞諸不正法等者,釋第五句。更有一解,一、能領者,二、由此領,三、如是領,四、如是雜染,五、如是清淨,是為五相。」
42、《瑜伽論記》卷23云:「第四對,明施設業行邪正過患勝利,先辨邪論,後明正論。前中復次,當知施設邪業清淨者,外道計苦行能淨過去諸不善業,言彼見宿世諸不善業為二種因,謂現惡業,皆是宿業串習所引等。佛法亦有現法不善,由昔串習,後由現緣,方得引起。彼唯取一,故成邪論。大師去世者,佛去世也。」
43、《瑜伽論記》卷23云:「何緣應知如是施設令業清淨,不應道理,乃至由所逼切三品苦受不得生故等者,且如汝以火灸身,火灸苦上,火次苦中,火微苦下,是則三苦由現緣生,汝言由過去者,不應道理。除彼三火,三苦自己,言由苦行故能除苦者,不應道理。」
44、《瑜伽論記》卷23云:「要略義者,所謂諸業,自性決定,時分決定,品類決定者,景師云,且橫剋為言,名決定也。達師云,此約隨轉理門一相說,若約真實理門,未必如是并得轉故。」
45、《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受愛非愛異熟果等者,此中等言,等取餘等流果及增上果應知。」
46、《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以九種行安住其心者,聲聞地說九種心住,其相應知(陵本三十卷)。分析六事者,聲聞地說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其相應知(陵本三十卷)。」
《瑜伽論記》卷23云:「言分析六事者,四大、空、識也,以此六界觀分析有情事故。」
47、《瑜伽論記》卷23云:「言及彼相違五種差別他所稱讚者,與前所說二種邪論、三種自苦惱行相違,他所稱讚也。」
48、《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89云:「了知有施,乃至廣說者,謂有施與、有愛養、有祠祀,與彼一切誹謗邪見相違,故名正見。有尋有伺地廣說諸邪見相應知(陵本八卷)。」
49、《瑜伽論記》卷23云:「第五對,明三人於聖教未入已入者,一、未入聖教異生,由三種相知,一、滅而不生,此人已得正見;次聞邪教,邪見將生,正見將滅;後聞正教,邪見將生不生,名斷,正見先成,不名為生。次有生而不滅,此中庸人,先非邪正,後聞正法,發生正見,名生;邪見先不行故,不名為斷。次有亦生亦滅,此人先行邪見,由聞正法伏滅邪見而生正見。」
50、《瑜伽論記》卷23云:「第二,已入聖教有學有三相,一、生而不滅,謂在修位,於四不壞淨現前,名生,於佛不言等類,入見道時先斷,今時不名為滅。次有滅而不生,謂斷修斷餘品無明,名滅,明體不名為生起,成彼種類故。次有亦生亦滅,謂無學道生,修斷無明皆悉滅故。」
51、《瑜伽論記》卷23云:「第三,已入聖教異生亦有三相,一、滅而不生,謂聞無我,滅於我見,未直悟入無我正見,不名為生。二、生而不滅,此人如前所聞,於無我理,漸能悟入無我正見,得名為生;隨眠未斷,不名為滅。從此已後,由修道力,證諦現觀,方斷隨眠,發生無漏,則名亦生亦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