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筆記十六則 - 七、五種種性vs唯佛種性

佛云五種種性,為是權說,為是實說?實說,謂了義語,顯了真實之義,名為了義。權說,謂不了義之言,隱密真義而不顯了,名不了義。五種種性者,即是定性聲聞乘、定性緣覺乘、定性佛乘、不定種性及無種性(一闡提),如《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云:「大慧!有五無間種性。云何為五?謂聲聞乘無間種性、緣覺乘無間種性、如來乘無間種性、不定種性、各別種性。」《大乘入楞伽經》卷2亦云:「大慧!有五種種性。何等為五?謂聲聞乘種性、緣覺乘種性、如來乘種性、不定種性、無種性。」各位試想,如果五種種性之言,是佛善巧權宜之說,則其真義到底為何?是所有有情皆是定性佛乘及不定種性二者之一,還是皆唯定性佛乘?若謂眾生無始以來,皆為定性佛乘,皆是決定成佛,則應無始以來,無有聲聞乘,無有緣覺乘,無有聲聞乘法,無有緣覺乘法,而佛所面對者,既然全是定性佛乘之人,即應不須說聲聞、緣覺乘法,說此五種種性之言,亦成為無意義,然而處處佛經中皆提到聲聞、緣覺以及彼乘諸法,難道這麼多經都是權說?既然對機者全是定性佛乘種性,又何須如此說法?又者,舍利弗曾經於菩薩六住位時,因佈施眼反遭丟棄而退轉回小乘,以及世親菩薩確實是迴小向大,故知舍利弗與世親菩薩定是不定種性。是故,一切有情全皆定性佛乘種性,此說法不正確。

前已證明眾生非全是定性佛乘種性,若眾生皆決定成佛,即應唯有定性佛乘及不定種性二種,而且不定種性人必定終依佛乘成佛。然而眾生乘性唯有此之二種,亦不正確,下以五項理由證明。

一、眾生乘性既有定性及不定種性二種,定性之中唯有定性佛乘,而不許有定性聲聞乘、定性緣覺乘,此不合理。於理而言,無始以來,諸有情類有種種性,有情乘性亦應種種,是故有情種種乘性之中,應有定性聲聞乘及定性緣覺乘。

二、眾生既有種種類別,是故約其乘性,亦應有有乘性及無乘性之別,無乘性者即是無種性人。無種性人闕三種菩提種,畢竟無般涅槃法,如《瑜伽師地論》卷2云:「此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闕三種菩提種子。」計著一切眾生皆畢竟成佛者,心中必定對此懷疑,且聽聽彌勒菩薩的解釋,《瑜伽師地論》卷67釋云:「如本地分說,住無種性補特伽羅,是名畢竟無般涅槃法。此中或有心生疑惑:『云何而有畢竟無般涅槃法耶?』應誨彼言,汝何所欲?諸有情類,種種界性,無量界性,下劣界性,勝妙界性,為有耶?為無耶?若言有者,無有畢竟無般涅槃法補特伽羅,不應道理;若言無者,經言諸有情類有種種界性,乃至勝妙界性,不應道理。如是誨已,復有難言:『如有情類,雖有種種界性,乃至勝妙界性,而無有無根有情,如是無般涅槃法何故不爾?或應許有無根有情。』應詰彼言,汝何所欲?諸無根者,為是有情,為非有情?若是有情,外無根物,應是有情,然不應道理;若非有情,而言何不許有無根有情者,不應道理。」此文之意,補特伽羅有種種類,故有畢竟無般涅槃法補特伽羅。

其實,無種性人之中,亦有因憑藉佛力故,而得般涅槃法,如《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云:「大慧!一闡提有二種,一者,捨一切善根,及於無始眾生發願。云何捨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及作惡言:『此非隨順修多羅、毘尼解脫之說。』捨一切善根故,不般涅槃。二者,菩薩本自願方便故,非不般涅槃一切眾生而般涅槃。大慧!彼般涅槃,是名不般涅槃法相,此亦到一闡提趣。大慧白佛言:世尊!此中云何畢竟不般涅槃?佛告大慧:菩薩一闡提者,知一切法本來般涅槃已,畢竟不般涅槃,而非捨一切善根一闡提也。大慧!捨一切善根一闡提者,復以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所以者何?謂如來不捨一切眾生故,以是故菩薩一闡提不般涅槃。」由文可知,一闡提中,菩薩一闡提者,畢竟不般涅槃,即畢竟不成佛捨一切善根一闡提者,以如來神力故,或有於般涅槃法生起信等善根,隨其所趣何乘,終得彼乘菩提。楞伽經中所說,甚為合理,眾生本來種種不同,有菩薩位登等覺而不願成佛,然如同佛,以無盡願度一切眾生,永無休止,這不是不可能,地藏菩薩即是明證。此等菩薩雖有乘性,然無般涅槃性,故是五種種性中無種性所攝,非餘四種性攝,餘四種性人,皆畢竟成無學故。又經言「捨一切善根一闡提者,復以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此中既然言「或」,即知非是全部捨一切善根一闡提者,而是只有一部分。

一闡提者,《大般涅槃經》卷5云:「又一闡提若盡滅者,則不得稱一闡提也。何等名為一闡提耶?一闡提者,斷滅一切諸善根,本心不攀緣一切善法,乃至不生一念之善。」《大般涅槃經》卷26云:「善男子!一闡提輩,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離一闡提心。何以故?斷善法故。一闡提輩,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發於菩提之心,則不復名一闡提也。善男子!以何緣故說一闡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實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般涅槃經》卷36亦云:「善男子!若有說言一闡提等未生善法,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亦名謗佛法僧。若復有言一闡提人捨一闡提,於異身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亦名謗佛法僧。若復說言一闡提人能生善根,生善根已,相續不斷,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言一闡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是人不謗三寶。」是故,無始以來,眾生之中,定有捨一切善根一闡提,其中有一些得生善根,即不再名一闡提,也有一些畢竟是一闡提,畢竟不成無學。

三、經言涅槃有四,即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無住處涅槃,若是過去、現在、未來世的聲聞、緣覺,畢竟無有一人入無餘依涅槃,方可謂無定性二乘,然諸經中無處有此一說,反而處處經中皆有說入無餘涅槃,例如阿含諸經。若無餘依涅槃永不得入,佛於聲聞乘人,應但宣說有餘涅槃即足,何必復說阿羅漢於後時滅身智已,諸受永斷,即是入無餘依涅槃。又《本事經》卷3云:「云何名為無餘依涅槃界?謂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已捨重擔,已證自義,已盡有結,已正解了,已善解脫,已得遍知。彼於今時,一切所受,無引因故,不復希望,皆永盡滅,畢竟寂靜,究竟清涼,隱沒不現,惟由清淨、無戲論體。如是清淨、無戲論體,不可謂有,不可謂無,不可謂彼亦有亦無,不可謂彼非有非無,惟可說為不可施設究竟涅槃,是名無餘依涅槃界。」此中即說無餘依涅槃界,是由阿羅漢滅盡身、智、諸受而證,不說無有無餘依涅槃界。此無餘依涅槃界,即是清淨、無戲論體,超越世俗所謂有無四句。

又者,依理判斷,在無佛住世的地方,或有緣覺自修成為無學,後壽命終,般無餘依涅槃,此是極為合理,以彼時無佛勸說迴趣大乘故。而聲聞眾,亦非皆是完全信受佛語,此由法華經文可知,如《妙法蓮華經》卷1云:「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而且,定有聲聞成無學已,以阿羅漢為究竟無上位,又慈悲薄弱故,不信受佛說大乘法,不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終定般無餘涅槃,如《妙法蓮華經》卷1云:「又舍利弗!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由上所述道理,即知定有二乘畢竟不會成佛,而是般入無餘涅槃。

有說,《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云:「世尊!阿羅漢、辟支佛有怖畏,是故阿羅漢、辟支佛,有餘生法不盡,故有生,有餘梵行不成,故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以不斷故,去涅槃界遠。」即說二乘無無餘依涅槃,由此故知,無有定性聲聞乘、定性緣覺乘。

對此說法,《成唯識論》有很好的解釋,即《成唯識論》卷10云:「有處說彼都無涅槃,豈有餘依彼亦非有?然聲聞等,身、智在時,有所知障,苦依未盡,圓寂義隱,說無涅槃,非彼實無煩惱障盡所顯真理有餘涅槃,爾時未證無餘圓寂,故亦說彼無無餘依,非彼後時滅身、智已,無苦依盡無餘涅槃。或說二乘無涅槃者,依無住處,不依前三。又說彼無無餘依者,依不定性二乘而說,彼纔證得有餘涅槃,決定迴心求無上覺,由定、願力留身久住,非如一類入無餘依。謂有二乘,深樂圓寂,得生空觀,親證真如,永滅感生煩惱障盡,顯依真理有餘涅槃,彼能感生煩惱盡故,後有異熟無由更生,現苦所依任運滅位,餘有為法既無所依,與彼苦依同時頓捨,顯依真理無餘涅槃。爾時雖無二乘身、智,而由彼證,可說彼有。此位唯有清淨真如,離相湛然,寂滅安樂,依斯說彼與佛無差,但無菩提、利樂他業,故復說彼與佛有異。」

此勝鬘經之文,其意是說,阿羅漢、辟支佛,身、智在時,有所知障(此即無始無明住地),故有怖畏,而所知障是變易生死因,既有所知障,即是有餘生法不盡,故有生既有所知障未斷,即是有餘梵行未完成,故不純淨以所知障不斷,修道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以所知障不斷,未渡到彼究竟涅槃岸故,當有所斷然以不斷所知障故,去究竟涅槃界尚遠。此文意謂阿羅漢、辟支佛,身、智在時,有所知障,實不可言「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非謂阿羅漢、辟支佛身、智在時,無有煩惱障盡所證有餘涅槃,非謂彼於後時滅身、智已,無有所證無餘涅槃。由上道理,故知彼據勝鬘經文而云無有定性二乘之言,非是正說。

有謂,阿羅漢、辟支佛入無餘依涅槃,即會生於佛國淨土,聞大乘經,終歸佛乘,如《妙法蓮華經》卷3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是故,無有定性聲聞乘、定性緣覺乘。

針對此說,末學以兩點作解釋,第一,前所舉經文,還有前文,即《妙法蓮華經》卷3云:「諸比丘!我等為沙彌時,各各教化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等眾生,從我聞法,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諸眾生,于今有住聲聞地者,我常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人等,應以是法漸入佛道。所以者何?如來智慧,難信難解。爾時所化無量恒河沙等眾生者,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度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 …… 更無餘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此文之意,釋尊往昔於大通智勝佛座下為沙彌時,即以大乘法教化無量眾生,此諸眾生,於今釋尊住世之時,有住聲聞地者,以常受大乘法教化故,皆應漸入佛道;於釋尊滅度後未來世中,亦有住聲聞地者,以不聞大乘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是故欲般無餘涅槃,是諸聲聞滅度以後,以為般入無餘涅槃,實則生在釋尊餘國淨土,而於彼土,聞大乘經,求佛智慧,最終唯以佛乘而得滅度,非餘二乘。何以彼諸聲聞不入無餘涅槃,而是往生佛國淨土?以彼昔時已信受大乘法,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有佛乘菩提種子,又是釋尊所教化的弟子,釋尊善守護故,又無餘依涅槃界,畢竟寂靜,是無為界,一分有為亦無故,所以不入無餘涅槃,而是往生佛國淨土。由於此文唯是說已信受大乘法的聲聞弟子,不是說不信受大乘法的聲聞弟子,而且不信受佛所說大乘法的聲聞,確實是有,前已說明,《妙法蓮華經》卷2亦云:「舍利弗!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隱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既言「不盡能受」,即知有不信受者。是故,舉前法華經文而言無有定性二乘之說,不能成立。

第二,無餘依涅槃界,畢竟寂靜,究竟清涼,於中無諸有為,亦無菩提、利樂他業,無有聽聞佛法、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事,如《瑜伽師地論》卷80云:「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又由諸佛時時、處處守護地上菩薩以及二乘無學已迴趣大乘者,令不取滅般入無餘依涅槃,亦可了知無餘依涅槃界,確實是無為界,無有作為,若是取滅般入,則利益眾生、求佛菩提之願,即永不得成。若問:有餘、無餘依涅槃界,有何差別?即是如《瑜伽師地論》卷80云:「問:於有餘依涅槃界中,若無餘依涅槃界中,已般涅槃諸阿羅漢,有何差別?答:住有餘依,墮在眾數,住無餘依,不墮眾數。住有餘依,猶有眾苦,住無餘依,永離眾苦。住有餘依,所得轉依,猶與六處而共相應,住無餘依,永不相應。」是故,法華經云「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實非入於無餘涅槃,否則哪有求佛智慧、得聞是經之事。

由上諸理可知,定有二乘無學般入無餘涅槃,是故,定有定性聲聞、定性緣覺。

四、彼不信五種種性是實說者,對於唯識經典如楞伽經、《解深密經》及瑜伽論中有關五種種性之言,皆視為權說,而不信受,但對於般若經,則是完全信受,故再舉般若經為證。《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93云:「若有情類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若有情類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若有情類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已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此中亦明說有定性聲聞乘種性、定性緣覺乘種性。

五、《解深密經》中的內容,是十地菩薩請問佛,世尊解答,因此不可能是權說,吾人千萬不要未經思考,就取其中一處謂為權說,做出法說非法之事。

《解深密經》卷2云:「復次,勝義生!諸聲聞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諸獨覺乘種性有情,諸如來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說得無上安隱涅槃。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非於一切有情界中,無有種種有情種性,或鈍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別。善男子!若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眾苦故。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棄背利益諸眾生事,由彼一向怖畏眾苦,是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我終不說一向棄背利益眾生事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者,當坐道場,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說彼名為一向趣寂聲聞。若迴向菩提聲聞種性補特伽羅,我亦異門說為菩薩。何以故?彼既解脫煩惱障已,若蒙諸佛等覺悟時,於所知障,其心亦可當得解脫。由彼最初為自利益,修行加行,脫煩惱障,是故如來施設彼為聲聞種性。」經文之中,亦是說有定性聲聞乘種性、定性緣覺乘種性。

對於此段經文,圓測法師解析甚佳,即《解深密經疏》卷4云:「總釋意云,第一段中,約三種姓,如來方便,說為一乘,就實正理,具有三乘,各證無餘究竟涅槃,勝鬘經意,亦同此說。第二段意,定性二乘,唯證二乘無餘涅槃,必無後時得成佛義,故瑜伽云,二乘所證無餘涅槃,唯有真如清淨法界。第三段意,不定種姓迴向聲聞,必當成佛,是故法華方便品說為二乘種姓,理實決定得成佛果若依此說,方便說三,就實為一,故法華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法華,勝鬘,各據一義,今此一部,二義俱有,故解深密是最了義。」

由前所述五項理由,應可確信五種種性之言,是實說,非權說。那麼佛所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決定皆當成佛,此語如何解釋?《大般涅槃經》中對於佛性,有多廣解,對於眾生何以悉有佛性,何以定當成佛,及一闡提何以亦有佛性,皆有說明,如《大般涅槃經》卷27云:「善男子!有者凡有三種,一、未來有,二、現在有,三、過去有。一切眾生未來之世,當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佛性。一切眾生現在悉有煩惱諸結,是故現在無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眾生過去之世有斷煩惱,是故現在得見佛性。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一闡提等,無有善法,佛性亦善,以未來有故。一闡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闡提等,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實非酥,以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有酥。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此文是說,一切眾生,以未來當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故說悉有佛性,故一闡提雖現無有善法,亦言悉有佛性,若有眾生於過去世有斷煩惱,則現在世得見佛性。何以眾生定當成佛?以悉皆有心故。

須知,佛言「定當成佛」、「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意謂決定當可成佛,決定當可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謂決定畢竟成佛、決定畢竟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事實上,確實有一闡提及定性二乘,畢竟不成佛果,前已證明,而佛所云「一切眾生定當成佛」,亦是無咎,非是妄語,自是學人未經深思,解讀錯誤。試問,若有眾生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悉皆有心,定當成佛」故,世世行殺、盜、邪婬、妄語等不善之業,能畢竟成佛否?若有眾生畢竟不發佛菩提心,能成佛否?若有眾生畢竟不修聖道,能成佛否?《央掘魔羅經》卷4云:「爾時,文殊師利語央掘魔羅言:如來藏者有何義?若一切眾生悉有如來藏者,一切眾生皆當作佛,一切眾生皆當殺、盜、邪婬、妄語、飲酒等不善業跡,何以故?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當一時得度。若有佛性者,當作逆罪及一闡提,若有我者、我界,當度一切有。是故世間無有我,無有界,一切法無我,是諸佛教。佛告文殊師利: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為無量煩惱覆,如瓶中燈。復次,文殊師利!譬如有一調伏子,迦葉如來為授記言:却後七年,當為轉輪聖王,正法治化,我亦却後七日當般涅槃。時調伏子聞授記已,歡喜踊躍,作是念言:一切智記我當得轉輪聖王,我今不疑。即白母言:與我魚肉、乳酪、麻豆種種美食,我當有力。彼并食雜食肉故,不能自活,非時而死。云何文殊師利!彼佛為妄語耶?為非一切智耶?為彼實無轉輪聖王善根果報耶?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本惡業,故致此死。佛告文殊師利:勿作是說,彼非時死耳,非本惡業報也。文殊師利!彼佛不知先惡業報而記之耶?無先惡業,今自作過,以致失命耳。如是,文殊師利!若男子、女人作是念言:我身中有如來之藏,自當得度,我當作惡,若如是作惡者,為佛性得度耶?不得度耶?如上所說彼調伏子,實有王性而不得度。所以者何?以多放逸故,佛性不度亦復如是,以彼眾生多放逸故。一切眾生為無佛性耶?實有佛性,如轉輪王報。為佛妄語耶?眾生妄語,作諸放逸,以聞法放逸故,自過惡故,不得成佛。」此中即說眾生雖皆實有佛性,然若作諸放逸,以聞法放逸故,自過惡故,不得成佛。

又《大方等如來藏經》卷1亦云:「善男子!譬如女人,貧賤醜陋,眾人所惡,而懷貴子,當為聖王,王四天下,此人不知,經歷時節,常作下劣,生賤子想。如是,善男子!如來觀察一切眾生,輪轉生死,受諸苦毒,其身皆有如來寶藏,如彼女人而不覺知。是故如來普為說法,言善男子,莫自輕鄙,汝等自身皆有佛性,若勤精進滅眾過惡,則受菩薩及世尊號,化導濟度無量眾生。」

再舉三段經文,讀者觀之,即更明白何以眾生雖皆定當成佛,然而非所有眾生都畢竟作佛。

一、《大般涅槃經》卷7云:「若有說言:『我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有佛性故,有佛性者,必定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緣,我今已得成就菩提。』當知是人則名為犯波羅夷罪。何以故?雖有佛性,以未修習諸善方便,是故未見,以未見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大般涅槃經》卷28云:「譬如眾石,有金有銀,有銅有鐵,俱稟四大,一名一實,而其所出,各各不同,要假眾緣,眾生福德,爐冶人功,然後出生,是故當知,本無金性。眾生佛性,不名為佛,以諸功德因緣和合,得見佛性,然後得佛。汝言眾生悉有佛性,何故不見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以諸因緣未和合故。善男子!以是義故,我說二因,正因,緣因,正因者,名為佛性,緣因者,發菩提心,以二因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石出金。」

三、《大般涅槃經》卷32云:「善男子!若修道者,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汝言眾生悉有佛性,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磁石者,善哉!善哉!以有佛性因緣力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言不須修聖道者,是義不然。善男子!譬如有人行於曠野,渴乏遇井,其井幽深,雖不見水,當知必有,是人方便求覓罐綆,汲取則見。佛性亦爾,一切眾生雖復有之,要須修習無漏聖道,然後得見。」故知,以有佛性為因故,佛說決定當可成佛,而有眾生畢竟不修習無漏聖道,既無此緣,因緣未和合故,終不成佛。

然佛所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有其深意,是如來如意語,為令一切眾生於佛聖道不放逸故,復是如來隨自意語,非是吾等能全瞭解,是故不要對這句話一向作解,而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定無佛性,如《大般涅槃經》卷35云:「說諸眾生悉有佛性,為令一切不放逸故,是名如意語。善男子!如來復有隨自意語,如來佛性則有二種,一者有,二者無。有者,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所畏,三念處,大慈大悲,首楞嚴等無量三昧,金剛等無量三昧,方便等無量三昧,五智印等無量三昧,是名為有。無者,所謂如來過去諸善、不善、無記業因果報,煩惱,五陰,十二因緣,是名為無。善男子,如有無,善不善,有漏無漏,世間非世間,聖非聖,有為無為,實不實,寂靜非寂靜,諍非諍,界非界,煩惱非煩惱,取非取,受記非受記,有非有,三世非三世,時非時,常無常,我無我,樂無樂,淨無淨,色受想行識非色受想行識,內入非內入,外入非外入,十二因緣非十二因緣,是名如來佛性有無。乃至一闡提佛性有無,亦復如是。善男子!我雖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眾生不解佛如是等隨自意語。善男子!如是語者,後身菩薩尚不能解,況於二乘、其餘菩薩。善男子!我往一時在耆闍崛山,與彌勒菩薩共論世諦,舍利弗等五百聲聞,於是事中都不識知,何況出世第一義諦?善男子!或有佛性,一闡提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一闡提無,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善男子!我諸弟子若解如是四句義者,不應難言一闡提人定有佛性、定無佛性。若言眾生悉有佛性,是名如來隨自意語,如來如是隨自意語,眾生云何一向作解?」

《大般涅槃經》卷36亦云:「善男子!若有說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定無佛性,是人亦名謗佛法僧。善男子!是故我於契經中說,有二種人謗佛法僧,一者不信,瞋恚心故,二者雖信,不解義故。」

前已詳細說明何以五種種性之言是真實說,及佛所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定當成佛」之義,現在再來探討法華經中所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之義。「無二亦無三」者,有二種解釋皆正確,一、無第二緣覺乘,亦無第三聲聞乘,二、無有二種乘,亦無三種乘,二種乘謂大、小二乘,三種乘謂聲聞乘、緣覺乘、佛乘。末學認為後解更符合世尊意,因為法華經講「唯一佛乘」整段文中有云「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

此偈「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有何意趣?當如何解?對此「唯一佛乘」之語,我們須先了知法華經中整段長行所說,方能解讀正確,其文如下。

《妙法蓮華經》卷1云:「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舍利弗!未來諸佛當出於世,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諸佛世尊,多所饒益、安樂眾生,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舍利弗!是諸佛但教化菩薩,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妬,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辟支佛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

又舍利弗!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所以者何?佛滅度後,如是等經受持、讀誦、解義者,是人難得,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此文不僅說明何謂一佛乘,亦顯世尊說一佛乘之意趣,讀者應該可以看出。

諸家解釋此偈,歸納有三。第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言有第二緣覺乘、第三聲聞乘者,是佛權巧方便之說,實則無有三乘,唯有一乘。佛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定當成佛」,表示一切眾生決定登於佛果,無一例外,是故無有定性聲聞、緣覺,亦無永遠的一闡提十方三世佛土之中,唯有一乘,即是大乘,亦名佛乘。然而眾生根器不同,對於智淺根劣者,佛欲令彼悟入如來知見,故先善巧方便施設聲聞、緣覺乘法,令彼聞之信受修行,後方說大乘法導入佛乘,而實際上,無有一人依聲聞、緣覺乘般入無餘涅槃,是故「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不信眾生有五種種性者,皆是持此見解。

第二,以十義故,佛密意說唯一佛乘,而亦不無三乘。唯識宗諸師依據無著菩薩的解釋,持此見解,而且認為經言「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者,是對不定種性及應化者而說。

無著《攝大乘論本》卷3云:「以何意趣佛說一乘?此中有二頌:

 為引攝一類  及任持所餘

 由不定種性  諸佛說一乘

 法無我解脫  等故性不同

 得二意樂化  究竟說一乘」

此中二頌顯示十義,一、為引攝一類不定種性聲聞、緣覺故,二、為任持所餘不定種性菩薩故,三、以法等故,四、以無我等故,五、以解脫等故,六、以種性不同故,七、以諸佛意樂故,八、以聲聞、緣覺意樂故,九、以變化故,十、以究竟故。

無著菩薩自有解釋,即《大乘莊嚴經論》卷5云:「次說求一乘,偈曰:

 法無我解脫  同故性別故

 得二意變化  究竟說一乘

釋曰:此中八意,佛說一乘。一者,法同故,謂聲聞等人無別法界,由所趣同故,故說一乘。二者,無我同故,謂聲聞等人同無我體,由趣者同故,故說一乘。三者,解脫同故,謂聲聞等人同滅惑障,由出離同故,故說一乘。四者,性別故,謂不定三乘性人,引入大乘,故說一乘。五者,諸佛得同自意故,謂諸佛得如此意:『如我所得,一切眾生亦同我得。』由此意故,故說一乘。六者,聲聞得作佛意故,謂諸聲聞,昔行大菩提聚時,有定作佛性,彼時佛加故,勝攝故,得自知作佛意,由此人前後相續無別,故說一乘。七者,變化故,謂佛示現聲聞而般涅槃,為教化故,如佛自說『我無量無數以聲聞乘示現涅槃』,由離此方便更無方便,化小根人入大乘故,理實唯一,故說一乘。八者,究竟故,謂至佛體,無復去處,故說一乘。如是處處經中,以此八意佛說一乘,而亦不無三乘。問:若爾,復有何義,以彼彼意而說一乘?偈曰:

 引接諸聲聞  攝住諸菩薩

 於此二不定  諸佛說一乘

釋曰:彼彼意有二義,一、為引接諸聲聞故,二、為攝住諸菩薩故。若諸聲聞,於自乘性不定,佛為引接彼人,令入大乘,故說一乘。若諸菩薩,於自乘性不定,佛為攝住彼人,令不退大乘,故說一乘。」此釋文中最後二義,同前攝論所說第一、二義,餘義類推。

十義之中第六、第八及第九義,無著雖釋,意猶未明,故再舉窺基的解釋作補充。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卷4云:「六、姓不同故,二乘之中不定種姓有差別故,此聲聞身具有聲聞及佛種姓,由有此姓,故說一乘。第八,二乘於佛得同自體意樂,同名菩薩得受記別故,謂於此會,佛與二乘授佛記別,為令攝得如是意樂:我等與佛平等無二。又此會上,有諸菩薩與彼名同,因得記別故,『佛』一言含二種義,謂二乘者得同佛自體意樂,及諸菩薩得受記別。九、化故,如世尊說:『汝等苾芻!我憶往昔,無量百返依聲聞乘而般涅槃。』云何已成佛,後依二乘而般涅槃?即為調伏所化聲聞,佛菩薩等自化其身,為彼同類,於無餘依現般涅槃,經百千劫,耽寂滅酒,醉逸而臥,後從彼起,現受佛記,令諸不定種姓二乘盡作是心:『往昔耆尊入涅槃者,今皆復起,現受佛記,況我今者不希作佛,而入涅槃。』今此會中富樓那等,即其類也。法華論中為化聲聞授記即此,是故亦為降彼二乘者慢,我亦得汝之涅槃故。廣如楞伽說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經百千劫,耽三昧酒,醉逸而臥,後從彼起,方發大心,皆佛菩薩之所化作,若不爾者,實入無餘涅槃,身智都盡,後從彼起,法從何生?故知是化。

窺基大師依此十義,判法華經所言「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是針對不定種性者,及佛菩薩應化者說,如《妙法蓮華經玄贊》卷4云:「今此會中,依論但與二人記別,一、不定姓,二、應化者。為不定姓者,即第一、第二,第八少分,為應化者,即第九義及餘少分,說於一乘,非全撥無定性。故此一乘是密意說,解深密經云:『相、生、勝義無自性,如是我皆已顯示,若不知佛此密意,失壞正道不能往;依諸淨道清淨者,唯依此一無第二,故於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無差別。』」

窺基另有理釋,即是《大乘法苑義林章》卷1云:「法花論言聲聞有四,一、趣寂,二、退菩提心,亦名迴向菩提心,三、應化,四、增上慢。經但為化退菩提心及應化故,世尊授記,非餘二種。應化聲聞者,即經所說耽三昧酒,經劫不覺,後從彼起,方發大心,佛菩薩等,作此化形,作聲聞類,先聖入滅,經劫久時,今尚發心,況於我等。故為應化,而說一乘、受記作佛,攝論十因,第九化故,即是此也。舍利弗等,先發大心,因施眼故,退求小果,今為彼說一乘、受記,故說亦為退菩提心,說一乘等。」何以不是對餘二類聲聞而說?彼卷釋云:「總談聲聞雖有四種,法華初時,有三聲聞唯除趣寂,其增上慢後起已去,方為二記,由如是理,雖說一乘,不違餘教。」此意,世尊開演法華經時,趣寂聲聞不在座下,不久之後,有五百增上慢聲聞,不忍卒聽,離席而去,彼等去後,如來方說唯一佛乘之教,及為座下聲聞受記作佛。

再者,《解深密經》卷2云:「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非於一切有情界中,無有種種有情種性,或鈍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別。」由文可知,佛言唯有一乘,是密意說,是依聲聞、獨覺、菩薩有共一道諦及滅諦而說,此之所依,即是十義之中「法、無我、解脫等故」三義攝。又經既言有情非是無有種種種性,即顯實有定性聲聞、緣覺,是故於實非無三乘。

第三,佛言唯一乘者,意謂聲聞乘、緣覺乘入於一乘,三乘即是一乘,一乘即是大乘,大乘即是佛乘,法華經所言「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者,是如來隨彼當機眾而方便說,於實不是無有三乘。此解是依據勝鬘經。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云:「世尊!攝受正法者是摩訶衍。何以故?摩訶衍者,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世尊!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如是摩訶衍,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世尊!又如一切種子,皆依於地而得生長,如是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依於大乘而得增長。是故,世尊!住於大乘,攝受大乘,即是住於二乘,攝受二乘一切世間出世間善法。」彼卷又云:「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以上兩文說明何以三乘即是一乘。又彼卷云:「說一乘道,如來四無畏成就師子吼說,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三乘,三乘者入於一乘,一乘者即第一義乘。」此文之意,如來說唯有一乘道,無有三乘者,是如來方便說。

法華經所言「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者,何以勝鬘經云是方便說?《大乘法苑義林章》卷1釋云:「然法花經,開方便門,顯真實相,以二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實。依勝鬘經『若如來隨彼意欲而方便說,唯有一乘,無有二乘』,此意即顯攝二乘入大,說一乘者,隨他意語,彼宜聞故,亦是方便說有一乘,非為真實,決定種姓不授記別,非唯一故,無姓有情不成佛故。法花一會,對不定機,以二為方便,一乘為真實。勝鬘經中,以道理周備,機有不定,四乘為實,故說一乘是方便說,隨他意語,亦不相違。又法花一乘,唯依攝入,體用狹故,為方便說,勝鬘一乘,出生、攝入,二皆周備,故是真實。又法花一乘,唯談有性為依,故是方便,勝鬘一乘,亦談無姓為依,故是真實。又法花唯談不定性,故是方便,勝鬘亦談決定種姓,故是真實。」

又者依教,法華經既言「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諸佛世尊,多所饒益、安樂眾生,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即知佛所說種種世間及出世間法,皆是一佛乘所攝,則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亦應皆是一佛乘所攝,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寶雲經》卷3亦云:「我聞如來唯有一乘,此事真實而不顛倒,無有虛妄。何以故?譬如閻浮提多諸小渚,是諸小渚皆依閻浮提住,亦同名閻浮提。如來一乘,亦復如是,一切諸乘皆出大乘,是故一乘名如來大乘,亦於此中不生疑惑,如實而知,是以菩薩信如來乘。」是故,約此諸乘皆入一乘之義,法華經云「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其實非是無有三乘分別。

何以非無三乘?《大般涅槃經》卷11云:「復有世尊為諸菩薩演說所行六波羅蜜,或復有說諸大菩薩所得功德,或復有說諸佛世尊所得功德,或復有說聲聞之人所得功德,或復有說隨順一乘,或復有說三乘成道。」

《大般涅槃經》卷17云:「善男子!如來普為諸眾生故,雖知諸法說言不知,雖見諸法說言不見,有相之法說言無相,無相之法說言有相,實有無常說言有常,實有有常說言無常,我、樂、淨等亦復如是。三乘之法,說言一乘,一乘之法,隨宜說三。」

《大般涅槃經》卷25亦云:「云何菩薩信順一實?菩薩了知一切眾生皆歸一道,一道者謂大乘也,諸佛菩薩為眾生故,分之為三,是故菩薩信順不逆。」

《大乘入楞伽經》卷3云:「大慧!聲聞、緣覺無自般涅槃法故,我說一乘,以彼但依如來所說調伏遠離,如是修行而得解脫,非自所得。又彼未能除滅智障及業習氣,未覺法無我,未名不思議變易死,是故我說以為三乘,若彼能除一切過習,覺法無我,是時乃離三昧所醉,於無漏界而得覺悟已,於出世上上無漏界中,修諸功德普使滿足,獲不思議自在法身。」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亦云:「諸天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我說此諸乘,乃至有心轉,諸乘非究竟。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引導眾生故,分別說諸乘。」

由上經文,故知一乘、三乘,皆是如來隨宜而說,不應定執唯一無三、唯三非一。

又者約理,如來不捨一切眾生,故所說法,皆是令得一切種智,如《妙法蓮華經》卷1云:「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既然如來不捨一切眾生,欲令皆得一切種智,而眾生有五種種性之別,是故定以善巧方便,應機說法。因此,對於不定種性者,定先教學聲聞、緣覺乘法,然後教學大乘法。對於定性聲聞乘、緣覺乘者亦然,不捨彼而欲令亦得一切種智故。對於定性佛乘者,亦定三乘法皆說,不畏彼退向二乘故,菩薩為得一切種智,必須修學一切法故。是故,《大般涅槃經》卷9云:「善男子!譬如良醫善知八種微妙經術,復能博達過於八種,以己所知先教其子,若水若陸、山間藥草,悉令識知,如是漸漸教八事已,次復教餘最上妙術。如來應正遍知亦復如是,先教其子諸比丘等,方便除滅一切煩惱,修學淨身不堅固想,謂水、陸、山間。水者,喻身受苦,如水上泡陸者,喻身不堅,如芭蕉樹其山間者,喻煩惱中,修無我想,以是義故,身名無我。如來如是於諸弟子,漸漸教學九部經法,令善通利,然後教學如來祕藏,為其子故說如來常,如來如是說大乘典大涅槃經,為諸眾生已發心者及未發心,作菩提因,除一闡提。」

對於捨一切善根一闡提,定先教學世間人、天乘法,然後亦教學三乘法,以如來神力,令彼能發菩提心,生起善根,如來不捨一切眾生故,如《大般涅槃經》卷16云:「菩薩亦爾,見一闡提墮於地獄,亦願與俱生地獄中。何以故?是一闡提若受苦時,或生一念改悔之心,我即當為說種種法,令彼得生一念善根。」是故可知,諸佛說法,皆是為令眾生得一切種智,所以佛所說的一切法,總言即是一佛乘法,然而法會之中,聽眾種性、根性各各不同,故佛須以善巧方便,循序漸進為說,故所說經,或長或短,或廣或略,或密意言,或顯了說,或但是人、天乘法,或但是聲聞乘、緣覺乘法,或但是大乘法,或是通諸乘法由此可知,各別乘法非是無有。總之,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顯示雖有三乘,而皆歸一,約唯一乘為實,故說無有餘乘,如《大般涅槃經》卷17云:「法無礙者,菩薩摩訶薩遍知聲聞、緣覺、菩薩、諸佛之法。義無礙者,乘雖有三,知其歸一,終不謂有差別之相。」

以上三解,其第二、第三者,理、教俱有,皆為善解。唯第一解,著字表面意思,不知是佛密意之言,其所據理,違眾生別有五種種性之正理,所據經文「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定當成佛」,亦不解其正義,是故非為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