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討論目錄




第一章  歸敬與緣起
   第一節  歸敬
   第二節  緣起

第二章  唯識相
   第一節  總標唯識相
        第一項  總標唯識相
        第三項  實我者不可得
            第一目  如何實我不可得耶
            第二目  略釋我執
        一 俱生我執
        二 分別我執
            第四目  若無實我,誰能造業?誰受果耶

        第四項  外道餘乘所執實法,理實非有
            第一目  外道所執實法,云何非有
          一 數論外道所執
          二 勝論外道所執
          三 執大自在天體實遍常,能生諸法
          四 執梵、時、方、本際、自然、虛空、我等
          五 執聲是常
          六 順世外道所執
          七 外道所執實法,歸納有四
            第二目  餘乘所執離識實有色等諸法,如何非有
          一 執色實有,理不可得
           (一) 有對色非實有
           (二) 無對色非實有
           (三) 表、無表色,亦非實有
          二 不相應行,非是實有
           (一) 得、非得
           (二) 眾同分
           (三) 命根
           (四) 二無心定與無想異熟
           (五) 生、住、異、滅有為四相
           (六) 名身、句身、文身
           (七) 是否隨眠是不相應行蘊所攝
          三 諸無為法,離色心等,定非實有
            第四目  略釋法執
          一 俱生法執
          二 分別法執
        第五項  外境實無,唯有內識似外境生
        第七項  略說「能變唯三」

   第二節  第一異熟能變
        第一項  初能變識,名阿賴耶
        第二項  初能變識之自相、果相、因相
        第三項  廣釋一切種相
            第一目  何謂種子
            第二目  一切種子唯是本有,或唯是熏生
          一 一切種子皆是本來而有
          二 一切種子皆是熏習而生
          三 一切種子含攝本有、熏生兩類
            第三目  種子六義
            第四目  何謂熏習
          一 所熏四義
          二 能熏四義
        第四項  行相與所緣
            第一目  行相與所緣
            第二目  心之四分
            第三目  器世間
            第四目  所執受之諸種子
            第五目  所執受之有根身
            第六目  何故異熟識不能變似心、心所等為所緣耶
            第七目  何故言「不可知」

        第五項  相應心所
        第六項  捨受相應
        第七項  無覆無記性
        第八項  觸等亦如是
        第九項  恒轉如瀑流
        第十項  阿羅漢位捨
        第十一項  第八識的種種名稱
        第十二項  如何證知此第八識,離眼等識,有別自體
            第一目  聖教為證
          一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二 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三 解深密經為證
       四 入楞伽經為證
          五 彌勒菩薩以七種因,證大乘經真是佛說
           (一) 世尊預先不記
           (二) 大小乘教本來俱行
           (三) 非外道等思量境界
           (四) 大乘教是佛所說其理極成
           (五) 有、無有故
           (六) 能對治故
           (七) 義異文故
          六 餘部經中亦密意說,阿賴耶識有別自性
           (一) 大眾部
           (二) 上座部
           (三) 化地部
           (四) 說一切有部
            第二目  十項理證
          一 持種為證
          二 異熟為證
          三 趣生為證
          四 執受為證
          五 壽煖為證
          六 生死為證
          七 識、名色互緣為證
          八 四食為證
          九 滅受想定為證
          十 染淨為證

   第三節  第二思量能變
        第一項  第二能變識名末那
        第二項  所依
            第一目  因緣依
            第二目  俱有依
            第三目  開導依
        第三項  所緣
        第四項  自性與行相
        第五項  相應心所
            第一目  四煩惱常俱
            第二目  及餘觸等俱
        第六項  何受相應
        第七項  有覆無記性
        第八項  何地所繫
        第九項  何位方永斷,或暫斷
            第一目  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第二目  三位無有之諍
        第十項  分位差別
        第十一項  如何證知此第七識,離眼等識,有別自體
            第一目  聖教為證
          一 入楞伽經為證
          二 解脫經為證
            第二目  六項理證
          一 不共無明
          二 六識二緣
          三 思量名意
          四 無想定、滅盡定
          五 無想有情
          六 我執為證

   第四節  第三了別境識
        第一項  第三能變識有六種
        第二項  自性與行相
        第三項  何性所攝
        第四項  相應心所
        第五項  何受相應
        第六項  遍行心所
        第七項  別境心所
        第八項  善心所
            第一目  信等十一
            第二目  諸門分別
          一 義攝所餘
          二 問答廢立
          三 徵責多少
          四 假實分別
          五 俱起分別
          六 八識分別
          七 何受相應
          八 別境相應
          九 三性分別
          十 三界分別
          十一 學等分別
          十二 三斷分別
        第九項  六種根本煩惱
            第一目  貪瞋癡慢疑
            第二目  惡見
          一 薩迦耶見
          二 邊執見
          三 邪見
          四 見取見
          五 戒禁取見
            第三目  諸門分別
          一 分別或俱生
          二 自類相應
          三 諸識相應
          四 五受相應
          五 別境相應
          六 何性所攝
          七 何界所繫
          八 學等分別
          九 三斷分別
          十 緣有事無事分別
          十一 緣有漏無漏分別
          十二 緣事境名境分別
        第十項  二十種隨煩惱
            第一目  十種小隨煩惱
            第二目  二種中隨煩惱
            第三目  八種大隨煩惱
            第四目  諸門分別
          一 假實分別
          二 分別或俱生
          三 自類相應
          四 諸識相應
          五 五受相應
          六 別境相應
          七 根本煩惱相應
          八 何性所攝
          九 何界所繫
          十 學等分別
          十一 三斷分別
          十二 事等分別
        第十一項  不定心所
            第一目  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
          一 不定
          二 悔眠尋伺
          三 二各二
            第二目  諸門分別
          一 假實分別
          二 自類相應
          三 諸識相應
          四 五受相應
          五 別境相應
          六 善心相應
          七 根本煩惱相應
          八 隨煩惱相應
          九 何性所攝
          十 何界所繫
          十一 學等分別
          十二 三斷分別
        第十三項  現起分位
            第一目  現起位
            第二目  五無心位
          一 無想天
          二 無心二定
          三 無心睡眠與悶絕
          四 正死生時,攝於何位

   第五節  諸識分別
        第一項  俱轉
        第二項  問答
        第三項  一異

   第六節  一切唯識
        第一項  云何應知一切唯識
        第二項  問答解疑
            第一目  由何教理,唯識義成
            第三目  何故世尊說十二處,依識所變,非別實有
            第四目  此唯識性,豈不亦空
            第五目  何故種種色處,一類堅住,相續而轉
            第六目  色等外境,分明現證,現量所得,寧撥為無
            第七目  何故覺時,於自色境,不知唯識
            第八目     他心實有,寧非自識所緣
                           第九目     既有異境,何名唯識

   第七節  由何而生種種分別
        第二項  緣與緣生
            第一目  因緣
            第二目  等無間緣
            第三目  所緣緣
            第四目  增上緣
        第三項  如是四緣,依十五處,立為十因
            第一目  十五依處與十因
            第二目  如是十因,二因所攝
            第三目  所說四緣,依何處立?復如何攝十因、二因
            第四目  果有五種
        第四項  緣生分別

   第八節  由何而令有情生死相續
        第一項  正釋頌文
        第二項  習氣
        第三項  生死相續,由惑業苦
            第一目  惑、業、苦
            第二目  十二有支
          一 能引支
          二 所引支
          三 能生支
          四 所生支
          五 問答解疑
           (一) 病何非支
           (二) 名色不遍,何故立支
           (三) 愛非遍有,寧別立支
           (四) 何故所生支中立生、老死,所引支中別立識等五支
           (五) 何故發業,總立無明,潤業位中,別立愛、取
           (六) 自他地、上下地
           (七) 上下地愛,緣何受起
          六 同世、異世
          七 諸門分別
           (一) 假實分別
           (二) 一事、非一事分別
           (三) 染、不染分別
           (四) 獨、雜分別
           (五) 色、非色分別
           (六) 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分別
           (七) 三性分別
           (八) 三界繫屬
           (九) 能治、所治分別
           (十) 學等分別
           (十一) 三斷分別
           (十二) 三受相應
           (十三) 三苦分別
           (十四) 四諦分別
           (十五) 四緣分別
           (十六) 惑、業、苦分別
        第四項  二種生死
            第一目  分段生死
            第二目  變易生死
            第三目  問答解疑
          一 定性二乘應不永入無餘涅槃
          二 如何道諦實能感苦
          三 何以用所知障資感生死
          四 何故須要所知障助
            第四目  二死分別
        第五項  總結

   第九節  何故世尊處處經中說有三性
        第一項  廣釋三性
            第一目  能遍計與所遍計
            第二目  遍計所執與依他起性
            第三目  圓成實性

        第二項  諸門分別
            第一目  無為相攝
            第二目  真如相攝
            第三目  六法相攝
            第四目  五事相攝
          一 相、名、分別等
          二 所詮、能詮等
            第五目  四真實相攝
            第六目  四諦相攝
            第七目  三解脫相攝
            第八目  二諦相攝
            第九目  凡聖智境
            第十目  假實分別
            第十一目  異不異耶


第三章  唯識性

第四章  唯識位
   第一節  二種大乘種姓
   第二節  唯識五位
        第一項  資糧位
        第二項  加行位
        第三項  通達位
            第一目  見道
          一 真見道
          二 相見道
            第二目  總釋真、相見道
            第三目  此二見道與六現觀之相攝

        第四項  修習位
            第一目  正釋頌文
            第二目  十地
            第三目  十勝行
            第四目  十重障
          一 異生性障
          二 邪行障
          三 闇鈍障
          四 微細煩惱現行障
          五 於下乘般涅槃障
          六 麤相現行障
          七 細相現行障
          八 無相中作加行障
          九 利他中不欲行障
          十 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
          十一 佛地障
            第五目  二障伏、斷位次差別
            第六目  三乘四道差別
            第七目  十真如
            第八目  六種轉依
            第九目  轉依義別,略有四種
          一 能轉道
          二 所轉依
          三 所轉捨
          四 所轉得
           (一) 所顯得
              1 四種涅槃
               (1)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2) 有餘依涅槃
               (3) 無餘依涅槃
               (4) 無住處涅槃
              2 問答解疑
               (1) 為何如來有有餘依
               (2) 何故有處說聲聞等都無涅槃
               (3) 為何要斷所知障,方得無住處涅槃
               (4) 為何斷所知障,不得擇滅
               (5) 為何但說所知障是菩提障
           (二) 所生得
              1 大圓鏡智相應心品
              2 平等性智相應心品
              3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
              4 成所作智相應心品
              5 廣釋四智相應心品

        第五項  究竟位
            第一目  無漏界
            第二目  問答解疑
          一 為何四智心品唯是無漏
          二 如來豈無五根、五識、五外界等
            第三目  不思議善常
            第四目  安樂解脫身
            第五目  大牟尼名法
          一 大牟尼
          二 法身
           (一) 自性身
           (二) 受用身
           (三) 變化身
          三 三身分別
           (一) 五法相攝
           (二) 功德各異
           (三) 自利利他
           (四) 身所依土
           (五) 身土同異
           (六) 相見同異

第五章  結論和施願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施願